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政务新媒体典型经验_十佳政务新媒体评选_政务新媒体优秀经验及先进做法

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发布《对市级人民政府2020年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报告》。要求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有关法规政策的规定和要求,认真抓好落实。

对市级人民政府2020年履行教育职责

评价报告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和我省《对市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开展评价工作的实施方案》(鲁政办发〔2018〕29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按照《实施方案》规定的评价原则、内容和程序,组织开展了对市级政府2020年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在市级自评、省级网评的基础上,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统筹组织开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督查的要求,于2021年11月对评价内容和指标进行了实地核查,汇总形成评价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绩和成效

‍‍‍‍‍‍(一)党建引领教育优先发展。各市、县(市、区,以下统称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政府统筹实施、部门通力协作、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新格局,各地教育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教育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各市和多数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和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实现“两个只增不减”。不断优化学校布局,积极扩充教育资源,增加学位供给,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城乡之间、校际之间资源配置差距逐步缩小。加强学校“三防”建设,学校安全得到保障。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教师编制和岗位,加大补充力度,积极推进“县管校聘”,均衡配置教师资源。

(三)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走深走实,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不断提高,积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更加深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能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落地实施。

(四)规范办学取得明显成效。各地各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办学行为日趋规范,教育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校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服务社会能力稳步提升。

各市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履行教育职责、推动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探索出了契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典型工作案例(见附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各类教育资源需进一步扩充优化。一是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任务艰巨。各市、县均存在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多数幼儿园超班额问题;部分县公办幼儿园占比、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未达到规定要求;个别城镇和部分农村幼儿园园舍条件达不到标准要求,管理和安全存在薄弱环节。二是中小学教育资源仍然紧张,优质资源整体供给不足。多数市、县中小学建设与需求矛盾依然突出,应对入学高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尚有较大学位缺口;部分城镇中小学校学科专用教室、实验室和功能室不足,标准化程度降低;部分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存在短板弱项,教学设施设备配备不足或配置较低,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不完善,运动场地建设薄弱或材质不符合要求;大多数县存在大校额和超标准班额,个别县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占比偏高,优质教育资源整体供给不足或配备不均衡。三是个别县普通高中和特教学校办学条件需进一步改善提升。四是部分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等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职业教育创新高地政策落地及建设亟需向纵深推进。

(二)教育投入政策尚未完全落实到位。一是个别县未实现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和生均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的“两个只增不减”。二是个别县生均公用经费拨付不及时或未按标准拨付,部分学校公用经费存在违规用于人员支出等问题。三是“两项教育附加”管理使用不规范,部分市、县存在违规支出问题。四是多数市、县上级下达的专项资金拨付不及时,未能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五是个别市、县存在统筹学校收费收入和以财政拨款方式返还的问题。

(三)教师队伍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多数县核定编制(人员控制总量)的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占比偏低,幼儿教师持证上岗率和专科以上学历达标率偏低;部分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和大多数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较低且未签订劳动合同,社会保障落实不到位。二是部分县未根据生源增长、解决大班额等变化情况及时核定、调配教师编制和补充教师,超编和结构性缺员现象并存;部分学校存在自聘临时代课教师问题;部分市城市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之比偏高;个别市、县未按照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核定编制和实际需要配齐专任教师。三是部分县“县管校聘”管理尚未有效落实,县域内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师资配置不均衡。四是个别职业院校专任教师数量不足或“双师型”教师占比不达标;部分职业学校未落实20%编制员额用于自主聘用兼职教师和社会服务收入可提取50%以上用于教师劳动报酬、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管理的政策。

(四)部分学校安全存在薄弱环节。一是校舍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尚未健全。部分学校在用的陈旧校舍,未按规定进行排查鉴定或未按排查鉴定结论要求及时处置。二是部分学校安全保障措施需进一步加强,学校安保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或培训演练不够,应急处置能力不足;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不彻底,存在治安和交通安全隐患。

