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禁食令”下,各地纷纷摸底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经营利用机构,出台野生动物收容安置和补偿政策,引导当地相关养殖户退出转产。
不少地方的红腹锦鸡、竹鼠等养殖户已经接到退出的通知。能得到多少补偿,存栏动物如何处置,转产什么行业,正在准备退出的养殖户说,这些日子以来他每天都要想这三个问题。
告别赖以生存的野生动物养殖营生,告别熟悉的生活方式,另谋生计。转产的养殖户说,他最近反复哼唱一句歌词,“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期待补偿,期待转产政策
老夏说,他没办法,只能自己处理这些存栏的红腹锦鸡。
老夏干养殖已经8年多了,可他至今仍然记得办好野生动物经营繁育许可证和经营利用许可证时的喜悦:“红腹锦鸡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养的人少,是稀罕物,赚得也多。”
养殖厂里的红腹锦鸡
但野生动物“禁食令”出台后,红腹锦鸡交易被叫停。接到摸底野生动物养殖行业的通知后,老夏提交了养殖证照。
老夏查了政策,地方政府要“支持、指导、帮助受影响的农户调整、转变生产经营活动”,“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补偿”,补偿的标准由地方来定。
后来他接到通知,当地会补偿一年的场地费用,并要求他在6月份之前退出。一年的场地费用几万元,但红腹锦鸡的损失高达几十万元,只能自己承担。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老夏感叹道。曾经,珍禽是红腹锦鸡最大的卖点,如今却成了最困扰他的事情。养殖场里,红腹锦鸡正在悠然散步,腹羽彤红,长尾华丽,连脚都是金黄色的,光彩夺目。可落在老夏眼里,只觉得刺心。
为了让红腹锦鸡毛色好,体质强,老夏放弃了笼养,选择占地更大成本更高的散养。真正开始养殖后,他发现,销路比他预计的还要好。有的人买来看,有的人买来吃,订单源源不断,他的养殖规模也稳步扩大。一只近一千元的红腹锦鸡,他养了1500只,砸在手里,都是损失。
红腹锦鸡
老夏听说,补偿资金来自村集体经济收入、单位帮扶资金、产业扶贫资金、财政涉农资金等渠道,“可这笔资金就像摊大饼用的面团,养殖户多,饼要足够大,自然就摊薄了。”他说。
他了解到,有的地方划禁养区时,生猪养殖户不仅有栏舍补偿,还有存栏生猪补偿,一千头左右规模的养殖场能拿到五六十万元的补偿款。有的地方没有存栏补偿,生猪养殖户以栏舍面积拿补偿,但加上卖猪的进账,也能控制损失。
可如今的情况和当初划禁养区不一样,存栏动物不允许交易。“不仅不能卖,还没有存栏量的补偿,实在太亏了。”老夏说。
由于禁止交易,1500只红腹锦鸡只能在养殖场里养着,除去每天一千多元的饲料和人工开支,更让老夏焦心的是那些等待孵化的蛋。
如果不孵化,这些蛋就浪费了,一枚光成本就有二十多块钱,如果孵化,养育雏鸟的饲料、温控、药品又是一大笔支出,实在承担不起,老夏左右为难。
几夜没合眼,老夏摸着嘴角上火起的泡,决定低价销售这些还未孵化的蛋,供人体验孵化过程,当宠物养,为自己挽回一些损失。
后来老夏在新闻上看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4月8日发布的《关于稳妥做好禁食野生动物后续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里说了,地方要合理制定补偿标准,重点考虑在养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适当兼顾养殖设施投入和养殖模式等因素。他立刻联系了当地林业局,提出争取补偿的诉求。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稳妥做好禁食野生动物后续工作的通知》
