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是“海产八珍”之一,贝壳是名贵中药“石决明”,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是珍贵的绿色保健食品。按海区划分,我国鲍鱼主要有北方种皱纹盘鲍和南方种杂色鲍,自然资源量很少。从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便开始发展鲍的人工养殖,至2020年,我国人工养殖鲍的产量已经达到世界鲍总产量的90%以上,是世界上第一养鲍大国。但鲍鱼养殖在南方夏季高死亡率、缺乏大规格鲍鱼等产业的“卡脖子”问题仍十分突出。以厦门大学为首的鲍育种团队从2011年开始科研攻关,创新育种思路,建立鲍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培育出生长快、耐高温和大规格的水产新品种——绿盘鲍。近年来,“绿盘鲍”已在我国鲍主养区福建以及山东等地进行示范与推广养殖,结果表明,生长速度较现有养殖种皱纹盘鲍提高50%以上,耐高温性能提高2℃,渡夏成活率提高20%以上,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新品种的推广有效缓解制约我国鲍产业发展的夏季高死亡率问题,同时也催生出一条全新的大规格精品鲍加工产业链(即食鲍、干鲍等),解决了鲍产品单一和量增价低问题,实现产品结构优化,有力推动了我国鲍鱼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但绿盘鲍因种间杂交育苗技术难度较高,有一定技术门槛,优质绿盘鲍苗供不应求,制约了产业发展。惠来县是广东省最大的鲍苗生产基地,惠来县海域夏季有两个月的低水温洋流,冬暖夏凉,得天独厚的优良海区环境很适合鲍苗培育,是国内不可多得的绿盘鲍育苗生产场所。为解决育苗技术问题,惠来县华深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与汕头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等合作,开展绿盘鲍杂交育苗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以求补全惠来鲍鱼产业链存在的种业短板。绿盘鲍杂交育苗与皱纹盘鲍人工育苗技术存在明显差异,其关键技术概述如下。

人工鲍鱼有营养吗_鲍鱼人工养殖技术_养殖人工鲍鱼技术规范

鲍鱼人工养殖技术_人工鲍鱼有营养吗_养殖人工鲍鱼技术规范

绿盘鲍杂交配套系的保种技术

绿盘鲍杂交配套系为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和绿鲍(H.fulgens),绿盘鲍的杂交组合是皱纹盘鲍♀×绿鲍♂。皱纹盘鲍是我国主要养殖品种,有不同的地理种群;绿鲍原产于美国和墨西哥太平洋沿岸,也有不同的地理种群。研究试验表明,皱纹盘鲍和绿鲍存在天然的生殖隔离,并不是所有地理种群都能相互配对杂交授精成功的。研究试验也表明,在少数能配对杂交授精成功的地理种群中,不同地理种群的配对杂交,产生的后代杂种优势表现也不一样,子一代性状分化程度也不一样,大大增加了养殖生产的不确定性。如何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基因型的种鲍,提高杂交优势率、提高杂交子代性状稳定性是关键。研究表明,要获得优良性状的杂交子一代,用于杂交的双亲质量也应十分优良。这就要通过多年连续养殖验证,确定绿盘鲍杂交配套系的种群组合。

在确定皱纹盘鲍和绿鲍杂交目标种群之后,对目标种群进行多代群体系统选育,以抗逆性、生长速度为选育目标,获取标准性状纯种,建立杂交亲本配套系。对每个亲本配套系应严格隔离管理,保证种质纯正。亲本配套系必须在海区自然环境低密度养殖,尽可能保留野生状态,延缓种质退化。亲本配套系继代培育保种时应采用保种育苗技术进行育苗,其技术关键是育苗人工授精时,应采用50只以上雄鲍单独分开、同时排放、等量混合的精液与足够多雌鲍(100只以上)同时排放的卵子进行人工授精,以降低近交系数,尽可能防止种质退化。受精卵及幼体应严格隔离培养,以防止种质污染。

