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猗网】传播正能量,展示新临猗!了解临猗新鲜事,请关注“临猗网”!电话:13835883699

临猗乡镇地名溯源

西瓜种植大户新闻_淅川种植西瓜致富_西瓜种植铺就致富路

猗 氏

据《中国人名大辞典》:“上古伯明寒国之君,猗姓,寒浞之子浇封于过,亦猗姓,本地名,即晋之冀。”《孔丛子》:“(猗)顿适西河,畜牛羊于猗氏之有。”《路史》:“夏有猗国,猗之名实肇于此。”

南北朝村为北猗氏县治。

北 景

俗称“不姐村”。

位于县城北偏西7.5公里处,地势较平。

由景氏创建而得名,因处于南景之北,故名北景。为北景乡驻地

郭宝臣(芝名园儿红),北景村人,在北平艺坛生活多年,被推为“秦腔泰斗”,红极一时,为清代戏剧界名流之一。

卓 里

位于县城西北20公里处,地处小嶷山东麓,间有台地。

据传:该村在明洪武时有一姓赵的铁匠,专打“卓”字铁犁辕,名驰邻省,以“卓”字命名为“卓犁”。后谐转为卓里。为卓里工贸区驻地。

三 管

位于县城东北15公里处,地势较平。

原名沙庄村,以沙粒土质见称。因处于猗氏、万泉、安邑三县交界,管属即离(都管都不管),俗称“三不管”,通称三管庄。1950年统归猗氏管辖。仍本原名。为三管镇驻地。

淅川种植西瓜致富_西瓜种植铺就致富路_西瓜种植大户新闻

牛 杜

又名杜村街。位于县城南4.5公里处。

刻村原西门有一幅对联:“牛尚书,兴大业,首出鸣珂里;杜相国,佐贞观,人迷凤麓村。”其意为:牛僧孺,在隋大业年间,辅佐隋炀帝治理天下;杜如晦于贞观年间辅助唐太宗治理天下,联取“牛杜”二字为冠。又因此往油业兴旺亦曾称油杜镇。

为原牛杜镇驻地。

牛杜镇在清朝时期为河东南北通道,1900年慈禧太后西奔,曾逗留于此。镇上有油店48家,人称是“(河)南香油、(陕)西菜油”的聚集地,南关原有油关酒行业共同集资兴建的会馆。为油酒商贾聚会之所,油店倒闭之后,为学校占用。

1904年(光绪三十年)哥老会中条山堂决定秋收起义,为湖南哥老会首领“昆仑山”龙头大爷马福益报仇,猗氏起义地址定于牛杜镇,指挥部就设在牛杜南关会馆。

岳鹏程,武秀才,清末哥老会牛杜镇起义指挥部负责人,后逃到甘肃隐名改姓入捻军,两年后被清军查出,解回猗氏就义。

杨维垣,字紫臣,牛杜人,现年89岁。抗日战争期间,曾率领213旅协助傅作义防守太原,参加天镇盘山战役。在傅部历任副师长、师长、动员训练司令、察哈尔省保安副司令、张家口警备司令、城防司令、暂四四军副军长等职,“九·一九”绥远起义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陕坝军区司令员,后任内蒙古自治区参事室参事、政协委员。牛杜幼儿园教师刘列果于1960年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出席了全国文教群英会。

闫家庄

位于县城西北13公里处,地势较平。

据传:明初由阎国祯、阎国斌始建,因名阎家庄。后高、卢、杜、张、景相继而来,而阎家庄之名未变。为阎家庄工贸区驻地。

耽 子

位于县城西北28公里处,地势较平。

相传:隋王靖善之子,名聃,字耽子,道号昙延,出生于此,后削发为僧,名盛一时,故以其字耽子为村名。

为耽子乡驻地。

孙 吉

位于县城西北40公里处,地势平坦。

原名吉镇,后因洪洞大槐树下迁来居民中,以孙氏人多势重。当时市井繁荣,形成集镇,因将吉镇冠以孙氏,改为孙吉镇。一般称为孙吉。

为孙吉镇驻地。

白璋是清初大同总兵张让的部将,顺治六年,虞允倡议怀明,群起抗清,张让遂响应义举,差白璋回孙吉故乡,组织乡邻与爱国志士抗清,由于联络消息被清统治者侦知,统治者令府、县武官进行剿除,初白还连战连捷,后又派陕甘督孟乔芳等率兵与白大战孙吉,白因孤军无援,被打败而殉难。

