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浦花篢镇南源村地处山区,气候温和多雨,空气湿度大,适合香菇种植,村里传统种植香菇的时间较长,然而传统的香菇种植模式产量低、难管护,并没有将香菇种植发展成一项好产业。如何将南源村资源优势发挥好,让香菇成为村民致富的“法宝”,是村民一直思考的问题。从2017年开始,村民们在村支书刘国兆及几个村干部带领下,精打细算,改良香菇种植模式,让南源村实现了脱贫致富。今年,小小香菇已成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大产业,给村里带来了20多万元的利润。
村民在大棚采摘香菇。图/桂林日报
将传统野生香菇引进大棚种植,南源村顺利脱贫
南源村位于荔浦花篢镇山区,距县城30公里,是荔浦最边远的水库移民村,2017年以前,村集体经济几乎没有收入,村里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着许多难题。虽然南源村依托广西“香菇之乡”的资源优势,历来有着种植野生香菇的习惯,但由于野生种植的香菇产量低,没有形成产业发展,也没有给村民带来多少收益。
广告
胆小者勿入!五四三二一...恐怖的躲猫猫游戏现在开始!
×
刘国兆在查看香菇种植情况。图/桂林日报
为了改变村里这种尴尬的境地,2016年,村支书兼镇人大代表刘国兆召集村委班子成员,一起商量如何让南源村富裕起来。经过商量,刘国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南源村地处山区,有种植香菇的资源优势,可以考虑将种植野生香菇的做法改成大棚种植统一管理。
为此,当年的冬天,刘国兆带领村干部随镇里的考察队到贵州考察学习香菇种植,并到附近的双江镇龙坪村等实地了解香菇种植情况。通过到县内外考察,刘国兆等人认为将野生香菇种植转换为大棚集体种植的前景广阔,值得尝试。
图/今日花篢 毛体贵
传统的香菇种植依靠山林的竹木,分布散,面宽而数量少,很难管理。为了方便管理,南源村委通过协调租下村民位于河边的20亩土地,同时争取到了自治区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资金。有了项目资金支撑,南源村人做事更有底气了。2017年初,种植香菇的大棚很快搭好了,香菇架也焊接完毕,成功将野生香菇引进大棚种植集中管理。刘国兆介绍说,香菇种植是门技术活儿,为了保证种植好香菇,他们还邀请村里的种植能手一起加入。同时,请来公司帮忙管理运作,当年就种下15万筒香菇,村里每筒收取一元左右的租金。这让村里2017年有了近16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顺利实现了脱贫。
分工合作让小香菇壮大村集体经济
“发展前景是好的,但是去年集体经济只得了小部分收益,很不划算,得学技术自己干。”刘国兆认为村集体经济要发展壮大,得改变种植和运作方式。于是刘国兆等村干今年初决定抛开公司自己管理。为此,村干部将管护香菇的工作进行了分工,实行轮班制度。“到了南风天,就要通风;晴天就要喷水,保持湿度,保持温差长出来的香菇才靓;没开袋的香菇要每天观察菌丝的增长情况,转色后要控制温度和光度,目前存活率达到96%,香菇种植很诱人。”刘国兆如今提到香菇种植,已经能说出一大堆经验,成为香菇种植的“好手”。
广告
从秘书起步,十年内无人超越,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成就一段传奇
×
图/今日花篢 毛体贵
他说,与其他种养项目一样,香菇种植也存在风险,去年的三号、四号台风来时,几个大棚被掀翻,损失不小。为了吸取教训,刘国兆等人将大棚进行改进,用钢材进行焊接,提高稳固性,还将水管拉到大棚内,这样喷洒保湿更方便。
之前采用的种植方式是大棚内只种植一层香菇,如今他们在种植中摸索出往空中发展,进行钢架焊接,增加种植层次,节约了土地。
图/今日花篢 毛体贵
菌筒上架期间,除了刘国兆等村干全天忙碌外,每天还需请工8到10人。经过努力,南源村今年种植的7.2万筒香菇长势喜人,而且上市就遇到了10元每公斤的好价钱。
时下香菇已进入采收期,在香菇种植大棚内,每天都有工人忙着采摘、分拣、搬运香菇保鲜,以便晚上将香菇送到县城销售市场。由于香菇到县城市场销售的时间是凌晨0点至2点左右,因此刘国兆他们总是白天忙着采摘管护香菇,晚上赶“夜市”。“按目前市场8元到10元每公斤的价钱算,今年种植的7.2万筒,香菇收入将达到50万元,除去成本,纯收入可达20多万元。”刚从集市卖香菇回来的村干部对今年的收获很有信心。
小小香菇网上“走四方”
“新鲜出炉的花篢南源香菇,今日4.5元一斤,需要的接龙。”村干部莫翠鸾、邓福葵还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香菇产品信息。记者在莫翠鸾的手机上看到,最近一次接龙购买香菇的微信好友已达42位,销量超过100公斤。
图/荔浦电视台
据介绍,南源村如今已经为他们生产的香菇注册了品牌,利用淘宝店铺和微商平台销售鲜菇、干菇及香菇零食,网上购买南源香菇的客户来自广东、贵州、湖南等地,订单越来越多,很多客户都催着他们发货。
大棚香菇的采摘期可以延续到明年的清明节期间。接下来,刘国兆等人琢磨着如何将香菇种植与农业旅游结合发展,尝试“香菇采摘体验”、“香菇宴”,吸引游客到村里来。
图/荔浦电视台
刘国兆说,种植香菇的收入将投入到村里的公益事业中,同时也带动了不少村民在大棚做事,每人每天有约100元的收入,带动村里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可谓一举多得。(文/桂林日报 记者蒋伟华 通讯员周俊远 李琴秀 图/网络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