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拍摄的靖边县城张家畔村片区(无人机照片)。记者杨彬摄
张家畔村党群服务中心。
6月7日,在张家畔村文化广场旁的凉亭中,老人们正在下棋。
租用村集体资产开设的超市,不仅可满足周边居民的购物需求,更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岗位。
编者按 在“包产到户”的历史洪流中“逆势而动”,将全村70%的土地留归集体,为村集体经济遍地开花奠定坚实基础;在“三变”改革的时代大潮中顺势而为,把改革红利真正转化为村民福利,并致力寻求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30年间,两次变革,不变的是“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的朴素信念,是“一茬接着一茬干”的定力恒心。始终坚持以群众利益为重,深处城镇化变革“深水区”的张家畔村干部群众,在奋力开拓出“以业兴促村强,以村强带民富”的发展之路后,正携手向着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行……
特别报道
■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先行者到实践者再到引领者,以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形成了30%的土地分配至个人名下,用以发展以家庭为单元的小商品经济;70%的土地不再进行分配,统一由村集体开发、管理的发展局面
■有了村集体经济的“托底”,张家畔村民早早走上了小康之路
■“说到底,就是要求我们必须要做好‘利益分配’这篇文章”
在全国数以万计的城中村中,靖边县张家畔街道张家畔村并不起眼。但就是这个普通的村庄,却以一个朴素想法为起点,历经30年的坚守和发展,走出了一条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先行者到实践者再到引领者,以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道路。
账单
30年来坚持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不动摇取得成效的最好体现
5月的一个午后,年近古稀的张家畔村村民杨在山悠闲地坐在村文化广场旁的长椅上,沐浴着恰到好处的阳光,这是天气晴朗时他每天的“必修课”之一。再加上锻炼、下棋等其他“科目”,共同构成了他老年生活的主要内容。
充实而又幸福的生活,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据杨在山介绍,2022年,他和老伴各自从村上领取到5000元的老年人生活补助;作为股东,又在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获得分红近万元;老两口名下的商铺,一年的租金也有8万元。
几乎同一时间,刚刚吃完午饭的村民张军来到了村委会,和邻里们开始了新一天的“茶话会”。从他们的言谈中不难得知:张军家的收入,除了老年人生活补助和合作社分红,商铺租金更是超过了20万元。
和杨在山、张军两位老人不同,刚刚组建自己小家庭的村民张翠翠,在租赁村集体资产开设的超市里找到了一份收银员的工作,每月工资约3000元。对此,张翠翠说:“虽然家里一年的分红、租金收入不少,但作为年轻人,总要干些属于自己的事业。何况上班就在家门口,很方便,村里很多年轻人都是这样。”
杨在山、张军、张翠翠……张家畔村的村民,家家户户都有一本这样的“小账单”。而在张家畔村的党建室内,还存放着一份村集体资产收益、支出的“大账单”:2022年,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509万元,村民按照各自占股比例累计获得分红超281万元;经村党支部研究,并在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程序后,按照每人每年5000元、6000元、7000元、8000元的标准,分别向全村85位60至69岁、50位70至79岁、10位80至89岁、两位90岁及以上老年人发放生活补助42.5万元、30万元、7万元、1.6万元;为全体村民缴纳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18.8万余元,购买养老保险支出8.1万元……
这份账单,是张家畔村30年来坚持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不动摇取得成效的最好体现,更是近年来该村紧跟时代步伐,因地制宜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高分答卷”。
起点
“以发展集体经济的形式来守住村民正常生产、生活的底线”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名农民在一张“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拉开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
数年之后,当这场重塑全国农村土地实际产权结构和生产模式的改革春风吹到靖边时,还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张家畔村,迈出的步子却明显比全国多数地方要小——除了在1983年按照每人15平方米的标准给全村478名村民划拨沿街门面房地皮外,剩余土地在贯彻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按照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的生产模式。