人工鲍鱼有营养吗_养殖人工鲍鱼技术规范_鲍鱼人工养殖技术

杂交育苗技术

1. 亲鲍促进性腺同步成熟技术

绿盘鲍杂交育苗成功与否取决于杂交雌雄亲鲍的性腺是否同步成熟。在闽南至粤东沿海,绿盘鲍育苗生产季节一般在10月至11月,这时,皱纹盘鲍♀性腺已经自然成熟,但绿鲍♂性腺还未自然成熟,杂交无法进行。这就要有一种解决绿鲍♂亲鲍性腺与皱纹盘鲍♀亲鲍性腺同步成熟的方法,使绿鲍亲鲍在10-11月绿盘鲍育苗生产季节里,性腺同步成熟,达到杂交育苗生产和自交育苗保种要求。采用的促进海捕绿鲍亲鲍性腺成熟的技术方法步骤如下:

(1)循环水系统的构建

在育苗场构建循环水系统,循环水系统包括绿鲍亲鲍养殖池、过滤池、配水池、自动控温系统和水质监测仪器;绿鲍亲鲍养殖池的池底放置有鲍鱼附着器供绿鲍亲鲍附着;配水池将绿鲍亲鲍养殖池回送的养殖池回水与新鲜海水调配成养殖用水,利用自动控温系统控制养殖用水的水温,并利用水质监测仪器监测养殖用水的水质;配水池中调配好的养殖用水输送至绿鲍亲鲍养殖池,用以培育绿鲍亲鲍;绿鲍亲鲍养殖池回送的养殖池回水经过滤池过滤后,回送至配水池。

(2)绿鲍亲鲍移入养殖池

在6月份,运输来的海捕绿鲍亲鲍到达育苗场后,解开包装袋,把包装袋中的绿鲍亲鲍和水移入桶(如塑料桶)中,向桶中放入气泡石充气,用管虹吸水温24~25℃、比重1.022~1.024的海水进行适应性流水培育;适应性流水培育24小时后,将绿鲍亲鲍从桶中移入绿鲍亲鲍养殖池中培育。

控制配水池中养殖用水的水温为24~25℃、比重为1.022~1.024、溶解氧含量为6.8~7.2㎎/L、pH值为8.1~8.2,再输送给绿鲍亲鲍养殖池。

(3)绿鲍亲鲍的培育

饵料投喂:将绿鲍亲鲍移入绿鲍亲鲍养殖池中第2天后,向绿鲍亲鲍养殖池内投喂饵料诱食,饵料由鲜嫩的鹅肠菜混合少量龙须菜或菊花心江蓠而制成,之后,每天逐步减少饵料中鹅肠菜的含量,并逐步增加饵料中龙须菜或菊花心江蓠的含量,从而驯化绿鲍亲鲍摄食龙须菜或菊花心江蓠。

养殖池清理:将绿鲍亲鲍移入绿鲍亲鲍养殖池中后第3-10天,每天用管(如塑胶管)虹吸绿鲍亲鲍养殖池池底的污染物(鲍鱼粪便、饲料海藻残渣等),发现死鲍鱼及时移走;第11天后,每两天冲池1次。

冲池方法:先排干绿鲍亲鲍养殖池的池水,然后用配水池中的养殖用水冲洗绿鲍亲鲍养殖池的池底,清除池底的污染物(鲍鱼粪便、饲料海藻残渣等);然后再向绿鲍亲鲍养殖池加入配水池中的养殖用水,并投喂洗干净的新鲜海藻(龙须菜或菊花心江蓠),重新进入正常养殖管理。

(4)进入10月份后,将养殖用水的水温下调并控制在23~24℃。

经4个月(6月份至10月份)的强化培育,绿鲍亲鲍的性腺已经发育成熟,可以在10-11月绿盘鲍育苗生产季节,挑选亲鲍进行人工育苗(杂交育苗或自交育苗)。

2. 杂交授精技术

绿盘鲍杂交育苗与皱纹盘鲍人工育苗操作流程基本一致,但细节还是有些差别。绿盘鲍杂交育苗除了要选择亲鲍性腺成熟度好(角状物饱满、性腺充分包裹肝脏表面至围心腔),要用阴干、变温和紫外线照射海水等方法刺激催产,控制雌性亲鲍精卵同步排放外,还要控制受精水温为20~21℃,控制授精精子浓度,授精后洗卵要及时等。鲍受精过程的分子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受精成功是由于精子顶体粒释放细胞溶素溶解卵的卵黄层的某一生理块进行受精。因此,进行杂交授精时,应采用更高的精子浓度与更长的受精时间,才能获得理想的杂交效果。一般杂交授精率为20%~45%不等。

