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妇女在“扶贫微工厂”加工生产毛绒玩具。王洪超摄
东代固镇产业扶贫基地员工正在查看雪耳生长情况。王洪超摄
德政镇后西营村群众正在采收青椒。岳扬摄
建档立卡群众在套作红薯的密植梨产业园劳动。王德峰摄
东代固镇精准产业扶贫基地员工在采摘杏鲍菇。王洪超摄
留守妇女在刘屯村“扶贫微工厂”加工生产箱包。郭晶晶摄
郭海民王德峰
孟夏时节,走进冀南梨乡水城魏县,处处洋溢着扶贫发展的创业激情。微工厂里,忙碌的工人们穿针引线,棉服、箱包、毛绒玩具等一件件精美的产品有序生产;密植梨产业园里,一棵棵树苗在夏日阳光的照耀下焕发出勃勃生机;扶贫产业园里,一个个大棚毗邻而建,棚内蔬菜、食用菌正赶上丰收上市……
魏县人口106万,是中国鸭梨之乡、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河北省文明县城。2018年,魏县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序列,摘掉戴了30多年的穷帽子。按照“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的要求,魏县坚持把发展扶贫产业,作为群众脱贫后增收致富的根本途径和关键举措,积极发展扶贫微工厂、密植梨种植产业、扶贫产业园、庭院经济等,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确保贫困群众“脱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该县县委书记卢健表示,要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总要求,持续发力,下足“绣花”功夫,精准发展扶贫产业,稳定增加群众收入,确保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微工厂:不出村,有活干,把钱挣
5月26日8时,魏县沙口集乡刘屯村留守妇女杨连芳,像往常一样赶到村内“扶贫微工厂”,她和姐妹们最近忙着赶制一批服装。
“每天工作8小时,每月至少挣1500块,一年下来能挣2万块呢。”在家门口上班,不仅让杨连芳稳定脱贫,也改变了她的精气神儿,“婆婆都说俺比以前爱笑了。”
“上有老,下有小,离不开家。”杨连芳说,县里当初为贫困户建档立卡时,不仅登记家庭人口、土地、房子等信息,还详细了解每户致贫原因、帮扶需求。“俺就想守家在地的干点啥,没想到,村里建起服装‘扶贫微工厂’后,30多个姐妹来到厂里上班。”
杨连芳工作的地方是魏县发展的第一批“扶贫微工厂”,2017年8月,由租用民房正式搬入标准厂房。
魏县是国家劳务输出示范县和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县,同时也是河北省人口大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30多万,约占全县总人口三分之
一。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劳务输出渐渐成为当地群众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之一。伴随着劳务输出的发展,由于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岗位不同,在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经济能人,想返乡“二次创业”,但因缺资金、找不到项目和载体等,一度搁浅。同时,外出务工造成该县留守妇女、老人等半劳力、弱劳力多达12.6万人,其中贫困人口约1.8万人,想就业找不到门路。为破解这一难题,魏县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激励在外务工经济能人返乡创业,创办“扶贫微工厂”,为贫困群众搭建就业脱贫“大舞台”。
该县扶贫开发办主任陈瑞学介绍,在发展“扶贫微工厂”上,采取“村建、企用、乡管、县补”方式,实行对村、对企“双补助”。对村集体投资新建、改建“扶贫微工厂”的,实行全额补助,建成验收后补贴80%,剩余部分分两个年度补助到位,所形成资产及资产收益归村集体所有。同时,入驻企业优先安排贫困对象就业,贫困人口占就业总人数比重达到30%的,每吸纳一个贫困人口每年补助就业培训费500元。并且,贫困群众使用的加工设备最多可享受全额补助。
