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和昂贵的佳肴
也吃过不少
但可以让人念念不忘
幸福满足的
只不过是
一些普通平常的食物
带着温暖的情感
和那时淡淡的微笑
烧鹅能消万古愁
北京最有名的美食是烤鸭,能与之抗衡的,大概只有南方的烧鹅。
听起来差不多,但其实大有差别,鸭子是平和随意的动物,而且长得快不挑食,肉味清淡性凉。而鹅则是性情高傲暴烈的动物,只吃青青河边草,却能与人打架欺负小孩,很多地方都养鹅当看家狗用,鹅肉味道丰腴浓厚,吃多了易上火。
烧鹅之美,在于又厚又脆的烧鹅皮里,还藏着一层香气绕梁三日的脂肪,用荔枝木慢慢烘烤,脂肪慢慢渗入松软的肉中,一口咬下,皮脆肉软,那种香味就像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能满足潜意识里对脂肪最深切的渴望。
烧鹅最美妙的是鹅腿,而鹅腿里最美妙的是左腿。据说,鹅跟狗一样,是抬起左腿尿尿的,于是,尿会顺着右腿下来,而左腿非常干净……
下次你可以试试吃完右腿再吃左腿看看有何差别,不过我怕你会被同桌的人拉入黑名单。
魂牵梦绕杂鱼汤
要是问南方沿海,最值得吃的美味是什么,我都会流着口水说,当然是杂鱼汤啊。
杂鱼汤用料普通,就是各种浅海的小杂鱼,混在一起煮个汤,什么调料都没有,只有盐,不能加姜葱,会影响鱼的鲜味。
但杂鱼汤又是最讲究的,鱼捕上来马上下锅,汤鲜得让人魂牵梦绕,但若过了三四个小时之后,汤就会变腥,最诱人的鲜味也会随之消失,不管怎么保鲜都无济于事。
这个对新鲜程度的要求,说起来简单,其实极难,所以一锅完美的杂鱼汤总是可遇不可求。
除了鲜得不可方物的汤,杂鱼吃起来也很有趣,有些肉质嫩滑如豆腐,有些坚韧似牛肉,有些细滑如丝绸,有些粗糙似豆沙,口感各异,口味不一,一碗汤里包罗万有,总的来说就是:鲜鲜鲜。
冰肌玉骨鲜鱿鱼
鱿鱼是海鲜里一个奇特的存在,在中国海域里到处都有,产量也很大,因此街头的烤鱿鱼,也成为了许多人青春期的烧烤档乡愁。
鱿鱼这种美食,是最能体验时光流逝的,新鲜时吃起来甜美而绝无腥味,但没一会,颜色就从全透明慢慢变成粉红色,最后变成惨白色,味道也会变得越来越腥。
很多人不喜欢吃鱿鱼,觉得太腥,那是因为没试过刚离水的鱿鱼的鲜美,一试之下,便可颠覆人生观。
和鱿鱼相似的还有乌贼,两者相貌的区别,就像美容院的广告,墨鱼是瘦身前,鱿鱼是瘦身后;若论味道,墨鱼如唏嘘大叔,肉韧味腥,鱿鱼则如花季少女,脆嫩鲜甜,冰肌玉骨,口感美妙不可方物。
春之气息香椿叶
菜市场里,出场时间最短的莫过于香椿,春天里大概有个十来天能见到,之后就没有了。
刚开始吃香椿的时候,很不习惯,就像四川云南最爱的鱼腥草,有着强烈的怪味,然而有人说,这是春天的味道,于是就硬着头皮吃了下去。
慢慢地习惯了这种味道,就会悄悄喜欢上,这种心理很奇怪,就像你很讨厌某一类人,但无意认识了其中一个,然后觉得也没那么反感,慢慢整个观念就改掉。
我们的味觉都是乐于接受挑战的,如果能放下偏见的执念,这个世界会有更多的美好。
烈火烹油水煮鱼
鳙鱼在中国的池塘水库中很常见,北方叫花鲢或者胖头鱼,我们乡下叫大头。
