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兴,则乡村兴。近年来,各地通过采取资金支持、荣誉激励、培养扶持等一系列举措,让一批优秀的乡土人才崭露头角。比如,江苏省破除职称评价“唯学历”“唯论文”倾向,“土专家”“田秀才”也能评职称。四川、广西、新疆等一些地方开设“乡土人才超市”、制作乡土人才联系服务卡,满足群众“预约”或“订单”需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然而,但受制于文化素质不高、施展空间有限等因素,农村人才资源匮乏现象日益突出,人才缺失已成为制约农村社会发展的瓶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一是要注重挖掘,让乡土人才“破土而出”。通过政策宣传、选聘下派、组织引导、前景引领等途径,持续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将优秀人才吸引到农村广阔天地,不断壮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体队伍,弥补基层人才短板。以“土专家”为代表的乡土人才多在农村分散分布,可通过“拉网式”摸底调研或举办技能技艺比赛等方式,充分挖掘分散在乡镇、农村的致富能人、种养大户和“土专家”“田秀才”,分门别类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做好传统技艺技能的家承、师承等传承,强化乡土人才的市场意识、产品意识、精品意识,推动创新成果走入市场、深入群众。积极引导乡土人才成立农业技术合作社,通过现场示范、结对培养、以师带徒等方式,带动身边群众学技术、学经验。同时,充分发挥新乡贤具有人熟、地熟、村情熟的优势,重视乡贤的树立和推崇,让乡贤成为一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二是要强化培训,为“乡土人才”强筋壮骨。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支持鼓励农民参加农业职业教育和各类技能技术培训,着力培育有影响力的乡土人才。充分利用党校、远程教育及各行业协会等资源,健全“短期培训、职业教育、持续提升”相结合的培养体系,杜绝“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流水式培训,不断提高农村乡土人才的技术运用和实际操作能力,让乡土人才愿意听、听得懂、学得会。采取定向培养形式,实施“乡村振兴青年”行动,鼓励农村创业青年积极投身现代农业、农村电商、乡村休闲旅游等农村新型经济业态。深化校企合作,打造高校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三是要加大激励,促“乡土人才”各展本领。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柔性回归乡村。注重把农村中涌现出的种养能手、致富能人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注重从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优秀村干部中选拔领导干部,让乡村人才工作更有激情。要敢于在政策创新上先试先行,研究建立乡土人才与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的贯通办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立乡土人才发展专项基金等等,让干得好的乡土人才有奔头,激励更多乡土人才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