刘屯村利用村里的废弃坑塘率先建成了两座双层1600平方米的“扶贫微工厂”,搞起了服装和箱包加工,吸纳群众160余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人口近60人。在刘屯村的带动下,全县按照“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租则租”运行模式,引领返乡创业人员创办的“扶贫微工厂”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带动建档立卡人口就业2541人,贫困劳力年均增收1.8万元。
据了解,魏县发展“扶贫微工厂”的做法,先后在河北省党政领导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专题培训班、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并入选全省产业扶贫十大典型模式、《全国脱贫攻坚100计》第1计。
密植梨:树上树下“双扶贫”
“一亩园十亩田。原来种地收入低,现在乡村帮助俺家在园区种植1亩密植梨果园,又统一套种了红薯,县里还有补贴奖励。忙的时候在梨园干活,平常在微工厂上班,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今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在魏县沙口集乡密植梨扶贫产业园劳动的建档立卡户刘秀玲说。
“园区实行种植、管理、采收、品牌、销售‘五统一’,保证梨品质,增加建档立卡户收益。”沙口集乡党委书记李彦琛说,密植梨扶贫产业园已栽植570亩,采取“村委会+合作社+建档立卡户”模式,由合作社引领建园,村委会监管,每个建档立卡户按照就近、自愿选择的原则,可在相应的扶贫产业园内种植1亩密植梨,三年挂果,五年后进入盛果期,每亩经济效益1万元以上。
李彦琛介绍,现在密植梨长势良好,由于密植梨植株还小,行间统一套作了红薯,每亩秋后可以增产红薯五六千斤,实现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
在魏县北皋镇营西村,去年种植的230多亩密植梨园由邯郸华瑞农业科技公司统一管理经营,带动110多个建档立卡户参与种植。为提高挂果前的收入,梨园套作种上了120亩花生和80多亩芝麻,亩收益预计3000元以上。“县里的扶持政策给力,现代农业、优质林果发展前景非常好!”园区负责人胡瑞彬说。
据介绍,魏县鸭梨种植面积20万亩,年产优质梨果品45万吨,年产值9亿元以上,是去年该县实现脱贫摘帽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全面提升传统鸭梨产业带贫发展水平,该县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制定密植梨产业发展规划,从政策、土地、资金、技术、销售等方面进行大力扶持,县财政对密植梨种植大户给予每亩3年共3800元的树苗、土地流转费用补贴,对从事密植梨种植的建档立卡户,每亩两年补贴7800元。该县计划三年增加密植梨面积3万亩,培育发展美香鸭梨、红梨、秋月梨、新梨七号、玉露香梨、红香酥梨等市场前景较好的新品种。目前,全县已发展密植梨扶贫产业园区43家,涉及18个乡镇,种植面积9576亩,其中合作社(大户)种植面积3796亩,建档立卡户自种面积5780亩,平均带贫率为60.4%。
该县县长樊中青说,精准扶贫关键在“精准”二字,要通过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精准开辟群众新的增收渠道,确保小康路上不让一个群众“掉队”。
食用菌:从“单打独斗”到“四面开花”
在魏县院堡镇中三中村的食用菌扶贫产业园,平菇采收季每月出菇80多万斤,山西、山东、北京等地客商上门采购外销。
55岁的“蘑菇大王”苗银德告诉笔者,根据市场行情,现在安排休棚,8月份培育种植新一年的平菇,9月收获,一直循环种植到明年4月份。他说,食用菌扶贫产业园年产食用菌2000多吨、产值500多万元,辐射带动群众增收,已发展到162个的大棚中,一半是自己和弟弟的,另一半是本村和周边村群众的,由他提供菌种、菌料和技术服务,并统一价格、统一销售。
“‘抱团发展’扩大了规模,不仅没有影响经济效益,还稳定了市场价格,稳步增加了大家伙儿的收入。”苗银德说。
近年来,国家支持“三农”发展的“一号文件”持续出台,尤其是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中三中村的蘑菇再一次乘上了发展的“东风”。苗银德从购买菌种种蘑菇,发展到利用自己的栽培室和冷藏室培育冷藏菌种种蘑菇,品种也从单一的平菇,发展到如今的姬菇、白灵菇、猴头菇、羊肚菌、灵芝等几十个菌种品种。他的菌种栽培室和蘑菇大棚种植园,先后成为河北大学、河北农大、河北工程大学等高等院校的科技实验基地。