除了这些红腹锦鸡的去处,老夏也在发愁自己的出路,不知道退出后能转型做什么。
“养殖户不容易,如果最后补偿还是很少,那也没办法,但是希望转产政策一定要给力,帮扶一把,让我往后的日子有个奔头。”老夏说。
存栏野生动物何去何从
老王终于下定决心,等妻子康复,说什么也不养蛇了。
老王的养殖场里盘踞着一千多条剧毒的舟山眼镜蛇。他最早开过风味饭馆,转行养殖滑鼠蛇是为了攒钱在城里买套房子。进入养殖行业后,他发现,毒蛇的利润更高,就转而养殖舟山眼镜蛇。
“我是从死蛇堆里爬出来的人。”老王说。他的养殖路十分坎坷,冬天保温没做好,不少蛇折损了,后来蛇得了肺炎,又死了近一半。
终于掌握了养蛇的门道,眼镜蛇肉大受猎奇食客青睐,野味餐馆“有多少收多少”,老王自己也会泡蛇酒卖,普通白酒的身价立刻飞涨到几百元一斤。
养殖池里的眼镜蛇
直到他在新闻里看到野生动物“禁食令”,“监管要更严了。”老王对妻子说。
县里林业局的工作人员来了解养殖情况,告诉老王,他能不能继续养殖需要等政策明朗后才能确定。
虽然心疼喂蛇的鸡仔钱,但老王盘算着,即便不能食用,还可以看能不能作为药用动物继续养殖。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不久前,他的妻子不幸被眼镜蛇咬中胳膊,几乎送了半条命,昏迷了四天才清醒过来。
“不少人害怕胳膊粗的大眼镜蛇,它当然危险,但实际上小蛇攻击性更强。”老王说。
他坚持养蛇,最大的动力就是心疼妻子跟着自己二十多年,没过上一天好日子。可这回,他第一次这么强烈地感受到失去妻子的恐惧,打定主意,说啥也不养了。
养殖房里的眼镜蛇怎么办,成了大问题。
一个不得已的方法是放生。他一转念想起年前有条蛇逃跑,爬到乡亲家咬死了鸡苗,不敢私自放生。“万一咬到人,承担不起这个责任。”老王摇摇头。
还有信奉佛教的生意人想买他的蛇放归野外,老王犹豫了。对方出手阔绰,但当地没有眼镜蛇的天敌,大量放归可能会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破坏生态的事咱不能干,不能当罪人。”
实际上,放归是个非常科学的事。生态科普作家任辉说,放归需要综合考量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当地的承载能力,这个物种以前在当地有没有生存过,养殖场的动物是否存在过度近亲繁殖引发的遗传多样性缺失……
显然,老王没有能力组织这样的科学放生。
动物专家表示,除了放生放养改善当地的生物链结构外,存栏野生动物还可以统筹安排,联系科研院校用于科学研究,协调动物园用于游客观光。但是科研、观光使用的数量有限,预计高温、填埋、生物发酵等无害化处理手段将成为最主要的处置方式。
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丁志山在研究成果中披露,我国年食用活蛇达20000吨,以每条1.5kg计算,数目超过1300万条,另外药用、工艺及观赏用蛇数量也惊人。
养殖户手中的眼镜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也注意到在养野生动物处置问题,《通知》里写得明明白白,对具有药用、观赏价值的在养野生动物,依法依规加快行政许可和信息服务等工作,加速消化存量。
“眼镜蛇药用有门儿,这是好消息。”老王说。
过去,老王也给制药厂供蛇毒。刚从毒牙里取出来的毒液1克近100元,经过干燥过滤后的结晶干毒,一克能卖到1000元左右。
眼镜蛇毒存储在毒腺里,通过导管释放毒液。每次取蛇毒的时候,只需捏住蛇的腮部,蛇张嘴咬住玻璃容器,毒液就会顺着容器壁流下来。
年后,县里的门市部暂停收蛇毒了,他也并不担心。取出的蛇毒可以存放在塑料瓶子里,暂时没人收也不碍事。
可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现在的老王不想再卖蛇毒,再做“刀头舔血”的生意了。在等待药用政策的同时,他只想尽快处理完家里的活蛇。