大头鱼是一种评价分裂的鱼类,硕大的头部饱含胶原蛋白,滋味鲜美,广受各地人们热爱,比如湖南的剁椒鱼头和千岛湖的清炖大鱼头。鱼肉虽细嫩但多刺,而且有强烈的土腥气,因此常被食客们鄙弃。
直到重庆水煮鱼开始君临天下,大头鱼的肉才扬眉吐气,成为超越鱼头的存在。
花椒辣子和豆瓣酱的香气,掩盖了鱼肉的土腥,细致犀利的片鱼刀法,让肉质鲜嫩的长处发挥到了极致,再加上起锅后,用烈火烹油,硬生生地冲向将熟未熟的洁白鱼肉时,那惊天动地的“刺啦”一声,滚油仿佛让鱼肉脱胎重生,腥味尽去,入口即化。
这是沸腾水煮鱼的“沸腾”二字由来,可以说,大头鱼的肉,就是为了水煮鱼而生的,这是大头鱼最好的做法。
然而还有一点例外。广东顺德是著名岭南水乡,饲养大头鱼的办法别出心裁。大头鱼喜欢营养丰富的肥水,能很快长到一二十斤,但顺德人却故意把这鱼放养到清澈的山塘里,可怜的大头鱼两三年还只有一两斤,头大身短营养不良的样子,顺德人称为“缩骨鱼”。
缩骨鱼肉质特别鲜嫩无腥,片成鱼片,放在熬到无米的粥底火锅里,即涮即吃,也是人间好味道。
江风月色炒田螺
有些食物是要看季节的,所谓不时不食,比如田螺。
清明至初夏时节的田螺,最为鲜美爽脆,清明前的冬天,螺肉瘦,土腥味也重,盛夏之后的秋天,田螺尾部全是籽,口感亦差。
而春夏时,正是紫苏叶长得最蓬勃之时,没有紫苏香味烘托的炒田螺,绝对是一个不完整的世界。
有些食物是要看环境的,所谓不遇不食,比如田螺。
田螺的口感味道,说不上突出,但如果是炎热的夏天,在江边乘凉,清风徐来,月光透过老榕树洒落,江对岸灯火点点,霓虹明灭,繁华的世界里,独此安静,这时一盘香辣的炒田螺,配上冰镇啤酒,就变得妙不可言了。
滚油之下,紫绿的紫苏叶,半辣不辣的嫩辣椒,些许浓酱,伴随着田螺们在铁锅里翻滚跳跃,料酒冲下,热油冲起熊熊烈火将螺壳包裹,正好是起锅之时。
吃田螺的快乐,不在吃,而在吸。
捻起最大的那只,轻启樱唇,轻啜一口,嫩滑的螺肉,和壳中的酱汁,都落入嘴中,在这小小瞬间的快感里,享受着清风明月的适意,是炎热夏夜里的小幸福。
清淡持家大白菜
林子祥的歌里有唱:“有了你,咸鱼白菜也好好味。”
可见白菜是少数可以天天吃而不腻的菜品之一。
四川有道名菜叫开水白菜,是用火腿老鸡干贝肘子等熬出的清澈高汤来煮白菜,有这么多美味做幕后英雄,鲜当然是很鲜的,但却有点失去了白菜本真。
白菜很淡,所以修行僧人的膳食,都是豆腐白菜,连姜葱油盐都不用,以其味淡可清心寡欲故。
其实白菜内里也是很鲜的,但它的“鲜”隐藏得极深,随手一煮只是无味。
到了东北,白菜以微盐腌渍,漫长时间的发酵之后,脱胎换骨成为极鲜的酸菜,用来炖杀猪菜,甚至能取代猪肉成为美味的主角。而在朝鲜族的手里,更加入鱼露梨汁韭菜辣椒粉,五味纷呈地发酵成强烈鲜味的辣白菜。
旧时北方的冬天,蔬菜中只有白菜一种耐储存,于是漫长的冬天里,天天吃白菜,无奈的指腹为婚,最后却成就了白头偕老的恩爱。
虽然平淡,但因为习惯,所以成了真爱,这可能也是世间的一种温暖吧。
都市梦想小龙虾
小龙虾成为网红,是近几年的事。
出生并不算好,都是些池沼水坑,滋味也算不上佳,张牙舞爪的一大只,肉只有那么一点点,而且硬实味淡,从来不是上档次的美食。
但因为外表的缘故,而被龙虾的高大上名字加持了。