张家畔街道,是靖边县委、县政府驻地所在。张家畔村,单从名字就不难看出,这个村子所处的地理位置,于靖边来说就是名副其实的“白菜心”。
正因如此,在20世纪90年代初靖边县城框架拉大之际,张家畔村是受到影响最大的村子之一。上述“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运行近十年后,也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
比如,在靖边县城东环路、北大街等重要市政道路开始建设、拓展时,所征用的土地大部分都来自张家畔村。而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土地征收后,单纯依靠剩余土地(林地除外)发展种植业的产出,已无法支撑起“村民变市民”的大势。如何让有限的土地产生最大价值,使其能够长久满足村民生产生活所需,成了摆在当时村“两委”班子和全体村民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且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时任张家畔村党支部书记赵英带领的村“两委”班子给出的答案是——在1993年和1996年,分两次将少量位于道路两侧可用作商业经营的土地划拨到户后,将全村剩余土地全部纳入集体管理范围。至此,张家畔村正式形成了30%的土地分配至个人名下,用以发展以家庭为单元的小商品经济;70%的土地不再进行分配,统一由村集体开发、管理的发展局面。
这样一个与当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主流方向“大相径庭”的方案,一经出台就遭到了很多村民的反对甚至抵制。
彼时,市场经济的概念已在人们心中萌芽,全国各地也都有凭借对生产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自身的艰苦奋斗迅速“冒尖”的案例。在此背景下,地处三省交界、通衢要道之处的一个县城所在之地,其土地的价值也被越来越多的村民认识和看重。更何况,就算是在靖边县城之内,与张家畔村情况类似的其他村庄,几乎毫无例外地完成了所有土地的分包到户工作。
出于“属于自己的奶酪被动”的认识及“争取和保护自身权益”的动机,很多村民开始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赵英家、村委会甚至一次街头偶遇,都成了村民们表达不同意见的场所和时刻;一次次践行民主决策的村民大会,因为大家的争论、争执、争吵不得不无疾而终……最激烈的一幕,就发生在土地分配的现场,村民张继业手持斧头,砍断了用来丈量土地的绳索,一次、两次……
“我和张继业的关系比较好,于是安抚和说服他的任务就交给了我。”时任张家畔村委会主任甄增虎说,“任凭我怎么说,他就是蹲在那里,一言不发,咋也不同意。”
“你砍多少,我就买多少。”无奈之下,甄增虎一气买来20根绳索,由着张继业砍。到最后,张继业也没了继续阻挠下去的心气,土地划分工作终于得以顺利进行。
在各种各样的阻力面前,赵英的态度却始终异常坚定。据赵英之子、现任张家畔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理事长赵国庆回忆,当时其父的坚持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担心如果将土地全部分包至个人名下,懂经营、会经营的村民也许能把小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但有些村民极有可能会在通过变卖土地等获得短时间的“高光”后无以为继,甚至彻底丧失维系基本生产生活的条件。二是不少村民会因病因灾陷入困境,有了村集体经济的存在,村民们遇到困难时就有了保障。
“记得父亲当时说,村集体有了经济收入,谁家遇到了急事、难事,村里就可以为他们提供帮助,再不用因为手头拮据拉下脸来去向别人开口借钱。”赵国庆说。
随后的30年间,赵英的判断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事实佐证。虽然因为连年不断的建设投资,张家畔村在2017年以前并未进行过大规模分红,但并不妨碍数以百计的村民在村集体经济中得到帮助:家里有孩子考上大学,学费村里出;生活困难的群众优先安排至村集体产业中就业,经村委会研究后还会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家里遇事需要两三万元,只需打个借条(当时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较为宽松)就可借走应急……正因为有了村集体经济的“托底”,张家畔村民早早走上了小康之路,从精准扶贫到脱贫攻坚,全村没有出现一户贫困户。
“以发展集体经济的形式来守住村民正常生产、生活的底线”,正是这个简单而又朴素的想法,决定了张家畔村这次变革的方向,集体、个人土地产权“七三分”制度已经坚持了整整30年,并一直延续至今。
积累
“只有更加公平公正公开,更加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1982年至1992年,投资建成南关、北关2个停车场,以及奶牛场、养猪场和苹果园。
1992年,投资11万元建成占地2亩、房屋42间的夜市和占地11亩的柳河停车场,每年可实现收入30万元。
1993年,投资10万元建成占地10亩的海绵厂。
1994年,投资300万元改造北关停车场,建成总面积4300平方米的北关招商楼。以10亩土地入股,吸引投资200万元,建成2500平方米的商用建筑,约定30年后所有建筑设施归村集体所有。
1995年,投资60万元建成占地11亩的南关农贸市场;投资800万元建成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的夏都宾馆;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144万元。
2001年,投资63万元改造南关农贸市场,建成占地10.2亩、建筑面积3398平方米的标准化农贸市场。
