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又称“蚂蟥”,营养价值很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多肽、微量元素和脂肪等。

近日,樊川镇羴禾农场总经理褚光带着工人们进行水蛭采收的收尾工作。他说,今年采收水蛭1万斤出头,比去年增长40%,是个丰收年,但上门收购量价齐降,丰年并没有带来“丰”景。

养殖技术含量高,成活率低

跟随褚光走进一块未采收的水蛭养殖区,地上整齐排列着一只只蓝色水箱,头顶和四周用尼龙网围挡得严严实实。褚光解释,这些尼龙网是用来阻挡水鸟和蜻蜓的,水鸟吃水蛭,蜻蜓幼虫是水蛭的天敌。“水蛭养殖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从水蛭幼苗到长大成熟,养殖技术很好的情况下,整体成活率也只有20%-30%。”

水蛭独特的进食习惯也是养殖的巨大挑战。水蛭很“挑食”,它靠吸食螺蛳液存活。投喂螺蛳是个技术活儿,投多了,影响水体质量;投少了,不够吃。吃剩的螺蛳壳只能等到采收时统一捞上来。为了保证水体质量,每个水箱都使用藻菌净化水环境。

探头看向水箱,一只只体型接近昂刺鱼大小的水蛭正在游来游去,里面还有很多小鱼。褚光说,水里有轮虫,消耗大量氧气,鱼苗能吃掉轮虫,维持水中含氧量。今年是褚光养殖水蛭的第三年,前两年曾同时试验“稻蛭共生”和水箱养殖,发现“稻蛭共生”养出来的水蛭个头大但产量低,水箱养殖出来的水蛭质量、数量都不错,于是今年全部水箱养殖。

药用价值大,往年药企争相采购

褚光之前一直在外从事建筑业,因为看好水蛭养殖的销售“钱”景,2021年他回到老家樊川镇创立了羴禾农场,承包100亩地养殖水蛭。

褚光养殖的是宽体金线蛭,不吸血,富含水蛭素,性情温和,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消肿散结的功能,可制成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良药。

“成年水蛭每只重量约60克,晒干后不到10克,能卖几百元一斤。”褚光捧起一把成品水蛭干,在水中十几厘米长、五厘米粗的水蛭,晒干后变成了干瘪的“黑豆荚”。就是这不起眼的“黑豆荚”,带养殖户走上“蛭”富路。

往年,水蛭行业是卖方市场,坐等老客户上门收购,收购价格年年涨,供不应求。“我在第一期建成养殖规模20亩的基础上,逐年扩大规模,今年养殖规模达到40亩。”褚光说,截至目前,已投入400万元,去年年产值达200万元。

今年行情大不同,上门收购量价齐降

“今年的行情与往年明显不同,市场趋近饱和,上门收购的客商比去年少,收购的量、价明显降低。丰年并没有带来‘丰景’。”褚光有点无奈。

目前江都区有6个镇共38户水蛭养殖户,总养殖面积472.5亩。由于养殖水蛭使用的土地有审批限制,近年来水蛭养殖户新增不多。“今年夏季的气温适合水蛭生长,养殖户普遍丰收,市场供应量增加。另一方面,受政策影响,药企利润空间大幅压缩,对药材的收购量减少。两大因素叠加,造成今年水蛭收购市场行情走低。”区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科科长蒋玉军说。

褚光考虑到未来的水蛭市场行情不明朗,明年他不再扩大水蛭养殖规模。说话间,有一行人走进羴禾农场办公室。原来,是吴桥“徐军葡萄采摘园”老板徐军来谈合作。褚光计划拓展自己的产业版图,把承包的60亩空地用来合作种葡萄,养水蛭、种葡萄“两条腿走路”,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也能分散经营风险。“我很看好在樊川种葡萄!”听到徐军的话,褚光更坚定自己的想法了。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