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勇(右)在COP15主题媒体见面会上讲述他助力云南农民脱贫故事
“我就是一个种地的农民!云南山区农民脱贫任务重,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利用生物多样性帮助他们摆脱贫困,我感到很欣慰。”10月14日下午,在COP15新闻中心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媒体见面会上,植物病理学专家、全国“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结合自身经历,娓娓道出他在元阳县考察红米,在澜沧县种三七、冬马铃薯的故事。
水稻遗传多样性促进优质大米栽种
多年前,朱有勇带领团队到红河元阳哈尼梯田做野外考察,村民用自产的红米饭招待了他,并告诉他,这种稻米当地人世世代代栽种,不用施肥而产量稳定。
朱有勇顿时产生了浓厚兴趣。
稻谷是一种极不易保存的植物,为了证实哈尼梯田红米的栽种史,朱有勇和他的研究小组花了数月走遍了有梯田的哈尼村寨,最终在一幢盖于1889年的老房子梁上找到了用于祭祀保存下的老稻谷。
经过和现代栽种的红米品种进行DNA比对,这串稻谷和现代谷种种子形态数据、微观组织结构、DNA片段碱基无差异。这证明,它们是同一品种,元阳哈尼梯田红米,至少已有120多年栽种历史。
确定了哈尼梯田红米最保守的栽种历史后,课题组又从当地农业局收集到了哈尼梯田红米20年的数据,包括产量、稻瘟病发病时间等。
“现代稻种虽然高产,但一般推广3年至8年即被淘汰。哈尼梯田红米这种天然优质大米具有水稻遗传多样性,契合了现代追求环保、健康的需求,在市场每公斤可卖到30元,有助于当地哈尼群众脱贫。”朱有勇认为,保护和研究这些濒危品种,不仅可以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生物灾害等环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还可大面积推广种植,帮助山区老百姓脱贫,振兴乡村经济。
林下三七将“青山”变“金山”
名贵中药材三七是云南一些地区的重要产业,但因为与农田争地、施用化肥农药等因素,影响了三七的品质药效,影响了三七产业的健康发展。
朱有勇团队接下研究任务后,立即着手种植三七。当时,云南绝大部分地区种植完一茬三七后,几十年不能复种,不少地区面临无地可种的尴尬局面。许多农民认为,三七把土地的营养都“吸光”了,土地贫瘠了。开展多年研究后,朱有勇和他的团队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研究工作陷入瓶颈。
6年前,朱有勇来到澜沧县扶贫,当问及老百姓有什么优势脱贫致富时,得到的回答是:什么优势都没有,只有“青山”。
看着莽莽群山,朱有勇立即眼睛一亮,触发了林下三七的想法。没料到,这一试便成功了,难题迎刃而解。原来,不是因为土地贫瘠,而是因为大量施肥导致土地富营养、农残及重金属超标,才引发了中草药种植难题。
在试种成功基础上,朱有勇专家团队研发构建了林下三七种植模式,立足澜沧县生物多样性资源禀赋,利用生物多样性“相生相克”和“生境耦合”原理,探明药材物种与林木树种、根际微生物等之间化感机理及生物学特性,解析林下中药材种植机理,让“中药材回归山野林中”,实现“高品质、高效益、低成本”的林下有机三七种植生产。
目前,这一模式已在普洱、昆明、文山、临沧等多个州(市)推广,有效缓解了土地资源匮乏矛盾,真正将“青山”变成“金山”。
闲置农田长出“致富洋芋”
澜沧县热区资源丰富,冬季少雨无霜,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符合冬季马铃薯优质高产条件。当时,这里的农民一年只种一次水稻,等到水稻收获以后,什么也不种,整个冬天都处于闲置状态。
“按理来说,这个地方不应该贫困的。”初到澜沧县时,朱有勇召集村民,试图说服他们尝试把冬季闲置田地利用起来,种植马铃薯增加收入,但收效甚微。
2016年11月,正是冬季马铃薯的播种季节,为了说服村民,朱有勇在蒿枝坝村找了100亩田,搞起了示范种植。60多岁的他下地挖沟,切种薯,浇水施肥。3个月后,2017年春,马铃薯采挖,蒿枝坝村民小组破天荒迎来反季节的丰收。村民们从来没见过马铃薯能长出这么多、个头这么大。
朱有勇拉着村民们算经济账:每亩均产3.1吨,这个季节的土豆价格最好,一公斤能卖3元多,每吨能卖出3000元的好价格,一亩能增收9000元。“通过种冬季土豆,就能让边陲村寨里村民的冬闲田变成高产田、脱贫田。”
这下,村民们看到了冬季土豆的价值,不等朱有勇和村干部催促,他们就开始种土豆,主动到朱有勇的小院学技术,当年冬天,朱有勇团队在澜沧县6个乡镇推广种植冬季马铃薯2000亩。
冬季马铃薯因为错峰上市,成为我国最先上市的鲜薯,根本不愁销路,甚至上了北京市民的餐桌。“我们统计过,冬天北京人餐桌上青椒土豆丝,5盘中有4盘的土豆来自云南。”朱有勇自豪地说。
朱有勇团队的冬季马铃薯种植项目,让冬闲田变成效益田,助力边疆民族群众脱贫摘帽,还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朱有勇表示,他们将在澜沧县实施“五个一”工程:打造一个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园、一个肉牛青贮饲料种植基地、一个竹产业基地、一个林下三七基地、一个优质水果基地,让科技力量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效应。
同时,还将打造一所农民职业技术学校,让科技赋予农民破茧成蝶的力量,孵化出更多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引路人”。
本报记者 孟维东(孟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