2002年,招商引资160万元,改造南关停车场,建成建筑面积4504平方米的西北家具城,约定15年期满后所有建筑设施归村集体所有。
2003至2007年,先后投资1200万元,招商引资2000万元,建成占地31.7亩的紫靖城生态园林酒店,约定15年期满后所有建筑设施归村集体所有。
2008年,招商引资2200万元,将北关招商楼改造为全家福购物广场,约定15年期满后所有建筑设施归村集体所有。
……
回看张家畔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就像是燕子衔泥,亦或聚沙成塔,在铢积寸累中向着令人欣喜的方向不断前行,步子不是很快,却异常坚定。
将这个过程写在纸上,看上去只是轻飘飘的几笔。但当事人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曾经历过怎样的困难、遭受过怎样的误解。
现任张家畔村党支部书记李忠,自1991年起担任村会计,2010年后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并在2021年换届选举后迎来了第4个任期。
作为张家畔村集体经济30年发展的见证者、推动者直至后来的主导者,李忠笑着讲述了一件已经过去近20年的小事和它带给自己的启示。
在原本的规划中,1995年开工建设的夏都宾馆应是一座高四层、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的建筑,但建成后却只有三层,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
“当年,宾馆第四层的建设已经开始,但十多名村民却来到施工现场,把第四层已经砌好的墙体全部推倒。”李忠说,在当时的靖边县城,四层建筑已经称得上是地标性的存在。“因为思想和认识的局限,部分村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建设这么高、这么大的宾馆,甚至还有人觉得是村‘两委’成员故意要多花钱,并从中‘捞好处’。”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虽然张家畔村早在1990年就成立了“张家畔村经济联合社”,并设想由该组织对村集体资产进行运营和管理。但在当时,类似的组织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在大多数时候也不被承认为经营主体,就连最基本的银行贷款都无法获得。除部分招商引资项目外,张家畔村的很多项目也都陷入过因资金无以为继而无奈停工的窘境。最困难时,村“两委”甚至要求班子成员以个人名义贷款,村委会再以向个人借款的方式解决项目资金短缺问题。一时间,从几万元、十几万元乃至几十万元,张家畔村“两委”成员人人负债的故事,一度成了当地群众的“谈资笑料”。
个人为村集体发展承担了责任、作出了贡献,却被怀疑、误解和抵制,心里舒服吗?李忠坦陈,委屈肯定有,但村民的严格监督也给村干部时刻敲着警钟。“只有更加公平公正公开,更加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张家畔村集体在靖边城区共拥有不同类型的物业18处,评估后固定资产总额达2.738亿元,年收入超过500万元。虽然受物价等因素影响,很难对各类资产的价值变化进行对比,但村集体资产实现保值增值是显而易见的。
蜕变
改革的红利,实实在在地转化成了群众的福利
在张家畔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中,有几个时间节点是里程碑式的。比如确立土地产权结构,为集体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的1993年。2017年,同样是这样的一个节点。
这一年,张家畔村在“三变”改革政策的推动下,依托“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拉开了以标准化、规范化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改革大幕。
对张家畔村来说,这场改革正当其时。
首先,在此前张家畔村集体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类工作的推进多以村“两委”在群众中的威信及班子成员的号召力为基础,缺乏相关政策支持,且没有真正意义上被认可的经营主体及科学的管理、运行体制机制,在运行资产、推动发展方面已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
其次,张家畔村在常年固定资产投资中累积的债务(最多时超过2000万元)在2017年基本偿还完毕,“无债一身轻”的局面下,该村每年通过房产出租等经营行为所获收益的多半将直接转化为村民个人收益,亟需一整套完善的制度和利益分配方案作为支撑。
然而,每一次变革都会伴随着质疑和反对的声音。这一次,张家畔村虽然没有出现与此前类似的过激行为,但部分村民表达出的抵制意愿却更加明晰和坚定。
此般情况,都在李忠的意料之中。“对张家畔村而言,‘三变’改革说简单也简单,毕竟有着长期的集体资产运营的基础;但说难也难,原因在于此次改革牵涉的利益更大,加之此后村民的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会以更加明确的方式长久绑定。说到底,就是要求我们必须要做好‘利益分配’这篇文章。”李忠说。
为让更多村民更加直观地明白什么是“三变”改革、为什么要改革、改革对村民有什么好处等问题,李忠打出了第一张牌——学习。
2017年5月26日,张家畔村组织党支部、村委会、监委会成员及群众代表共20余人,赴北京市昌平区北店嘉园社区参观学习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先进经验。
“大家的资产和钱都没有分,而是用在了‘钱生钱’的经营上;经营效益分配没有出现‘黑洞’,而是按照股权分到了居民的手里。”北店嘉园社区居民用十年奋斗换来的成功经验,被“学员”们带回了情况类似的张家畔村,也解开了绝大多数村民的心结。
