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校建设工作总结_优秀学校经验介绍_提炼优质校项目建设经验

研学旅行自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文以来,一度成为教育热词。

学校和相关资源单位也不断的加深合作,以期通过“行”“旅”“学”“研”补充校内教育的不足,让学生在自然和社会的行走中获得自主成长。

但是2020年的疫情,学生居家学习,让研学旅行教育停下了脚步,虽然不少学校开展了线上研学活动,但更多的是知识技能的补充,而缺少了实践育人的内核。

随之而来的是新政策的颁布,特别是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管理的通知》 (京教基一〔2021〕 5号)进一步明确了组织管理等相关方面的要求。

在新形势、新政策下研学旅行发展是否有变化,又如何变化,学校的研学旅行课程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这些都需要把握方向,进一步思考。

学校该如何申报课程成果,梳理研学旅行课程经验呢?今天就和小研一起来看看海淀区旅行课程成果提炼培训会都说了什么~

优秀学校经验介绍_提炼优质校项目建设经验_优质校建设工作总结

01

北京市教科院课程中心博士、北京市研学旅行项目负责人王禹苏老师做题为《研学旅行的课程建设及学校实践路径》的成果提炼培训。

优质校建设工作总结_优秀学校经验介绍_提炼优质校项目建设经验

王禹苏老师从最新政策解读、市级成果征集导向和优秀案例分析三方面进行分享。

优秀学校经验介绍_提炼优质校项目建设经验_优质校建设工作总结

△王禹苏

在政策方面强调研学旅行教育的实践导向和规范性。

教育部相关文件的表述从“研学旅行”转向“研学实践教育”,更加强调以社会实践作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手段。

北京市教委今年的五号文也明确了小学原则上不出京、中学原则上不出境,并在规范组织管理、提高教育实效、确保活动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对于未来工作方向,王老师也从市级层面提出了研学实践教育发展的四大方向:

一、加强健康知识、安全教育;

二、回归国情教育,聚焦市内研学;

三、利用好身边的博物馆;

四、借助科技,智慧研学。

提炼优质校项目建设经验_优质校建设工作总结_优秀学校经验介绍

市级成果征集一直有明确的目标、原则、程序、要求和评选标准。

王老师从前两年的评选情况中总结了全北京市研学旅行课程开展的主要类型、聚焦的主题、突出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课程成果质量提供了思路。

当前,北京市的研学旅行主要分为人文观光游览、自然探究之旅、前沿科技考察、励志主题教育四类,主题较多聚焦风情文化类,科技考察类较少。

目前的成果中,一些注重学科整合、项目式学习、学生的参与感和与教育热点(如科技、国防、红色、传统)紧密结合的研学旅行课程是较为优秀的。

但在课程建设中仍然存在

课程化、体系化不足;

缺乏高质量的学生作品;评价缺乏体系化设计;

“研”与“学”平衡不够;

公司外包过度,缺乏课程自主性等问题。

研学旅行课程建设需要重视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育。

优质校建设工作总结_提炼优质校项目建设经验_优秀学校经验介绍

同时,王老师也分享了优秀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应该考虑的四大要素,结合前期优秀的课程成果做了案例分析,并强调了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化建设的重要性。

02

区教科院刘晓宇老师从海淀区初评的评审程序和标准、材料报送的内容和要求以及如何撰写文本材料等方面做了详细的工作布置和培训。

结合海淀区前两年获市一等奖的成果情况,给参会老师提供一些关于优秀课程成果的思考。

虽然课程建设具有动态持续性,但课程成果应当是经过一系列实践后的有亮点、有成效、可推广复制的,成果的撰写是对课程建设已完成阶段的梳理和提炼。

优秀的研学旅行课程成果文本材料应当课程要素齐全,课程定位清晰,聚焦学生发展和素养培养,体现研学旅行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课程的内容、实施、评价与目标、主题在文本材料中应体现出逻辑上的一致性,课程的实施效果应该基于目标的达成,用于目标检验并作为后续课程改进的依据。

优秀学校经验介绍_优质校建设工作总结_提炼优质校项目建设经验

△刘晓宇

2019年和2020年海淀区在北京市中小学优秀研学旅行课程成果征集活动中成绩突出,参评成果获奖率100%,一等奖获奖率在25%—33%。

本次成果征集的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16日,希望今年可以涌现出更多更优秀的研学旅行课程成果,不断为研学实践教育的发展注入活力。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