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致富经朱艳怎么联系_致富经栏目联系方式_致富交流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七一”建党节来临前,靳永兵向村党支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靳永兵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野三关镇茶园岭村村民,之前靠种苞谷和外出务工,家庭年收入3万元,日子勉强过得去。在村党小组带领下,他发展了4亩木瓜、1亩白茶,年收入达到9万元。

在茶园岭村,今年上半年共有7位村民先后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们和靳永兵一样,都是在该村产业党小组带领下发展起来的养殖种植户。说起入党初衷,村民们坦言:“党小组切切实实带领老百姓致富,所以自己想入党。”

一个偏远乡村软弱涣散的党支部,是如何发展成红旗党支部,成为百姓信赖的“当家人”的呢?

支部建在产业上:“3+X”模式引领发展

车过野三关,先到宜昌市长阳县榔坪镇,再调头扎进山沟沟,沿着榔水线贴着山壁行进,七弯八拐半个多小时,才到达茶园岭村。

茶园岭一边连着榔坪镇,一边接着长阳县渔峡口镇,是恩施州和宜昌市接壤的地方,以偏远和打钻技术闻名。年轻人组团外出打钻,家属留守种苞谷,村产业经济几乎是空壳。

2019年4月,恩施州人社局驻村尖刀班接过精准扶贫接力棒,发现茶园岭的产业发展还真是一块“硬骨头”。

脱贫致富,村民有期待;发展产业,村民却顾虑重重:“到时候卖不卖得脱哟,村干部自己怎么不搞……”信息闭塞,习惯于种苞谷、油菜的群众一时间转不过弯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没有坚强的党支部,村民不信赖村干部,对产业发展持怀疑态度,各项工作都很难开展。州人社局驻村尖刀班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与村支两委商议后,决定把党支部建在产业发展第一线,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和乡村治理上。

于是,州人社局驻村尖刀班决定在村支部下设“3+X”党小组。“3”即中蜂、白茶、木瓜三个产业党小组;“X”为功能党小组,即综合服务党小组和民主监督党小组,旨在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在产业发展上,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党员+群众”的模式。中蜂产业党小组,依托恩施州尚风寨蜂业有限公司,成立茶马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打造基地、搭建平台、培训技术等措施,建立三大标准化养殖基地;白茶产业党小组,将土地通过村集体经营公司流转给巴东炎祖茶业有限公司,从浙江安吉良种繁育基地引入白茶一号国家级无性良种,建立种植示范基地;木瓜产业党小组,成立唐兴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种植木瓜。

一个支部一面旗帜、一个党员一根标杆。很快,全村38名党员,按就近原则被划分到5个党小组、定岗到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的最末梢。

党员围绕支部转:带头致富做示范

“不仅要发展木瓜,三个产业我都要搞。”63岁的白茶产业党小组组长李海,是有着42年党龄的老党员。一听要为群众做好示范,他毫不犹豫自加任务,发展木瓜5亩、白茶4亩,认领中蜂6群,“累一点不要紧,要为群众做好示范。”

在李海等人的带领下,全村20名在家的党员全部行动起来,先行先试,成为产业发展的引领者、示范户。村委会副主任陈发文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技术,率先实现中蜂“1箱分5箱”目标,77名村民打消疑虑,主动认领养蜂任务。普通党员谭元海拔掉苞谷种木瓜,2019年增收2万多元,一举带动周边15户村民种植木瓜。

“我们为贫困群众春管锄草时,还会邀请贫困群众一起参与,贫困户的发展信心明显增强。”今年3月,陈发文和白茶产业党小组成员一起,帮助贫困户做了一周的白茶持续管护培训。帮助缺乏技能的贫困群众种植、养殖、管护产业,也是党小组服务群众的一种方式。

“以前由于不懂行情,也不懂技术,搞产业有点心虚。现在党员带头,还教技术,给帮扶政策,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搞。”四组贫困户郑开喜说。如今他通过发展白茶、木瓜,已经实现增收一万余元。

