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小米养殖致富_黑小米生长条件_黑小米种植技术

道路开始使闭塞的小山村联通外界

黑小米生长条件_黑小米养殖致富_黑小米种植技术

幸福院工程是扶贫解困重点工作之一

为村民购买山羊,扶贫强调“造血功能”

为村民购买山羊,扶贫强调“造血功能”

齐鲁网济南8月11日讯(实习记者 徐朋朋)十八盘村并不是泰山上的十八盘,而是位于济南章丘市垛庄镇的一个小山村。

这里位于济南市的最南端,曾经是典型的贫困村,村里的年轻人迫于生活压力,有近二分之一的村民外出务工,村内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用村民的话来说,就是“能走的都走了”,村里显得特别“安静”。

“道路坑洼不平,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道路两侧杂乱堆放着柴草垛、粪堆等杂物,脏乱不堪”,这曾是十八盘村的真实写照。

如今随着当地扶贫解困工作的开展,新整修的水泥路代替了原来的土路,新盖的幸福院整齐别致,新修的防护栏矗立路边,村容村貌已经今非昔比。同时,当地政府从实际出发,在充分了解制约村民致富的因素后对症下药,便单纯的输血式扶贫为造血,调动优势资源和村民的积极性,曾经过于安静的山村现在开始热闹起来。

一个脱贫致富的“变形记”,正在这里上演。

出门不用走山路山货也有了好销路

十八盘的道路状况曾经让村民的出行成了大问题,更成为村子与外界联络往来的梗阻,人出不去,车进不来,经济发展、脱贫致富就无从谈起。

为此,当地政府下决心实施道路硬化工程,由市民政局拨付资金10余万元,帮助村庄硬化道路1000米、4000平方米,极大的方面了群众的出行,也为发展经济打下了基础。

路通了,村里的山货也有了销路。记者在十八盘采访的时候,正遇上了66岁的马树梅,老太太正挑着一担花椒颤悠悠的沿着村路走下来。

马树梅告诉记者,自己是要把花椒带到镇上去卖,“今年花椒的价格还可以,大概二十七八块一斤”,家里的花椒将给马树梅带来2000多元的收入。

谈到村里的变化,马树梅显得有些激动,“以前卖花椒,我都是挑着担子一步步走到镇上”,崎岖的山路,老人需要行走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

现在,村里人想出行,只需要在村口坐上公交车,很快就可以到达目的地。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发掘当地特产,打造品牌优势,当地正在建设农产品加工中心,不远的将来,村里特产的花椒、核桃、黑小米将有望公通过供销社销往全国。

羊倌有了自己的羊渴望当养殖大户

扶贫不能只是单纯"输血",在帮助村里解决基础设施落后的同时,当地政府充分利用十八盘村现有的资源,让群众能够通过自己的勤劳“造血”走上富裕的道路。

吕荣波是村里经验丰富的羊倌,此前一直是通过给其他人家放羊赚点工钱,在了解到吕荣波的情况后,前不久,当地政府专门为他送来了10只小山羊。

有了这10只小山羊,羊倌吕荣波有了更大的目标。见到记者询问,吕荣波热情地带着大家去参观自己的羊圈。“夏天天热,山羊体内需要补充盐分”,吕荣波一边唠嗑一边熟练的拿起盐包帮山羊补充盐分。“这些羊现在长势不错,可以卖个好价钱”,吕荣波告诉记者,他下一步争取能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年扶贫解困让十八盘村真正的“活”过来,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敞亮。“造血”转身,为小山村的发展走出一条新路子,当地政府也有自己的长远规划。村里计划发展黑米、中草药、绿化苗木种植,成立强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由村统一管理。同时利用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大力发展生态乡村旅游,在保持原有生态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以农家乐为主的住宿、采摘、餐饮为一体的旅游服务业,带动村内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能解决村内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已有3户村民自告奋勇作为试点发展农家乐。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