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常有有这样的感触:当生活冲撞了你的心灵,或者在读书中突然有灵光乍现的感觉,你很想立刻提笔记录下这些瞬间,但犹犹豫豫,终于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写、该写什么而停下笔,你也就失去了一次在未来回忆追溯当初心情的浪漫。正如作家罗兰说:“写作是一条认识自己,认识真理的路,你只要喜欢写,可以随时动笔去写。”作为抒发日常心情、高效率做好工作、甚至是赚取外快的的方式,写作正在进入越来越多普通人的生活。曾经,纸质媒体的“高昂入场费”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很多年的勤奋练笔,写出的东西也无法编纂成册,多多少少有点得不偿失的心痛感;写出的东西也难以得到有效的传播,只能成为家中束之高阁的供养物。但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写作的门槛彻底被打破,即使行走在田间地头的普通人家,也可以将自己的所得所悟通过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诸多平台推广出去,不少人已经靠着自媒体平台实现了财务自由。但如何写,依然是困扰着许多人的问题,写作中没有灵感怎么办?不能持续的输出怎么办?得不到良好的反馈该怎么办?这些问题都萦绕着所有的写作者。

《写作七堂课》就是这样一本让你更好的理解写作的的书籍。该书的作者秋叶是一名资深的自媒体写作者,在16年当老师的基础上,搭上了第一批自媒体写作的快车,成为了专职写作人。从2002年开始至今,被邀参加“中文独立博客100强”,保持着每年出版一本书的节奏,靠着写作,成立了自己的教育公司。直到现在,他15年前写的文章依然有人点击阅读并点赞,为他带来影响力。如秋阳自己所说:“我做的是有生命力的文字。”正是靠着对于文字不一样的理解和持之以恒的努力,秋阳才在今天成为了这个行业的大咖。这套书不仅教你如何保持持续写作的动力和套路、写好文章的程序步骤,将写作这一件枯燥难耐的事情流程化,更是从写作的根源上深挖大多数人存在的“功利写作”、“追随写作”的错误写作模式原因,对自己未来的写作有更加清晰的定位。

优质课参赛教师经验材料_优质课个人经验材料写什么_优质课经验材料博客

谋篇布局把握全文:写作的关键在于打造合理的结构框架

人有血肉骨架,一生的成长是将更多的东西注入,注入质量更高,成长的越快。对于一篇文章来说也是一样,所有的创造创新都要在一个基本的框架之内。如果在写作之前没有构造一个好的框架,很容易在写作过程中出现“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的问题,一篇文章写完,连自己都不知道中心思想在哪?更为致命的是,一旦形成了稀里糊涂就开始写的思维方式,就会难分主,逻辑不清,这样的文章往往让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以。

对于我自己而言,刚开始写作时,总是贪求一个大的目标。当有了一个思路之后,就开始提笔来写,没有构思过该如何为这篇文章架构框架。当写一点之后,所有的灵感被耗尽,就不知道如何下笔,最终就会偏离主题,甚至无法完成后续的文章。没有构建好框架,就会让一个很好的主题最终无法落实到最末段,文章也会被切割的支离破碎。

好的文章一定是逻辑清晰,主线明了,就像秋叶在文章里说到的“有了框架,即使隔十天半个月再写,也该知道写什么”。对于现代人来说,这样的写作方式不仅仅是培养把握全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时间常常被很多事情所打断,没有大段的时间可以用来静心思考,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把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都利用起来,对此,作者还提出了一个有效的公式,可以为我们的思考和输出提供辅助:

一份完整的文章=1分钟灵感+5分钟构思+5分钟提纲+3分钟素材+半小时高效写作+5分钟排版+1分钟推送+1分钟回复评论······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这一切都还没有那么熟悉,因此也无法做到流程化,但是这个公式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当你要写一篇文章的时候,不要总想着利用大段的安静时间来进行全面的思考、搜集素材和写作,而是充分的利用好日常的碎片化时间,就能让我们处于持续的思考当中,并高效的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

优质课经验材料博客_优质课个人经验材料写什么_优质课参赛教师经验材料

其实建立碎片化写作思维不是现代才有的独创,但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却是更加迫切的需要具备这种能力的。法国雕塑艺术家奥古斯特·罗丹说过:“世界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里所说的眼睛就是要始终保持对于生活的思考和敏锐的感知。当你把自己的文章分解到每一个框架中去,就能分门别类的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你有了足够的积累之后,再去完成一篇文章就会变的简单很多。

100篇劣质文章不如一篇好文章:写作的核心在于创造持久的影响力

作者在书中自述:15年前他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直到今天都还在被转载点赞和评论,并为他持续的带来影响力。如果是想长期以写作为生的写作者,就一定要树立自己的“人设品牌”。在现在这个网络高度发达的社会,信息更新迭代的速度之快令人咂舌,上一秒钟某某某出轨刚成为全民关注的重点,就可能被下一秒突如其来的事故所淹没。透过这些纷繁复杂的社会表象,可以感受到人对于信息接受的渴望,但更深层次的是一种焦虑:害怕与别人脱节,害怕自己知道的少······

