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来临,在“龙虾之都”——江苏淮安盱眙县的街头,充满“军”味装饰的“军厨餐厅”龙虾店生意更加火爆。

2020年4月,淮安“强兵兴业”工程龙虾烹饪培训班在盱眙县开班,龚壮和其他50名退役军人通过培训学到了餐饮创业、餐饮运营的成功经验。今年4月,龚壮的“军厨餐厅”正式开张。

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探索打造“强兵兴业”工程,找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实现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创业的最佳结合点,聚力助推退役军人赋能乡村振兴,在乡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建功立业,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贡献退役军人“兵力量”。

精准施训,锻造“硬本领”

“今年我们又将培训延伸至龙虾养殖、市场销售、网上带货等链条,让退役军人把‘小龙虾’做成‘大产业’。”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陈继业介绍,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市场需求,瞄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意愿,提前开发岗位,变“漫灌式”为“滴灌式”精准培训,菜单式、订单化锻造退役军人乡村就业创业“硬本领”。

去年以来,该市契合苏北乡村实际,创新打造“强兵兴业”工程乡村振兴实训基地,依托本地各大院校,先后开办龙虾烹饪、乡村旅游、乡村振兴人才、产业振兴带头人、基层治理骨干等与农业农村密切相关的培训11期,培训退役军人850余人,带动1500余名退役军人在乡村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

全程帮扶,构建“服务链”

时下,淮阴区淮高镇草药源公司60亩小米辣进入采摘期。“夏秋种小米辣,冬春种羊肚菌,每亩地收益超过1.6万元。”该公司负责人李驰直言,正是参加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训班,让自己学到了真本事。

今年3月,李驰及全区50名退役军人,参加了“强兵兴业”工程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训班。培训班把课堂搬进大棚温室、田间地头,邀请农技专家、创业大户、种植能手讲解实训技能,让参训学员“学得进”、学习内容“用得上”、学成以后“留得住”。

陈继业介绍,改变过去由单一部门“小马拉车”的传统思维,聚力推动党群组织、高校院所、社会团体、企业商会等各方力量“同声相应”,唱响服务退役军人投身乡村发展的“同心曲”。

全省率先出台扶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十条意见”,创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指导团队,组建示范基地创业联盟,成立“强兵兴业”专家智库,推出“强兵兴业”卡等服务套餐,围绕乡村创业“急难愁盼”问题开展集中会办……一整套“组合拳”、全过程“服务链”,让退役军人投身乡村发展无后顾之忧,奋斗道路越走越宽。

典型引领,培养“领头雁”

随着中秋、国庆来临,淮安区漕运镇中太村每天车水马龙。看着小龙虾、螃蟹等一筐筐水产品被悉数装车销往各地,中太村“兵支书”杨勇乐不可支。

曾经的中太村,是出了名的贫困村。杨勇上任后,强基层组织,调产业结构,抓产业发展,牵头成立龙虾合作社和电商服务站。没几年,村民的口袋鼓了,中太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在淮安,像杨勇一样的“兵支书”,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去年以来,该市对优秀退役军人开展“强兵兴业”工程后备“兵支书”“兵委员”、基层管理骨干培训,邀请与农村工作密切相关的市直部门领导、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支书”“老党员”传经送宝,组织学员深入乡村产业基地现场观摩,实施“一人一策”跟踪培养计划。目前,全市1429个村居“两委”班子中,“兵支书”327名,“兵委员”1279名,村居覆盖率达89.5%。

扎根乡村振兴大舞台,当好强村富民带头人。该市退役军人中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朱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卢攀峰、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史春峰等优秀“兵支书”18名。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退役军人群体发挥了“带动一片、示范一片、稳定一片”的“领头雁”作用。

(文/张传杰刘明爱周杰)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