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产量全球第一,但相比在深加工产业早已多元化的日本魔芋产业,中国魔芋产业链拓展不足。千百年来,处于制作传统、加工企业小、产业链粗放等困境,导致魔芋食品一直难登大雅之堂,很多时候只是老百姓饭桌上的一碟佐菜。

其原因是,魔芋来自著名的有毒家族——天南星科,本身具有一定毒性,需要进一步加工后才能被安全食用。这导致在农业种植领域,很少有产业能像魔芋那样,从育种、种植,再到初加工(干片)、深加工(细粉)、精加工(魔芋制品),几乎每一产业链环节都需要更多科研的沉淀。

“甚至在40多年前,魔芋在中国处于一种无人问津的状态。”西大魔芋董事长汤玉兰对“极点商业”说。

目前,国内公认的魔芋研究高地是西南大学,其对魔芋科研研究可往前追溯43年。1979年,西南大学刘佩瑛教授意识到魔芋作物在食品、医药保健、轻化工开发上的独特价值,在其推动下,西南大学成型了最早的魔芋研发团队,进入魔芋物种研究、技术培育阶段。

魔芋种植致富经_种植魔芋致富项目_致富种植魔芋项目介绍

正在实验室进行科研实验的张盛林

“那时候提取魔芋精粉只能用最原始办法——把粉碎了的魔芋放进沙钵里用杵反复舂,一边舂一边拿风扇吹掉淀粉,最后在显微镜下剩下亮晶晶的是精粉。”1985年加入魔芋研发团队的张盛林对此记忆犹新。

1995年,国家农业部正式批准在西南大学成立全国唯一的部级魔芋研究中心。2004年,张盛林接过西大魔芋研究重任,琢磨着将魔芋整合为相辅相成的产业体系,包括魔芋食品、特医药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

“市场对魔芋产品一直有偏见,说魔芋有毒、是‘发物’。但那是因为传统的作坊式制作,未能完全清除魔芋豆腐中的生物碱,同时在制作过程中操作不精确,致人体消化紊乱,引发病症。”张盛林已无法记得,有多少次在不同场合为魔芋正名:西南大学累积数十年先进生产工艺能完全清除魔芋中的生物碱等杂质,仅保留魔芋中的膳食纤维成分——葡甘聚糖。

种种原因下,西大魔芋食品多年来只是在西大内部流通,市场默默无名。其中,最重要的是遭遇科研成果与市场转化对接不畅“尴尬”。来自农业部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每年约有6000到7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转化率却只有30%到4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转化率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

小小魔芋也是如此。如何才能避免它像众多农业科技成果那样,止步试验田里的命运?

答案是应以企业为主体,引导科研院所共同参与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魔芋而言,无论是专注于试验田的科研探索,还是商品芋、精粉等初级产品加工,都不能将产业做大——走精深加工路子、开发更多下游消费者产品,才是产业成为风口关键。

2012年,在西南大学的强力支持下,西南大学成立专注于魔芋研发、种植、加工和销售的西大魔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大公司),意味着西大魔芋正式跨入技术研发到产业落地阶段。

2014年,西大魔芋启动电商平台销售,推出20余种产品,“出圈”向大众销售魔芋产品。到2016年,西大魔芋销售额不足200万,虽然实现盈利,但相比日本市场,这个数字不值一提。

种植魔芋致富项目_致富种植魔芋项目介绍_魔芋种植致富经

汤玉兰在魔芋基地

这是因为,“政策、资金、市场仍是农业科研转化的几大门槛。”汤玉兰感慨,她于2018年正式加入西大魔芋,开启西大魔芋“产学研用”一体化第三阶段。在她看来,对背靠西南大学的西大魔芋来说,政策、资金都不是难题,团队技术实力也毋庸置疑,但市场需求、外部生态等仍然是转化面临的巨大“门槛”。

02新电商打通了魔芋链“最后一公里”

“魔芋作为小众产品,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让更多消费者知道品牌、接受魔芋产品,是解决困境的关键。”汤玉兰说。

直到进入2020年,随着科技、社会、商业边界进一步被打破,人们认知、消费观念巨变,困扰魔芋从科研到市场转化数十年的“门槛”,才终于真正得解。

一方面,近年来健康饮食热度不断上升,魔芋食品功效性被国内普通消费者所普遍认知——特别是其口感佳、热量低、饱腹感,且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膳食纤维特性,让它逐渐在代餐、预制菜、方便食品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甚至,人们还从魔芋食品在日本、韩国的流行,以及众多明星现身说法中,认定魔芋在那些为人体解决饥饿感的低热量食物中,可能是更接近“完美标准”的食物。