公开公平公正,是现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具体来说,公开是为了保障公众知情权,杜绝“暗箱操作”;公平,则是要确保人人权利平等,机会均等;而公正,就是要做到“一碗水端平”,杜绝徇私舞弊。
张家畔村“三变”改革的全过程,就严格遵循了这样的原则——
2017年6月24日成立“三变”改革工作专班,并公开推选出村民信得过的代表担任专班副组长,全程参与改革工作;
7月10日出台《张家畔村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及“三变”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草案)》,随后召开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全体村民动员大会,就《方案》向大家进行说明;
9月23日起,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靖边县张家畔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章程(草案)》,其间针对部分仍心存犹豫的村民,由村党支部成员“包户到人”,耐心细致开展释疑解惑,最终赢得全体村民对改革的支持;
10月15日,再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张家畔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实施方案》和《靖边县张家畔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章程》,同步委托专业会计事务机构对村集体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了准确、权威的评估。
前期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张家畔村蹚过改革“深水区”——成员界定及股份设置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基本依据。
享有股权的村民该如何界定?1993年参与土地分配的人口有些已经去世,算不算、怎么算?这些年嫁出去的闺女、娶回来的媳妇、新出生的孩子,以及参加工作后户口已经迁出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算不算、怎么算?股份设置方面,村民对将个人、集体股份占比界定为7∶3没有异议,但个人股份又该如何分配?年龄大小不同该如何考量?贡献大小不同又该怎样加以区别和鼓励?
正是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诉求,正面回答、有效解决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的过程中,张家畔村集体经济股份设置的方案逐步成型:
集体股份占集体资产的30%,并细分为管理费、公积金、公益金三部分。其中管理费包括需向国家缴纳的各类税费,聘用人员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及卫生费、维修费、办公经费等;公积金是指留作公共积累的资金;公益金是用于公益事业开支的部分。同时明确,从村里走出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及国企正式工作人员和出嫁的闺女,在股份改制后不再享受村集体30%股份的权利。
个人股份共占集体资产的70%。以1993年全村第二轮土地分配为时间节点,在充分考虑死亡人口、迁出人口等实际情况,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和诉求的基础上,认定个人股份由55%的基础股(户籍股)、42%的人口股(实龄股)和3%的奖励股组成。
对于最终确定的股权划分方式和结构,李忠坦言,虽然已尽到了最大的努力,但还是有极少数群众提出了异议。“没办法,毕竟涉及两百多户、上千口人,确实很难做到人人满意。那段时间,就连儿子对我也有不小的意见,觉得他的媳妇和孩子吃了亏。对此,我们用的还是‘老办法’:从我开始,班子成员里谁和相关村民关系好,谁就负责上门做工作,直到做通为止。”李忠说。
就这样,当新一轮改革完成后,张家畔村集体资产的产权得到了明晰,管理运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村民的决策权知情权进一步提升,依法依规获得收益的权利也得到了有效保障,初步形成了“股权量化、村企合作、定期分红、滚动发展”的运作模式,村民土地入股得租金、入企务工得薪金、资金入股得分红,最终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当每一位村民手中的股权证代表的权益,转化为2018年起每年都会按时打进个人账户的分红,曾经的异议、疑议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大家脸上的笑容和满满的获得感。
据统计,2018年至2022年,张家畔村集体经济收益中70%的个人股份所得,在提取用作今后发展所需的储备金后,已累计向村民分红近1200万元。改革的红利,实实在在地转化成了群众的福利。
启示
“大河涨水小河满”。张家畔30年的发展历程,有力证明发展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在经历了征地、拆迁、建设、运营、股份量化、分红等一件又一件“大事”后,张家畔村的集体经济坚定且执着地走到了今天。30年来,张家畔人在探索中前行的每一步,以及一路上取得的丰硕成果,也带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首先,从精准扶贫到脱贫攻坚再到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始终是一个热词。张家畔村用自身的发展历程,回答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问题。
