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 鸳鸯原野生于南美洲,鸟纲,麝香鸭门,又称番鸭。是一种集食用、药用、滋补、观赏于一身的吉祥物。肉鸳鸯野味特色营养丰富,香而不滑,可清蒸、红烧,也可 烹调。其肉、肝、蛋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7%、28.4%、18.4%,脂肪含量分别为2.4%、2.6%、1.5%,含有多种氨基酸。特别是对胃病、胃 溃疡有特殊的疗效。现将特性及养殖介绍如下。
一、特征和习性
肉鸳鸯冠似鸡冠,身像鹅身,咀似鹰咀,爪像鹰爪。它能在陆上趟, 水中游,有一定有飞翔能力。肉鸳鸯由野生选育而来。其祖先生活在海拨500`3000米的山区,白天在林地边缘觅食,夜间在树枝上栖宿,在雨中、雪地上过 宿也安然无恙。肉鸳鸯有很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强,不易生病。饲养可精可粗,米糠、青草、青菜、杂粮、蚯蚓、田螺、蚌肉、蚊蝇等均食。耐寒能力可至 -25℃,耐高温能力可达42℃。
经驯化的肉鸳鸯体质健壮,体型前宽后窄,体躯与地面呈水平状态;翅长达尾部;头大颈粗,头部长有不规 则的红色黑色肉瘤;腿和胸肌发达,约占胴体肌肉总量的50%;体羽有纯黑、纯白或黑白杂色。肉鸳鸯温文雅静,不爱吵闹,性性温和,好群居,耐粗饲,生活力 强。公鸳鸯在繁殖季节散发出香气味,能驱散蚊蝇,还能捕食蚊蝇。母鸳鸯150-180枚,最高238枚,蛋重70-80克,蛋壳白色。成年公鸳鸯5公斤左 右,母鸳鸯2.5-3.2公斤。肉鸳鸯比为1:2.5-3。饲料成本接近于肉鸡全价料。
二、养殖场地的选择
肉鸳鸯既可平地圈 养、池养、又能笼养,每平方米可养5只左右,雌雄比可按1:4-5为宜。场舍应建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地方。在平原地区应选择山坡的南面或东面倾斜的地方 建场。土质均以少土为好,以利用雨后排水,避免积水。优越的地势,可使肉鸳鸯舍通风、光照、排水的条件良好且能避西北风,使肉鸳鸯舍冬天易保暖,夏天不闷 热。
三、肉鸳鸯的孵化
1、自然孵化
一般母鸳鸯从出壳到5个月左右就可产蛋。每次产蛋20-30枚后,母鸳鸯就自然就巢抱窝,35天出雏。母鸳鸯停产10-15天后继续产蛋。如此循环,如此循环,每年重复2-3个周期,一年可育雏50-60只,高产的可达80只。
2、 人工孵化①温湿度:孵化前期(1-15天)孵化机内温度控制在38.5-38℃,中期(16-30天)控制在38-37.5℃出雏期控制在37.5℃。 在孵化前期湿度要求60%,中期50%,后期和出雏时60%-70%。②翻蛋:次数要鑫,每隔2-3小时翻蛋1次;翻蛋角度要大,每天应人工进行1-2次 180度翻蛋。③凉蛋:孵化前期可以不凉爽蛋,但中期每天应凉蛋1次,后期每天凉蛋3-4次。④喷水:孵化中期至出雏时,每天尖在凉蛋时,用35摄氏度温 水喷蛋1次,待蛋凉干后才放入机内继续孵化。⑤通气:孵化机应有通风孔的电风扇,使机内温工均匀,空气流通,特别是在孵化中后期更为重要,必要时可稍打开 机门。⑥助产:经过35天孵化后,肉鸳鸯苗就破壳而出。但对无破壳和出壳困难的应进行人工剥壳,提高出雏率。
四、雏肉鸳鸯的饲养
1、营养要求雏肉鸳鸯生长很快消化能力较弱,要求营养价值较的的配合料,饲料可用喂雏鸡用的551、511等。也可自己配制。
2、育雏的环境条件雏肉鸳鸯出壳后1-3日内对温度敏感,喜温好睡,应保持温度不低于20摄氏度。3天后逐渐降温。
3、饲喂
出壳18-24小时后可开食。把饲料放在大浅盘里或麻包上面让其自由采食。每天喂5次,白天4次,夜间1次。出壳16小时后先用0.02%高锰酸钾水给雏肉鸳鸯饮用1-2天,然后直接用清水作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