另一方面,新电商蓬勃发展正持续拓展农产品销售半径。近年来,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持续助力农业数字化转型,政策层面不断向高科技农产品及精深加工产品倾斜,助力农产品优良品种及优质加工品的培育、研发。

种植魔芋致富项目_致富种植魔芋项目介绍_魔芋种植致富经

魔芋在我国主要生长地区

这正是魔芋的天然优势:其主要生长在海拔偏高地区,在国内魔芋种植多集中于云贵川渝等偏远山区,是名副其实的特色农产品。消费者认知一朝改变,自然名列诸多电商平台“健康食材”C位,以满足消费者新需求。

兴奋起来的魔芋企业,纷纷加快从B端市场向C端市场的拓展速度,加大对新兴电商、直播带货等线上渠道的布局力度,试图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去收获更多年轻人的喜爱。

西大魔芋也是如此,2019年开始加快产品上新布局电商平台,如今电商部门超过30多人,是企业人数最多部门之一,除了负责电商渠道日常运营、销售,还建立了多个直播间,每周会轮流在各大电商平台进行店播或达人直播。

“虽然每个平台消费群体画像有所不同,但每个平台的产品销量都上了十万单。”汤玉兰称,其中表现最出乎意料的是在拼多多,跑出了魔芋丝、魔芋结、魔芋面、魔芋凉皮、魔芋小卷5朵爆款金花,单品店铺销售额均超千万元。“拼多多表现最好,一是潜在消费群与平台契合度较高;二是平台对高科技农产品给予了较大的流量倾斜,同时通过百亿补贴等举措让产品更有优势。”

对新电商等平台的持续布局,给西大魔芋带来的直观改变是企业产值直线上升。“去年是5000万元产值,预计今年能做到8000万到1亿元产值。”汤玉兰对“极点商业”透露称,短短三年间,其年销售额从不足200万快速增长至突破亿元。

“我们的消费群体多为年轻人。他们具有很强的健康饮食观念,也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初期我们选择线上发力,线上用户的数据反馈可以反哺产品研发与优化。”汤玉兰说。

相比很多食品种类,看上去销售额的确不多,但在汤玉兰看来,最重要的是通过新电商线上渠道,西大魔芋品牌知名度打开明显,得以抢占更多年轻消费者心智,并在深层次上推动前端种植、产品研发等魔芋产业链的全面提升。

魔芋种植致富经_致富种植魔芋项目介绍_种植魔芋致富项目

魔芋是一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产业链。以种植基地为例,西大魔芋去年只有1200多亩,线上渠道品牌打响、占领更多年轻消费者心智后,市场对魔芋原材料、精粉需求和价格上涨,于是今年基地增加到4000多亩——1年内种植面积增加3000多亩,带来B端农业产值的飞速增长。

而在科研研发端,销量、用户反馈又会反哺产品研发,去不断推动SKU的丰富优化,从30多个增加到70多个,其加工制品领域涵盖食品、保健、美妆、医药等多个细分领域,为公司销售带来新的增长点。

“相比以往,科研人员也从只注重理论研究,到更紧跟市场消费趋势落地。”汤玉兰就说,如何把握消费者真正诉求,将成为所有魔芋深加工企业长期认真思考的问题。

03“魔力”改变了边远山区

对魔芋产业而言,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持续助力农业数字化转型,引爆的不止深加工产品市场,还有商品芋、魔芋种子等初级产品市场。

“我们从小就是吃魔芋长大。”2020年6月,湖北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县长李军曾在拼多多直播间一边做吃播,一边向网友推荐魔芋功效。

长阳县被誉为“中国魔芋的故乡”。最近10年,全县魔芋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种植面积在2020年就已达3.8万亩,商品芋产量达3万吨以上。其中,就包含今年5月,IPO申请获北交所受理,有望成为A股市场“魔芋第一股”的一致魔芋。

魔芋种植致富经_种植魔芋致富项目_致富种植魔芋项目介绍

疫情前,这些初级产品往往出口到日本、北美、欧洲、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嘉吉公司、比利时绿赛集团、德国特尔集团等品牌生产的魔芋产品,其原材料很可能就是来自一致魔芋。

