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同事希望分享内容有助于日常工作项目;有的同事认为不一定要那么“功利”,只要是正向有趣的东西都可以分享,比如聊社会学人文学、近期火热的节目等。有不同的想法很正常,这时候需要部门管理者确定内部分享的主旨。

前段时间部门意识到之前分享会存在上面提到的问题,专门组织了成员讨论,最终敲定了一个方案:将分享拆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紧密结合工作项目和专业能力提升的研究型课题分享。

另一种是不限定范围,任何美的、有趣好玩的、突发灵感的轻松型话题分享。

研究型课题需要投入相对较大的精力去准备,确定为部门分享的主线。而轻松型话题分享不做任何具体要求,属于次要辅助地位。

2. 圈定分享内容范围,激活成员想法

互联网产品设计领域经常提到一句话“不要给用户过多的选择,因为会增加用户的理解成本拉长决策时间,甚至有可能增加出错概率”。所以这里需要把握一个“度”,既要框定分享的主体方向和大概范围,又要让团队成员基于这个范围能够灵活的确定分享主题和内容。

针对这个问题,部门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

由部门根据成员需要提升的专业能力、近期项目中暴露出的问题、以及未来规划的项目,提出固定的分享课题。目的也很明确:通过深度融入具体业务,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升专业能力。部门成员根据自己实际参与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想法,主动提出想要学习和了解的课题,纳入到“分享储备库”中,确保课题分享不间断。

3. 单兵作战改为多人协作

课题既然结合了业务,不同成员参与的项目不同、思考维度也不同,由多人共同完成一个课题研究与分享,便于多维度更加全面的内容呈现。

所以我们部门决定采用小组机制,一个小组至少由两个人组成,内部协商分工。这样的做法既有利于完善分享的课题,也为成员之间沟通协作提供了磨合机会。

4. 分享前期准备和分享时间,依据分享主题灵活调整

传统的分享往往以单周或者双周为间隔,交替轮流分享,但实际工作中大概率会比较忙碌,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分享材料,但是到了时间节点又必须有产出,当然直接会影响分享质量。

将“对时间的把控权”下放到具体的小组,这样做解决了因为时间紧张而影响到内容质量的问题。调整为根据选定课题的难易程度,以及课题小组成员分工情况,分阶段输出。

5. 成员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分享课题,确保有所收获

每位同事至少选择一个自己作为小组成员参与的“感兴趣的课题”,其他小组的课题依据自身的时间安排,自愿决定是否参加。这样确保了小组的每位成员都能够认真积极的准备课题,并且多个课题可以同步推进。

其实想要有收获特别简单,满足两个条件即可:感兴趣、投入时间思考。

以上提到的每一点改变,都是围绕这两个条件展开的。

总结

日常工作中不同部门有各种不同的分享会,针对内部定期的部门成员分享:总结目前分享机制存在的问题、剖析出分享的初衷和目的、结合实际业务发展情况,做出相应的改变。

以上案例的做法供大家参考,并且需要牢记“依据你所在的工作环境和机制,因地制宜的提出最小成本的可落地方案”。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 END / ——————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