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镇下北村,一个依山傍水、环境优良的村庄,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适宜养殖蘑菇。而蘑菇基地正具有低投入、高产出、见效快等现实优势,近年来成为乡村致富“新路子”。
依托先天的自然优势,下北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时,以蘑菇基地为突破口,设立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下北食品有限公司为经营主体,由深圳市正合食品有限公司提供种植技术、菌菇品种、专家指导和资金,在村子的闲置祖屋内,打造了深汕特别合作区首个菌菇种植基地,目前已有灵芝、猴头菇、海鲜菇、茶树菇、鹿茸菇、香菇、木耳等数十种菌菇类产品。
专业种养技术 精心配套规划
蘑菇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通过蘑菇生产日志,记者了解到,从培育到采收包装,每一步都对蘑菇“细心呵护”。以香菇的生产为例,无论是种植前的消毒,还是浇水时间和生长情况,企业管理员朱玉成都精心管理,保持时刻关注。
“香菇喜欢湿润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中需及时补充水分,需将空气湿度维持在55%~65%之间。种养过程中,需要定期加入特殊硒菌营养液,使香菇生长过程富含硒元素。”生产日志上这样写道。香菇成熟后,进行采收,对烘晒加工之后的香菇干进行分类装袋包装,贴上封标合格证,最终进入市场。
驻村农业科技专家张峰瑞说,目前已完成闲置祖屋租赁和改造和专业大棚主体建设,冷库也已经投入使用,烘干设施正在配套规划,未来将扩大现有菇种的规模,并引入更多的菇种,实现日产量数百斤的目标。
产品生态链条全面持续发展
据了解,下北村的菌菇种植出品,通过国家食品安全QS检验标准后,粤正合食品有限公司提供食品生产加工许可证,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提供溯源码及食品安全保险。
粤正合食品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冯秀谊说:“在深汕特别合作区乡村振兴馆,通过圳帮扶、‘深汕有YU’微信小程序平台及单位采购的方式进行销售。”这样一来,便从源头上解决了产品生产、检测、售卖、溯源和销路的五大核心问题。
在未来,下北村发展生产生鲜菌类的同时可打造产品生态链,如二次加工产品酱类、罐头、干制品等,增加配套农庄、采摘体验、民宿等高附加值产品或项目。兑现产能后的蘑菇棒也不浪费,可进一步回收利用,加工制作成优质有机肥料,用于改良贫瘠土壤。
下北村的蘑菇基地,以点带面,作为“五光十色示范带项目节点”,既盘活农村农产品行业,又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蘑菇基地只是一个起点,在未来,下北村还将引入更多的农产品进行种植培育,打造地方性、标志性的农产品牌,发展深汕特色休闲旅游。
采写:南都记者颜鹏 通讯员沈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