但在疫情之下,出口之路受阻,一致魔芋出口订单下滑三分之一,线下交易又有限,产业带上行的新电商成为销售主要渠道。

“通过线上,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销售额比以前翻了一番。”一位在富村镇做魔芋种子和商品芋批发的农户也说。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的富村镇,是全国最大魔芋销售集散地,受运输成本影响,产品大多销往贵州和四川,很难再向国内其他区域扩展。不过通过新电商,富源魔芋种子在相隔数千里土地上生长成为现实,也让当地商品芋、精粉等加工原材料,成为国内外很多食品企业的重要选择。最终,当地魔芋品牌价值,以及农民种植信心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很大程度上,让种植农民越来越有信心,才是魔芋产业链各个环节持续增长的关键——在魔芋较长的产业链中,其中最关键、最基础的是魔芋种植。

魔芋是山区林下经济作物,不与粮食争地,可以套种在核桃、玉米、烤烟、蚕桑和其他农作物下,一亩地可以收获两次经济作物。从种植成本看,成本大头是魔芋种子,加上肥料、人工采挖费用,一亩地成本约3000多元。一亩地按常规产量4000斤,扣除成本,纯利润大概在1万元。这也是为何在不少公开资料中,称魔芋产业链中,魔芋种植收益率最高可以达到125%。

但此前,对部分农民而言,这只是理想状态:魔芋长期粗放生产、散户经营、效率太低。以前魔芋良种供应不足、抗病性差,容易得全军覆没的“软腐病”,加上魔芋皮薄肉脆、轻微碰撞就伤痕累累,都导致魔芋种植高投入、高风险,农户根本就不敢大规模种植。

想要降低魔芋“双高”,增加高产出,仍只有科学、规范一条路可走。一方面全面掌握病害防控技术、探索栽培新模式;一方面从粗放生产到集约经营、从单一结构到产业链布局,掌握成熟的产品研发、销售体系。多管齐下,才有可能实现产业、企业、农户“三增”的新业态。

种植魔芋致富项目_魔芋种植致富经_致富种植魔芋项目介绍

在这方面,西大魔芋也有多年种植标准化、加工规模化探索。通过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设立魔芋种植示范基地,西大魔芋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帮扶模式,将魔芋种植、销售、收购结合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带动当地农户积极种植魔芋作为稳定脱贫的一项产业。

“助农户增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同时,我们也能获得充足的原料。” 汤玉兰表示,他们将魔芋规模化种植作为产业助农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希望借此帮助农民舞动乡村振兴的“魔棒”。

如今,在西大魔芋定点帮扶的昌宁县田园镇,西大魔芋有220亩魔芋种植基地,每年土地租金、房租租金、村集体魔芋分红收益,可为乡镇带来34万元的收入,还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每位工人一个月能有近3000元的收入。另外在2022年春季,西大魔芋帮扶珠芽种芋240吨,共计农户160户,总计600余亩田地,预计农户将收入4500元。

“千年茶乡”昌宁由此有了另一项振兴乡村支柱产业。目前该县共有6000余户农户种植魔芋1.2万亩。最终,昌宁全县最近5年GDP由81亿元增加至163.2亿元,GDP增长速度、人均收入增长速度领先全省平均水平。

扶贫脱困、乡村振兴,这也是各地把魔芋作为重要扶持产业共同目的。

在四川沐川县,已明确将魔芋作为县域三大特色农业产业之一,规划用5年时间建成魔芋基地40000亩,魔芋产业年综合产值达20亿元;

在宜昌全市,魔芋种植面积2020年就超过8万亩,其中长阳种植面积4.2万亩,五峰、秭归、兴山、夷陵、远安等山区县也有不小规模;

在贵州威宁县,魔芋种植面积从2018年2万亩发展到2021年接近10万亩面积,全省魔芋种植面积达34.69万亩,带动10余万户农户发展;

在云南富源县,魔芋已从零星种植成长为近10亿元的全县经济支柱……

可以肯定,类似“魔力”故事,还将不断上演——参考《中国魔芋种植区划》,我国适宜魔芋种植面积约为当前已种面积20倍之多。

汤玉兰就相信,当更多科研技术转化为产业落地,当新电商为魔芋走向全国插上“翅膀”,当种植魔芋成为电商新农人增收致富的强力引擎,一个小小魔芋引领的千亿消费风口,很快就会从潜力变为现实。“魔芋要走出去,不仅要卖全国,还要卖全球。”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