预防育苗“脱板症”技术

鲍人工育苗较大的难点仍然是稚鲍“脱板症”,这种病几乎每年都会大规模发生,对育苗场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研究表明,杂色鲍稚鲍“脱板症”主要病原为溶珊瑚弧菌(Vibrio corallilyticus)等致病弧菌,绿盘鲍稚鲍脱板也与致病弧菌直接相关。

稚鲍脱板的发生机理主要是致病弧菌附生在老化单细胞底栖硅藻的气孔或表面上,稚鲍舐食受致病弧菌污染的老化底栖硅藻后,中毒、停食继而死亡;而藻体鲜嫩、微小的底栖硅藻表面干净,较少携带致病弧菌,稚鲍舐食后则正常生长。因此,稚鲍脱板与底栖硅藻种群好坏直接相关。育苗池附着器上的底栖硅藻种群好坏则与自然海区底栖硅藻的生态和种群结构有密切相关,通俗讲就是与海水好坏密切相关。培育中使用经过精细化物理过滤处理的海水来繁殖底栖硅藻的附着器,底栖硅藻种群相对较纯,硅藻种群基本以卵形藻、菱形藻和小型舟形藻等为主,在调节控制好育苗池微生态的条件下,能较好地预防稚鲍“脱板症”的发生。另外,通过对繁殖好底栖硅藻的附着器进行2~3轮清洗后再培育,能纯化底栖硅藻种群,保持硅藻细胞微小鲜嫩,鲍幼体附着后,生长速度快,不易脱板。

预防稚鲍脱板,必须严格执行鲍育苗技术操作规范,遮阳、充气、流水、水温等基础条件必须符合稚鲍生活要求;鲍幼体附着后,要及时清除桡足类等敌害生物;当底栖硅藻不够稚鲍舐食时,可疏养,并开始投喂螺旋藻、微粒子等配合饲料,加大流水量和换水量,每间隔3-5天“倒池”一次,直至稚鲍剥离下池培育为止。

鲍苗中间培育技术

绿盘鲍苗中间培育是指从稚鲍剥离进入附苗砖平面培育开始,至鲍苗出售或转入养成为止的这一阶段。苗种的商品规格因各地区的养殖习惯与方式而异,在我国一般是壳长1.2~3.0厘米。

绿盘鲍稚鲍中间培育采用流水充气平面培育方式。池底充气量要足,池内水深0.6米左右,每天流水量为培育水体水量的4~5倍,随着稚鲍壳长超过8毫米时,流水量应增加至不少于6倍。

绿盘鲍稚鲍培育密度开始为每平方米4000~5000粒,随着鲍苗生长应不断分苗疏养,并合理筛选规格。

稚鲍用人工配合饵料一直培育至出苗,但用海藻粉饵料(主要是海带粉、紫菜粉、浒苔粉)与人工饵料混合投喂,效果会更好。

稚鲍一般在夜间活动,因此投喂饵料时间安排在下午4点后进行。在投放饵料的30~60分钟内,应暂停流水充气,以便饲料均匀沉底。

鲍苗中间培育的日常管理内容有:冲池、调节饵料量、调节流水量、观察记录等。

冲池:每天用海水冲池一次,冲池时排干池水,排干池水时要观察砖面和池底剩饵情况,作为调整投饵量的依据;用海水彻底冲洗,去除砖面和池底的鲍苗粪便污物、残饵、老化底栖藻类等杂质,保持砖面和池底足够干净;并迅速加入清新海水,尽可能缩短鲍苗干露时间。

调节饵料量:绿盘鲍稚鲍摄食量较大,根据观察前晚稚鲍摄食活动情况和当日冲池剩饵情况,调节控制好当日投喂量。当天气突变使水温过低过高时,要适当减少人工饵料的投喂量,预防饵料过剩败坏影响水质。

调节流水量:气温较高时尽量调大流水量,暴雨天要利用排淡水设施排走上层淡水,并监测海区海水盐度变化情况,以调节流水量,预防海水盐度快速变淡。

观察记录:观察鲍苗活动、生长、摄食等情况,记录其生长速度、死亡率等,以便分析发生的问题,及时采取对策。

文|惠来县华深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陈华生

汕头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 林壮炳

文章摘自 2022年第6期《海洋与渔业》杂志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