(五)办学行为尚需持续规范。一是部分幼儿园仍然存在“小学化”倾向,保教行为和质量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二是部分中小学“五育并举”落实不到位,重教书轻育人、重分数轻素质、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依然突出;学生体质健康平均水平下降,学生总体近视率上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须进一步提高。三是部分学校因缺少学科专用教室和功能室,或缺少专业师资,音体美劳和实验等课程开设不全或质量不高。四是部分市和县招生政策需进一步完善,民办学校招生行为、校外培训机构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治理,学校课后服务保障措施需进一步健全。

三、有关要求

各市要针对本报告提出的问题,举一反三,制定措施,有效整改。一是进一步强化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完善育人机制,增强服务能力。持续做到教育发展“三个优先”,在教育重大问题解决、重大项目实施和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上,明确有关部门职责,厘清职责边界,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依法依规履行教育职责。二是依法保障教育投入,确保实现“两个只增不减”,力争财政教育投入增长10%以上;切实加强和规范公用经费、教育专项资金(含“两项教育附加”)及学校收费收入的管理使用。三是及时核定教师编制和补充教师,加大在编幼儿教育和中小学急需学科专业教师招聘力度,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严禁中小学自行聘用教师;有效落实教师工资和社会保障;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通过集团化办学、大学区制管理等方式,推动县域内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全面推行教师岗位分层逐级竞聘,定期开展教师任课情况专项核查,压实各中小学校管人用人主体责任。四是落实“五项管理”、“双减”和教育评价改革的各项要求,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着力提升校内教学质量,扎实做好课后服务工作,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全面加强学生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五是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规划和资源配置,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民办教育规范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突破,统筹推动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

整改落实情况将纳入下一年度对市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内容。

2020年各市履行教育职责典型工作案例

济南市

1.认真落实教育投入保障政策,教育经费实现持续增长。2020年各学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均高于省定标准,全市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2138084万元,比2019年增加275709万元,增长14.80%。

2.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144所,超额完成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任务。提前完成解决中小学校大班额问题建设任务,项目完成率和新增学位数均居全省第一。

3.商河县全力做好学生食、宿、行等后勤保障,投资1200万元,购置30辆新国标校车,运营车辆达到116辆,开通线路189条,加大校车财政补贴力度,学生乘车费用减免一半,完善食堂建设和配餐方案,切实解决了家长后顾之忧。

青岛市

1.市政府研究教育有关议题17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教育工作作出批示;各部门履职尽责、相互配合,相继制定出台加大教育投入等30多个政策文件,形成支持教育改革发展强大合力。

2.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提高至90%,超国家、省规定目标10个百分点;集团化办学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市共组建83个教育集团,均衡配置优质资源。

3.全市评审通过基层中小学高级教师649人,居全省首位;追加义务教育教师奖励性补贴22亿元,实现“不低于”要求。

淄博市

1.创新实施教育督导增值评价,结合实际制定对区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增值评价指标体系,设立基础性指标和发展性指标,推动区县全面履行教育职责的同时,激励部分区县实现突破,创新发展。

2.加强学生体质管理,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十条规定》,从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完善体质健康评价考核机制等10个方面,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学生体质健康抽测连续2年总平均分、合格率、优良率位居全省第一,连续5年位居全省前列。

3.连续三年在省评价指标发布后,市政府抢先抓早、迅速启动,组织编制、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邀请市外知名教育督导专家组成督查组进行实地核查,逐区县反馈问题及整改意见。

枣庄市

1.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解决教师临时短缺问题。2020年市本级拨付经费355万元,市中区拨付3700万元,峄城区拨付536万元。

2.枣庄市市中区特殊教育学校全面开展各项体育活动。近年来,学校学生参加世界级、国家级、省级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15次,成为特殊教育体育运动特色学校,被认定为山东省特殊教育首批省级规范化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特奥先进单位”等。

3.实施德育“三大行动”,涌现出以泰山助人5少年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青少年,4所学校评为“全国文明校园”,1所学校德育工作案例评为全国典型,5门思政课评为省级“金课”。