丰富想象力的厨师,加以麻辣香料,甚至多至十三种,透过重重盔甲使滋味脱胎换骨,从此成为宵夜界的无冕之王,身价也是年年见涨。
当然,吃麻小还有一重社交功效,戴上手套之后,汁水淋漓的双手无法再玩手机,就可以专心谈人生说理想,而不用被微信打扰。
深夜的城市宵夜一条街,总是聚集着许多被励志和寂寞折磨得无法入睡的青年男女,他们围坐在大盘的“麻小”之前,双手汁液淋漓,辣出一头大汗。
这麻辣小龙虾的逆袭际遇,又何尝不是他们的都市之梦。
横街窄巷牛杂串
牛羊的内脏,自古是下层人民才吃的,然而各地的巧手,却把这些腥臊的下脚料,料理得美味无比,而成为各地的名食,比如四川的夫妻肺片和毛血旺,西宁的羊杂汤,东北的卤煮火烧,当然少不了的是广东的萝卜牛杂和三星汤。
三星汤用的是新鲜的牛肝、牛腰、牛脾,切成薄片,略加腌制,在沸水中快速烫一下连汤盛起,撒点韭菜和酸萝卜,汤味鲜美,牛杂爽脆,佐料醒胃,是粤式生滚汤的代表作,但这汤要求牛杂新鲜,腌制到位,火候精准,一旦过火几秒,就韧硬不堪一吃,没有丰富经验煮不好,所以在广州,一碗上好的三星汤已经越来越难吃到。
萝卜牛杂则更容易看到,夕阳西下的下班放学时分,很多横街老巷,就会摆出路边摊,只做两个小时生意,刚炖好的和味牛杂,香飘整条街。
路过时,来两串牛肠牛肺牛脆骨,抹上厚厚的蒜蓉辣椒酱,总是忍不住吃完两串再来两串,下班的疲惫心情马上变得大好!
煲牛杂的婆婆,必须是广州本地人,有坎坷但正直的一生,煮的牛杂牛肠味道才是正好。
10
一碗阳春面
小时候读的课文里,有篇《一碗阳春面》,说二战后每逢除夕夜,母亲带着两个儿子去小面馆,吃一碗阳春面的故事。
当时只觉是平常,那时正痴迷金庸古龙的武侠世界,这一碗面的故事,未免也太清淡了点。
后来,问过很多人,深夜失眠时最眷恋的美食是什么?居然,大部分的答案,是一碗普普通通的面条。
中国人对面条的热情,简直走火入魔,面的变化和花样百出,世间无出其右,面上的调料和浇头,更是难以列举。
对面条,每个人都会有无数见解,无数偏好。要说最有乡愁感的食物,面条排第二,没有任何美食敢自居第一。
直到很多很多年之后,才会明白,一碗阳春面的故事,是比任何波澜曲折的故事更为感动的人生滋味。
11
真水无香白米粥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美食,想必你已经看饿了,我也是流着口水写完的。
但要问我,什么是终极的美食,我想说,是一碗清水煮成的白米粥。
一点白米,一瓢清水,大火煮开,小火慢熬,慢慢搅拌,待到白米开花,清水转浓,一碗真水无香的白米粥便煮成了。
每当身体疲倦感觉不适时,每当漂泊千里风尘仆仆时,每当心力交瘁人生迷茫时,每当彻夜工作神情恍惚时,最想吃的,不过是一碗白米粥。
那碗清淡到没有味道的粥,抚慰着我们的胃,抚慰着我们的心,抚慰着所有的失意,抚慰着所有的不平。
古人说,大味至淡。
当你吃过所有的美食,经历过所有的故事,走过所有的路。
或许会突然发现,最平淡的味道,才是美食的真谛。
相关链接:
识食物者为俊杰Ⅰ
识食物者为俊杰 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