于是,他学会了先用开水烫蛇,然后脚踩蛇头手捏蛇尾,一把剪刀从尾向头将蛇剖开,卷成一盘,用竹签固定后,小心熏烤,制作蛇干,看日后能不能作为中药材卖给县里的门市部。
“转到药用的事成不成还说不定,就算可以,也怕都转做药用,养殖户扎堆卖蛇干,价钱上不去,还是会损失。”老王搓着一双粗糙的大手,看着地上晾晒的蛇干说。
转产,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高官新亲手摘下了竹鼠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牌子,心里五味杂陈。
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曲滩村有两户贫困户参与竹鼠养殖,高官新是其中一户。两户人家共养殖489只竹鼠,趴在养殖池里吱吱叫着,看起来圆滚滚的,皮毛油亮,眼睛泛光。
养了三年多的竹鼠,高官新已经习惯了每天照料这些毛茸茸的鼠。他知道,竹鼠属于“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按照“禁食令”的说法,要全面禁止食用,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
以后能不能吃,他心里没底。自从禁止交易以来,没有销售收入,还要天天喂养,他愁得睡不着觉。
养殖户摘下了竹鼠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牌子
后来扶贫干部找到他,劝他转产。他迟疑了,怕3年的辛苦打了水漂,怕转产又要一大笔本钱。
扶贫干部告诉他,别担心。按照东源县的转产工作方案,县里会对养殖户进行补贴,标准是半斤以下的幼鼠每只30元,半斤到一斤的中鼠每只80元,一斤以上的成鼠每只150元。
看到清晰明了的补贴标准,高官新吃下了一颗定心丸。5.9万元的转产补贴,对他来说已经是一大笔钱了。
他的两间旧鼠舍可以改建成立体式香菇养殖场,三条生产线,安放2000多个菌棒,预计日产量50斤以上,由当地龙头企业承诺包销。
政策十分优厚,他收拾心情,准备迎接种菇的生活。
种植香菇是个精细活,在保证充足光照的前提下,寄生木中的含水量不得低于60%,空气湿度至少在80%,菌丝生长的温度要严格控制在5摄氏度到24摄氏度……
对于养殖户来说,转产是一条出路,却也意味着要学习技术、建造设施、适应市场,未来仍然充满未知。
而那些肥圆的竹鼠,由专人从养殖池里提起来,装进编织袋里,送去无害化处置。那天,高官新闷闷的,不说话,提前赶到鼠舍把每只竹鼠都看了一遍。装车时,他看到装着竹鼠的袋子一直在动,不忍心再看,低头握紧扫把,默默扫地,准备清理养殖池。
生活还要往前看。告别了竹鼠,但曾经作为竹鼠食物的竹子,高官新没舍得砍。他说,希望以后有能力开个农家乐,如果能成,这片竹子就当作一处景致吧。
存栏动物即将送去无害化处置
接下来,就是奋力打拼。
高官新所在的河源市东源县有231户竹鼠、豪猪、蛇、果子狸等特色养殖贫困户,截至3月底,他们都转产了,有人从事普通养殖,有人务工,有人从事种植……
转产的养殖户说,他最近反复哼唱一句歌词,“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截至记者发稿前,农业农村部组织起草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征求意见稿)》开始公开征求意见,除了猪、兔、鸡等18种传统畜禽,还包括梅花鹿、羊驼、雉鸡等13种特种畜禽。
“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梅花鹿的春天来了。”吉林省长春市鹿乡村的养殖户欢欣鼓舞。而没有跻身其中的,有人想坚持,一封封邮件发到征求意见的邮箱里,建议将所养的动物纳入其中;有人想转产,已经在打听其他行业,“既然是从零开始,就必须早点下手,抢占先机,才能熬过竞争,生存下来。”
(李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