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之际,经过上级机关认真细致排查,全村没有一户一人被列为贫困户;五年来村民累计获得分红1200万元,辖区400余名居民在村集体产业中就业、2022年人均收入3.5万元……“大河涨水小河满”。张家畔30年的发展历程,有力证明发展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该村建立起的权属明确、运行规范、管理民主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城中村、村中城、新市民、新农民”的融合发展新格局,也为众多城中村、城郊村及具有经营性资产的村庄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其次,张家畔村用自身的发展历程,生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不能让农民失地又失业”,这个伴随城镇化而生的时代命题,同当年张家畔村党支部书记赵英坚持发展集体经营的初衷高度契合。认真思考其背后的逻辑,不正是共产党人对“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的信仰和坚守吗?
过往的30年间,不管面对多么复杂的外部环境,面临如何巨大的工作压力,赵英、马水利、张国、李忠等张家畔村历任党支部书记和“两委”班子,从未动摇和放松守护、发展集体经济的初心,并以实干担当凸显着“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定信念。
第三,张家畔村用自身的发展历程,教会了我们与群众打交道的正确方法。
对“三农”工作有着充分了解和认识的人都会抱有这样的观点:对于新理念、新事物,只有通过试验示范和典型带动,才能被农民接受。
在张家畔村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党支部和党员带头:土地分配出现争议,党员“退一步”;项目建设缺乏资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个人借贷贴补集体;股权改革时,“可以亏党员,但决不亏群众”……党员带头在前,群众紧随其后,成为了张家畔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群众增收致富的坚实保障。
“把位置摆正、把道理讲透、把事情做公。”这也是李忠从事基层工作多年的深刻感悟。群众工作,最忌虚头巴脑“画大饼”,只有把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上的实惠摆在面前,才能使群众切身感受到上级政策和“两委”决策确实是为了大家好,进而自觉地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毫无保留地支持相关工作,共同把事情做得更好。
第四,张家畔村用自身的发展历程,证明了产业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产业振兴最直观的成效,就是让农民的腰包真正鼓起来。这个目标一旦达成,乡村振兴其他领域的工作很多时候就会水到渠成。“张家畔村的成功,体现在方方面面。历年来,该村无偿为市政设施、机关单位提供建设用地300余亩,建起村级文化广场和普惠性幼儿园,承办全县物资交流大会,累计为全县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益事业捐资20多万元,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也走在了同类村子的前列……可以说,在产业振兴的引领下,张家畔村的变化是全方位的。”张家畔街道党工委书记高涛说。
前进
紧盯目标,继续向前,是张家畔人必然的也是最好的选择
“一直在前进,从没后退过。”回顾张家畔村之前的30年,李忠笑着给出了这样一个比较“中性”的总结。
“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谈及张家畔村未来的发展,李忠的回答更显坚毅。
近年来,虽然张家畔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始终保持在500万元以上,但同2020年584万元的收入相比,2022年的收入仅为509万元,出现了下滑。究其原因,既有服务行业受疫情影响暂时陷入低迷的因素,但更多则是在于该村过去形成的部分产业,已经不能与当前的产业政策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相适应。
最典型的例子是建在芦河(由南向北流经靖边县城)之滨的一处养殖场。背靠芦河,取水、排水方便,曾经是这座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养殖场的最大优势。但在当前环保政策的约束下,曾经的优势变成了劣势。在此情况下,如何在配合政府做好芦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同时,因地制宜、应势而动,对这块土地进行新一轮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张家畔人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与养殖场类似的,还有农贸市场、停车场、海绵厂……
面对漫长而又艰巨的产业转型升级任务,紧盯目标,继续向前,是张家畔人必然的也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