与此同时,巴东县委县政府、野三关镇委镇政府相关领导也多次到村指导支部建在产业上。通过共同发展产业,党组织和党员的形象也凸显出来了。党小组长邓正祥告诉记者:“以前党小组活动就是传达学习上级有关精神,完成几个规定动作,各位党员凑到一块,却说不到一块。现在,大家发展的产业相同,都绑在一个产业链上,坐到一起,互相交流沟通,有说不完的事儿。”

种了6亩白茶的党员邓正爱则深有感触地说:“作为在农村种地的党员,如何强化党员意识、发挥先锋作用?我以前是比较困惑的。现在,党小组会及时传达支部关于白茶产业的计划安排,定期商讨相关事宜,还会为我们分配一些任务。我深切地感受到,作为党员,不仅要种好自己的白茶,还要思考和谋划全村白茶产业的发展。只有及时献计献策,积极引领群众投身白茶产业,才对得起我的党员身份,才是真正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

村民跟着党员干:争先恐后奔小康

茶园岭,一年四季都有花。眼下正是金条花开的时节,五贝子、木柚子树正含苞欲放……蜜源丰富,是养蜂的天然宝地。

“您看看这箱蜂群已经有6脾蜂子了,马上又要分箱了,不是我吹嘘,真学到了不少技术。”贫困户李先会兴致勃勃地展示着自己的中蜂养殖技术。他的左眼眶还有些红肿,因为前一天分群时不慎被蛰了一下,但他仍然眉飞色舞;屋檐下,整齐摆放着料桶,好几个已经空了,这是分群时供给蜂群的食物。

曾经因为贫困,李先会有些自卑,甚至没敢成家。去年5月,他在致富带头党员覃后勇的帮助下,加入该村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如今养殖中蜂100多桶,不仅成了养殖大户,还成为合作社的签约技术员,带动了30多位村民发展中蜂养殖。按他的发展计划,今年中蜂分群可达到600群,按市场价格估算,仅蜂群的收入就超过30万元。“这100多桶蜂子就是希望,我致富、成家就全指望它们了。”李先会自信地说。

发展木瓜的村民也不甘落后。种植大户赵明宇以前常年在外打钻,风险大,家里也照顾不到。在党小组长的动员下,他加入唐兴种植专业合作社,种了10多亩木瓜。“目前挂果的有5亩,湿木瓜价格每斤1元,晒干后价格每斤11元,一亩就可卖一万块呢。”赵明宇高兴地说。

村民李世民,从种苞谷转行种白茶,从勉强糊口到年收入10万元。不断提升的党组织威信和力量,让李世民很感慨,也充满希望。今年上半年,他也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致富带头人+群众”的组织体系全面运转:党支部全面研究讨论产业发展,党小组和致富带头党员结对子,党员和群众结对子,定期走访,了解现状和困难诉求,及时反馈。从此,一带多,纵到底,横成网,三大产业有了组织保障。

在党员的示范带动下,村民踊跃发展产业,目前全村发展中蜂2000群、白茶3000亩、木瓜2400亩,中蜂覆盖养殖户77户,白茶、木瓜全村全覆盖,还准备建立白茶+摄影基地/康养基地/露营基地/茶艺体验/民宿餐饮/文化节,有效辐射带动全村717户群众增收致富,其中贫困户306户1037人,实现全村集体经济增收近100万元。

茶园岭,一个美丽的名字。曾经,它是偏远落后的代名词。如今,它是充满勃勃生机的美丽乡村。户户党员大门一侧都挂有红旗式样的标识,“最美家庭”、“最美茶园岭人”、“脱贫攻坚榜样”等奖牌挂满相应村民的大门。

党旗招展,不仅是一道风景,更是党建聚合乡村振兴的澎湃力量;笑颜绽放,不仅是一种幸福,更是村民建设美丽家乡的拼搏风貌。一个产业兴旺、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崭新茶园岭正在小康路上阔步前行。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