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国人2016年7月“精准扶贫”对贫困妇女脱贫致富工作的新要求谭玉静中共营口市委党校精准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任何一个问题都是动态性、相对性、多样性和多维性的综合。2015 年 4 月,全国妇联与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出台《关于在扶贫开发中做好贫困妇女脱贫致富工作的意见》,贫困妇女脱贫致富工作不仅关系妇女自身生存与发展,而且关系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关系家庭的和谐幸福,关系贫困人口整体脱贫进程,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贫困妇女是精准扶贫的特殊对象和重点对象。我国目前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有7000多万,其中妇女占45.8%。与男性相比,妇女贫困程度更深、脱贫难度更大。由于受传统的性别文化观念和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等影响,女性的教育、获取资源和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与决策的机会较少,女性的发展能力受到限制。女性主体性在实际生活中被有意或无意的消解,从而在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走了“参与”的形式,但没有“参与”的实质,导致女性在精准扶贫中地位边缘化。实践无止境,创新也无止境。所以,在充分考虑贫困妇女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内外因作用,提出主体能动、形成合力、创新模式的新要求,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扶贫措施,切实提高贫困妇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
一、主体能动,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提高贫困妇女自身的脱贫能力,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核心,更是实现贫困女性精准脱贫的长效机制。贫困妇女除了客观原因导致贫穷外,消极、陈旧的思想观念和悲观、保守的人生态度,导致听天由命,无欲无为,这样只会带来更加贫穷的后果。部分贫困妇女还存在严重依赖思想,甚至少数人认为,既然是政府“要求”脱贫,那么政府就好人做到底,多给点钱和物,存在“等靠要”现象!“扶贫先扶志”、 “扶贫必扶智”。贫困妇女在思想意识上,要充分认识到命运是把握在自己手里的,女性是精准扶贫真正的主体,是主导家庭事务、和谐邻里关系、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主要力量,要树立人穷志不短、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的思想,不能等穷或依靠外援,应充分调动贫困妇女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内动力,自觉地投身到扶贫攻坚的活动中去,主动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发展生产,发展经济。贫困妇女在能力上,应主动参加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学到一技之长,寻找致富之路。贫苦妇女要根据自身条件、发展意愿,家庭情况,如家中可以离得开的妇女应走出去,在省内外转移就业;如不想走出去、不能走出去的妇女发展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家政服务等相关产业。
只有贫困妇女由“要我脱贫”转向“我要脱贫”,催生贫困妇女参与精准扶贫的主体能动性,国家的政策,政府的帮扶,社会的合力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使贫困妇女真正能顶“半边天”。二、形成合力,变“单打独斗”为“多元联动”以政府一元主体为核心的扶贫计划往往多依赖于行政力量,从而忽视市场与社会,群众不但没有富起来,大量的投入还可能打了水漂。人们要转变扶贫理念:脱贫攻坚是全党的事,全社会的责任,不能把脱贫攻坚只当作是政府的事、干部的事,需要发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来做。1.坚持政府主导作用,健全组织动员机制,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完善政策支撑体系,营造良好的帮扶贫困妇女的社会氛围。2.发挥妇联桥梁作用,妇联组织具有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群众性特点,它的调和作用使得有关妇女生存发展的问题能早察觉、早解决,能更好的深入到贫困妇女的生活中去,与贫困妇女心贴心,手拉手。同时,妇联丰富的组织资源可以整合各界力量,推动扶贫工作的实事化、项目化。3.调动社会协同作用,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土地承包大户、养殖大户、离退休老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生力军,积极鼓励并高效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合理配置扶贫资源和力量,用政府的“小”资金带动金融“活”资金,撬动社会“大”资金,广泛调动各方力量,实现多赢局面。
只有变“单打独斗”为“多元联动”,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中国制度优势,构建政府、妇联、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多元化、社会化“大扶贫”格局,才能更好的帮助贫困妇女脱贫致富。三、创新模式,变“大水浸灌”为“精准滴灌”一些扶贫开发多注重短期效应,缺乏系统、整体和长远考虑,常呈运动、刮风式特征,造成大量资金重复、过度投入、甚至可能很多无效投入。精准扶贫工作进入常态化,要跳出以往的“大水浸灌”的老路子,不要短时间一次性灌入,更多的则是细雨润无声的精准、细致工作,通过滴灌将扶贫工作逐渐的渗透到贫困妇女的真正需要中去,使扶贫工作真正发挥作用。通过“一进二算三访四看五议”方法,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精准识别贫困妇女底数、建档立卡,并录入扶贫业务管理系统。信息化、动态化管理,为实施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基础。对贫困妇女要因地、因时、因户、因人制宜,因贫原因和类型施策,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拟定产业脱贫、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脱贫、医疗救助脱贫、教育脱贫、低保兜底脱贫五种帮扶方向,通过产业脱贫工程、 “雨露培训”工程、就业脱贫工程、 “互联网+”在线教育等工程,对贫困妇女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确保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精准扶贫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多年扶贫工作的实践精华和智慧结晶,以“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为基本要求和主要途径,解决的是共性、普遍性问题。针对贫困妇女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创新模式,变“大水浸灌”为“精准滴灌”,确保各项政策更好的落到贫困妇女身上,不能走过场,不能急功近利,才能更好的完成历史赋予的扶贫攻坚的重大任务,才能更好的保证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作者简介:谭玉静(1981-),女,汉族,吉林东辽人,硕士研究生,中共营口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哲学。- -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