东营市

1.加大高层次教师的补充力度,实施“双百引才计划”和“优才专聘”计划,招聘和引进高层次教师83人,提高教师素质。

2.积极推进问题整改,针对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核定不足问题,市委编办核增编制25名,编制总量达到112名。广饶县强化教育费附加违规使用问题整改,调整“两项教育附加”支出1.4亿元,用于新建学校和对17所学校的基础设施进行提升。

3.全市学前教育公办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分别达到77.54%、93.37%,有关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宣传。

烟台市

1.全年补充教师2100余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700余人,全市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比93.3%;健全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轮岗交流机制,全年交流校长、教师2449人次;教师培养供给改革持续深入,构建“地方深度参与,校地协同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乡村教师整体素质。

2.职业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率先进行职业院校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了区域统筹的“大职教”格局。打造产教融合新模式,支持大型骨干企业或行业协会牵头组建6个产教联盟,建立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经常性交流协商机制,打造教学实训基地、订单班、师资互派等校企合作新途径,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构建起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3.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构建“课程、输送、竞赛、评价、保障”五位一体的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体系和“政府主导、课程管控、队伍建设、监测评价”四位一体的学校美育工作机制,构建“1+X”体系(劳动教育+课时+师资+基地),综合实践教育精彩纷呈,打造体验式育人新模式。

潍坊市

1.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制定出台《县市区党委政府履行发展教育职责清单》,将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作为县市区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同志年终述职教育“五必述”内容,纳入党委巡察、政府审计范畴和县市区党委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内容,作为确定年度教育工作先进县市区的主要依据。

2.市政府制定《潍坊市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将学生综合素质、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纳入中考内容。完善“写实性主观评价+标志性成果客观评价+身心健康成长底线评价”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潍坊市坊子区入选全国劳动教育实验区,诸城市被教育部确立为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3.全市启动建设公办幼儿园360所、新增学位9.02万个,到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全市公办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力争所有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认定;建设义务教育学校134所、新增学位19.61万个,实现就近入学有保障、大班额不反弹;建设普通高中7所、综合高中2所、职业学校1所,分别新增学位1.92万个、6000个、5000个;实施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工程,投入57亿元,重点做好乡村学校运动场地、食堂餐厅、厕所等场所改造、专业教室建设、教学设备更新等工作。

济宁市

1.市政府建立健全部门重点工作台账,把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纳入台账重点事项,对标对表,压实责任,按照“闭环”要求,实行月调度,全程用目标进度监控、强化警示提醒、持续传导压力,力促工作实效。

2.邹城市实行“招考+引进”,优化教师结构,招考教师427人,引进技能大赛获奖毕业生21人,落实42名公费师范生就业岗位,引进研究生学历毕业生24人。

3.实施“人才回引”,落实10名市外在编教师回本市工作,安置省运会金牌运动员5人,全运会退役运动员1人。

泰安市

1.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积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对各县市区抽取2个农村乡镇和城区中小学108所学校,开展诊断式专项督查,分县市区印发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意见和建议,强力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在全省率先实行暑期托管服务,帮助家长解决看护难题。7500多名教师、256名志愿者丰富多彩的托管服务做法,被新华社等媒体深度报道;建立作业公示制度、提供课后服务、落实教师课后服务补助、课后服务时间达标的义务教育学校比例达到100%。

3.积极推进职业特色名校建设工程,6个县市区所属公办中职学校中,有3所建设为国家中职示范校,6所建设为省示范性中职学校,公办中职学校全部达到省规范化以上建设标准,实现了高水平中职学校县域全覆盖。

威海市

1.扩增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在省内率先实现居住区配套园整治“清零”,向普惠性民办园发放防疫补贴3900万元,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126%,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3.09%。

2.高度重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积极打造市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区,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积极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在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质量、社会认可度四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市域整体接受省级评估。

3.高中阶段教育统筹发展,严格落实职普比大体相当的政策要求,实行“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宣传、招生文件”的四统一,推动职普教育统筹和融通发展,市域中职招生比例达到47.38%。