近两年,在县、镇、村的帮助下,苗银德发展起了食用菌扶贫产业园,他带头注册成立的魏县福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吸纳了本村和周边村80多户建档立卡户。建档立卡户以财政扶贫资金建成的大棚,既可以“托管”给苗银德,也可以自己管理,由苗银德统一提供菌种、菌料、种植技术和市场销售服务。
“长年在这儿打工,足不出村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的工资。”今年56岁的中三中村建档立卡户苗雪良说,自己的大棚交给银德管理,一年还有1万多元的纯收入。
“是党的好政策让俺富了起来,初心不能忘。要继续当好致富带头人,做大蘑菇产业,发展蘑菇酱、蘑菇片、蘑菇粉等下游产业,做好乡村振兴文章,带领更多的群众致富奔小康!”苗银德说。
据了解,食用菌种植在魏县已有30多年历史,是全县精准扶贫、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常年栽培各类食用菌面积8000多亩,分布10个乡镇,从事食用菌生产、经销人员3000人,全年投料量4.5万吨,年产值1.56亿元,并注册了“幸福伞”“闫苔”“弘珍”“冀南绿珍”四个品牌,2002年被省农业厅命名为“河北食用菌之乡”。
“园区去年开始建设,今年已建起香菇大棚50亩,年内将建成150亩,后期目标是建设300亩,总投资700万元。”该县野胡拐乡爱上菇扶贫产业园业主郭长城说,该公司香菇生产技术成熟,每个大棚下料1万棒,成本5万元左右,年利润2.5万元,群众在园区打工每月收入2000多元。
大棚菜:群众身边的“摇钱树”
在魏县沙口集乡贺祥社区,去年刚搬到新家的段家庄村建档立卡户
段连林每天打理自己的盆栽蔬菜大棚。在他的棚里,一盆盆蔬菜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俺的盆栽蔬菜一月一茬,不打农药、不上化肥,三、四天浇一次水;盖棚的棉被,一摁电钮,自动收放。”段连林介绍说,不用投钱,只负责管理,公司统一回收。像这盆紫油菜能收入3元钱劳务费,这个50平米的棚200盆蔬菜,一年劳务费收入七八千元。
沙口集乡党委书记李彦琛介绍,为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去年底,采取“公司+基地+建档立卡户”的模式,新引进的盆栽蔬菜大棚项目,由邯郸市哆来咪农业科技公司承建了81座50平方米大棚,对有劳动力的搬迁贫困户一户一棚,企业统一技术指导,种植的油麦、芫荽等特色蔬菜公司统一销售,建档立卡户获取劳务管理费增收致富。
走进魏县德政镇后西营村,一排排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农民正在大棚采收甜瓜、茄子、青椒等,这个曾经的贫困村靠发展大棚蔬菜摘掉了“穷帽子”,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鲜蔬小镇”。近年,后西营村800多亩耕地加上邻村200余亩,建起千亩大棚蔬菜示范园,年收入2000多万元,成为全县产业扶贫示范村。全村150多户人家,140户建起了蔬菜大棚。
村支部书记刘贵山说:“原来大家种植露天菠菜、白菜、胡萝卜等,7年前,为提高蔬菜效益,村两委带领7名代表到山东学习大棚蔬菜瓜果种植经验,引进优良品种和大棚模式,最初8户种植甜瓜,当年每户一年进账两三万元。如今,村里大棚蔬菜瓜果占到了95%。”
据了解,魏县蔬菜种植面积10万余亩,年产量60万吨,产值7.8亿元,栽培种类有菠菜、西红柿、甘蓝、黄瓜、大葱等二十多种,主要分布在德政镇、沙口集乡、棘针寨镇、院堡镇、大辛庄乡等。全县现有与蔬菜相配套的贮藏、制箱、装璜、包装、运销、中介组织、专业服务组织近百家,有常年从事蔬菜经销的经纪人队伍1000多人,恒温冷藏库106座。魏县天仙果菜批发交易市场占地238亩,是功能设备齐全的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大型电视显示屏与全国联网,是农业部农产品信息网的采集点,国家发改委首批81个先进信息试点市场之一。
“我们提高产业扶贫效果的重点是完善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将贫困群众增收纳入产业发展体系之中,让大家广泛参与并从中受益,让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得租金、资金入股得股金、基地务工得薪金等,多途径实现增收致富。”魏县县委副书记陶俊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