优质课个人经验材料写什么_优质课参赛教师经验材料_优质课经验材料博客

《冰点周刊》曾经写过:现时代,生活方式、传播方式总在变,但人性和人情还是没被改变的

追根究底,受众想要看到的,还是能够触及到心灵的文字。那么多的古典文学著作,之所有穿越千年而不衰的力量,就在于其中的人性人情、物理民生真正的触摸到了社会的温度,让人们在阅读时产生了共鸣。而所谓的社会热点文,如果只是为了蹭热度、刷流量,没有任何坚实有效的思考在其中,就像那些社会热点一样,会很快的被淘汰。

作者提倡:写100篇劣质文章不如写一篇好文章。其用意,就是希望每一名写作者都能为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内容和快感。在书中,他还分门别类的列举了每一类文章该如何更好的为读者提供信息增量,得到他们的青睐。

作者还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概念:写作不能自嗨。这也正是我们大多数初级写作者容易犯的通病。写出来的文字只感动了自己,却没有起到任何感动读者的作用。文字是用来服务大众的,如果仅仅在自己的世界里闭门造车,就无法得到大家的认可,就是一个失败的写作者。作者还为我们提供了几种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方法,大家可以去看看。

写作这件事情,并不是能随着我们的主观意愿去改变,他往往需要的是长期的努力,不是说你的文字想有温度就有温度,想活泼幽默就活泼幽默,当你想要形成一种文字风格的时候,都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和模仿才能够达到。当你一直沉溺在短时间获得报酬的热点文章思维中,你会发现,你已经写不出能够引起他人共情的文字了,盲目跟风热点、却没有自己思想观点的文章带来的另一大弊端是让你的文字慢慢的丧失了温度,你却浑然不知。

恰如卢梭所说:

“任何刚劲的东西,任何伟大的东西,都不会从一支唯利是图的笔下产生出来。”

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的秘诀在于运用复利式方式保持输出

任何的事物都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写作也是一样,并不是想做成这件事就能够做成这件事。著名的“二八定律”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在一件事情的执行过程中,往往会有二和八的概率偏差。最终只有20%的人能够站在金字塔的顶端。

刚开始,很多人怀揣着热情走上了写作这条道路,但是到了一定的时期,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选择放弃,放弃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因为写作这件事没有持续的带来复利,而作者提供的复利式写作方式就是让我们更好的坚持下来,成为站在金字塔顶端那20%的人。

所谓的复利就是你做成的一件事能为你带来一定的好处, 这种结果又会反过来强化你的行为。作者从“质量”、“分发”、“变现”、“人脉”、“人设”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复利的方式强化你的写作行为,并成为一种流程化的行为。

作者总结说:复利式写作思维,就是让一次写作带来多元化回报,成为优质资产,并让这份回报的生命周期延长,从一次性写作分享发展到可持续分享。

当我们在做这件事的同时,感受到了这件事情带给我们的小小的惊喜,就会越来越有动力去做,不会轻易放弃。有些人为了一时的稿费,将自己脑子里所有的存货全部输出完毕后,失去了继续的动力和信心,就会走不下去,最终导致“江郎才尽”的结果。书中也给出了我们持续写作需要的关键条件,就是不断的复利让我们有动力,不断的输出倒逼着我们输入,最终就可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链路,我们的写作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历史上凡是伟大的作家无不是有着自己的一套写作模式,并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最终达到流程化的水平。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村上春树开始接触写作时已经29岁,在这之前,他仅仅是一个餐馆老板。他自述:每天5点起床后,煮一壶咖啡,倒进大大的马克杯,然后就在书桌之前坐下,打开电脑开始写作。为了让自己保持持续的输出,村上就是强制自己进行阅读,他曾经这样说过:

“我就像握着熊熊燃烧的炭窑里乱铲乱投一般,一本又一本,如饥似渴的读过各种类型的书,但是一本本的品味和消化,每天就忙的不可开交。”

优质课个人经验材料写什么_优质课参赛教师经验材料_优质课经验材料博客

每天要工作,要写作,还要读书,该怎么合理的去安排这其中的时间呢?作者作为一个教育机构的老板,每天的时间都很紧张,在这本书中,他也分享了自己安排时间的方法,读来让人深受启发。

写作是我们与这个世界对话的一种方式,早已经有人用写作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和愿望。但要想长期的走上写作这条道路,没有好的认知、强的自律是做不到的,只有掌握了写作输出“产业化”方式,才能更加轻松的朝着目标迈进。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