日照市

1.率先实现市域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一网通办”。开发建设义务教育招生平台,整合8个部门的11项数据实现共享,接入“爱山东日照通”APP,群众入学报名实现“全网办、零证明、零跑腿”,经验做法被省教育厅全省推广,《人民日报》等媒体进行了深入报道。

2.课后延时服务提质增效,创新中小学课后服务模式,构建以课业辅导、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研学实践为主要内容的课后服务体系,实现学段、学生、时间、质量、资金五个保障,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被教育部予以全国推广。

3.率先打造“校园平安车”。成立校车公司,利用智慧监管平台将辖区学校、校车、驾驶人、学生和车辆进行全程系统管理,全市532辆校车,服务学校202所,安全运行接送学生约3.3万人。

临沂市

1.加大学校建设力度,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84所,增加学位17.8万个,化解大班额10155个、超大班额2919个;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招聘教师6940人,占事业单位招聘总数91.6%。

2.推进教育部课改实验区建设,红色教育成效明显,承办全国现场会;连续承办高中足球锦标赛等4项国家级赛事,获评全国优秀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教育扶贫经验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

3.强化中小学安全工作,专职保安人员配备数量达到10350人。成立全国首个学校安全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被省教育厅列为全省校园安全创新案例推广;新建防溺水智能化系统3967套,有效减少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德州市

1.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全年招聘教师招聘3112人,班主任津贴提高到每月600元至1000元,39名农村教师被评为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做到了教师招聘应招尽招和教师待遇应保尽保。

2.补齐学前教育弱项短板。全年整治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154所,新建幼儿园59所,改扩建幼儿园56所,新增学位2.67万个,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分别达到96.72%、85.83%。

3.全市职业院校的5项办学自主权、省示范校任务、抵免教育附加政策等全部落实到位,中职教育招生同比增长4.4%,共享性的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程量达到100%。

聊城市

1.严格落实“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研发义务教育“易入学”系统,实现“全网办、零证明”,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惠及全市21万个家庭,被评为“2021年全市优秀改革实践案例”,并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宣传报道。

2.加快推进产教融合,实施“企业主导型”培养模式,建立了8个职教集团,与近200个行业、企业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教学链、产业链,“聊城职院实体化运作职教集团助力轴承产业转型升级”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3.政府行为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推动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创新启动“四小”工程,弥补土地、资金短板难题,建成标准化教师周转宿舍2766套,“四小”教师用房1185套,吸收社会资金建设公租用房2679套,惠及全市1.1万名乡村教师。

滨州市

1.持续加大教育投入,2020年全市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68.1亿元,比2019年增长10.4%;投资4.7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1所,增加学位1.9万个;投资1.89亿元实施义务教育薄改工程,改善提升办学条件。

2.以名师计划和绩效工资改革为“双引擎”,引导优秀教师跨学校、跨城乡竞聘,设名师岗位657个,其中农村397个,全部竞聘到岗。制定教师绩效考核分配方案,根据教师课时量和工作实绩实行综合性考核、差异化分配,激发了教师队伍内生动力,175名高级职称教师主动申请重返一线上课。

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7所学校成为省示范性及优质特色中职学校,2所学校成为省规范化中职学校,职业学院成为省优质高职院校;在全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实现“三连冠”。

菏泽市

1.党建引领实施“红心向党”工程,创树“红心向党”品牌市级示范点240个;在全省率先成立思政课教研室,建立35个思政课精品团队,打造思政“金课”;大力开展党员教师“双亮双争双评”活动,探索推行“党建+”模式,加强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

2.加大问题整改力度,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教育经费投入问题整改会议,实行周调度、月通报,确保整改成效,组织市财政局、市教育局联合开展全市教育经费投入专项督查。

3.全市每年补充教师在4000人以上,近年来,累计补充教师25000余人,70%以上的新录用教师充实到了农村学校,有效地缓解了农村教师紧张的现状。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