如果你关注微信或微博上的社会热点,有两条关于东北的新闻肯定不会错过:

1)黑龙江“雪乡宰客”事件;

2)亚布力东北营商环境遭吐槽。

于是,关于东北的经济还有没有救、东北的营商环境到底怎么样、投资不过山海关之类的讨论又一次回转在大众面前,以至于发改委官员都对此专门发表了看法。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1月22日表示,损害企业家、投资者和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应坚决制止,并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理,政府部门在营商环境建设中要起带头示范作用。

抛开这种热点事件的发酵过程不论,为什么山东青岛也出现过38元大虾事件、云南也发生过黑导游事件,但是对于营商环境的讨论却唯独东北才有?

东北人,到底惹谁了?

除了媒体对于新闻事件的追踪之外,可能还与人们对东北/东北人的刻板印象有关。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另一群体成员所持有的简单化看法,一种与其代表的真实情况不相符或不完全相符的固定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另一群体的价值评价和好恶感情。

而且,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得到改变;虽然不一定是负面的,但是对其他族群的刻板印象却又以负面居多。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刻板印象也有利于我们更快地领会和抓住周围世界的信息,帮助我们“组织、储存、使用与他人相关的信息”。

《心理科学》期刊上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刻板印象的出现,最初只是无心之举,但是随着人与人之间不断交流社会信息,最终不可避免地逐渐变得根深蒂固。

如果说在前工业化时代,人们的信息交流主要是人和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那么到了工业化时代,尤其是以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出现之后,在塑造刻板印象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将这种点对点的传播变成了点对面的扩散。

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人际之间的传播又突破了熟人的界限,把之前的人际之间点对点的传播形态无限扩散,甚至比大众媒体有了更加突出的效果。

刻板印象的形成是因为人们具有相似的认知局限性和偏见:相比来自不同的社会分类,当面对来自同一社会分类的若干个体时,人们更容易混淆这些个体的身份。同样地,人们错误地以为,来自同一社会分类的个体也会具有相同的特征。

由于我们都会有“以类取人”的记忆偏见,因此,社会信息在传递时,逐渐变得越来越结构化,最终演变成了具有分类的刻板印象。

除了人们认知的局限和偏见,对某个群体或某个地域的刻板印象也有现实的基础。比如说,生活在同一地域或者同一文化背景中或同一职业或者同一年龄阶段的人,在心理和行为方面都存在着相似性。

如果没有亚布力和雪乡的事件,人们提起东北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赵本山、小沈阳、二人转等等这些没有好恶感情的人或事。

一方面,这是媒体对东北的塑造,尤其是九十年代开始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东北艺人在央视春晚舞台上的亮相,以及《乡村爱情》等东北题材电视剧的热播,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是现实情况的存在,赵本山、二人转等都可以说是东北的文化名片,并且是观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态和表演艺人,“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那些十分突出的特征总比那些不醒目的特征更会在认知者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在有限的个人经历中,接触过的东北人有好有坏,见过那种一句话带着五个脏字、动不动就要抄家伙的,也见过一路读到博士、下班回家陪老婆孩子的。

所以东北人这个带有地域特点的群体特征,并不能指代所有东三省的个人。但人们对东北和东北人的整体印象,又是从每一个东北人的言行举止中得出的答案。就像是人们也会说京片子、卫嘴子,提到菲律宾就会想到菲佣,归根到底还是在一个地方发现了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特征。

说到东北营商环境的问题,也是这个道理:

一方面,这是人际交流和大众媒体对东北的塑造。在东北做生意、去东北旅游回来,接触的伙伴是什么样的、接受的服务是什么样的,在媒体和网络不够发达的时候,可能你就跟周围的朋友说说;现在,你发一个朋友圈、一条微博,就有可能成为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新闻热点。

另一方面,东北的营商环境确实也存在很多问题。除了2018年的这两起负面新闻,2014-2015赛季CBA总决赛第6场,比赛开始前两天,辽宁男篮突然宣布门票涨价,而对于已经售出去的票作废退款;2016年春节,哈尔滨“天价鱼”事件,剧情几度反转,最终认定店家违规。

寻根溯源,顺藤摸瓜。社会刻板印象的形成,有认知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社会刻板印象的改变,也可以从这两个方向开始,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改变现实,毕竟事出必有因,无风不起浪。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