相传孙吉白璋之战,许多爱国志士惨遭杀害,在东南门外边尸骨成堆,血水盈池。后人为纪念这些民族英雄,将此池命名为“血池”。现在扩建的孙吉东南池,就是当时的“血池”遗址。

西瓜种植大户新闻_淅川种植西瓜致富_西瓜种植铺就致富路

七 级

位于县城南30公里处,地处平川。

原名赵家堡,清末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八国联军之乱西逃时,路经此地,留下一七品县官,走时写下“七级镇”三字,即以此为名,后市井萧条,改镇为村,名曰七级。

为七级乡、七级行政村驻地。

七级西瓜久负盛名,分小籽洋瓜和虎皮两种,质细味甜,每年种植四百余亩,近年已打入京津市场,颇受顾客欢迎。

临 晋

位于县城西20公里处,地处平川。

为原临晋县城所在地。一九五四年临晋与猗氏合县后,县治移猗氏城,此地遂称临晋镇。现为临晋镇、临晋行政村驻地。

魏密云太守霍杨碑于民国七年冬由霍村移至原临晋蒲坂中学院内,现存临晋邮电所后院。碑文完好,为全省发现魏碑之冠。

西瓜种植大户新闻_淅川种植西瓜致富_西瓜种植铺就致富路

庙 上

位于县城西南20公里处,地处平川。

该村原有一双爷庙,以庙为名,屯兵垦地,故名庙上屯。

1968年城西公社移此,1983年改为庙上公社。现为庙上乡、庙上屯行政村驻地。

嵋 阳

位于县城西南10公里处,地处平川。

相传:由夏、任两姓建村,因地当交通要道,逐渐繁荣,故名夏任街,后夏氏衰落,任姓兴旺,改为下任街,以与东西任上区别,据说:清代一官员,赴本县上任,因名与上任之意有违,感到不祥,审度地形,以此村居于嵋岭之南,又改称嵋阳。民国时期,为猗氏县第四区驻扎地,遂称嵋阳镇。

又一说:古称“下任”。相传慈禧太后落荒逃难,下榻于此,闻其名甚感不悦,时逢睛晨,旭日东升,遂更名嵋阳。为嵋阳镇驻地。

楚 侯

位于县城东南1公里处,地势平坦。

相传:古代楚国一侯爵显贵落户于此,故名楚侯。

为楚侯乡、楚侯行政村驻地。

崇相西

位于县城南半部。

崇相西原由崇道坊、三相坊、西关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各取一首字,故名崇相西(包括神后堡)。崇道坊,因原有大清观而得名;三相坊因原为唐代张嘉贞一门三世宰相的故里得名;西关原为猗氏城西关得名。

为行政村驻地。

贵戚坊

位于县城东北部。

相传:唐代杨贵妃之外戚曾居于此,因系皇亲贵戚,故名贵戚坊。注:考猗氏县志及蒲州府志,均无此项记载,恐系民间讹传。

兴教坊

位于县城西北部。

因坊内有文庙,并有书院,设学兴教,故名兴教坊。

唐代双塔位于该坊双塔学校。

东 张

位于县城西南35公里处,地处平川。

相传:东周战国时倡“连横”之说,使六国背“合纵”之约而事秦的张仪,死后葬于东张、西张之间,该村居东,故名东张。一说:即古之张杨城所在地,楚汉之际为东张城。为街东、街西两行政村和东张乡驻地。

北 辛

位于县城西北25公里处,地势平坦。

相传:元末明初,该村原处于现村南2里之处,本名水南村,由于地势低洼,屡遭水患,明中期大水后,移住道场村西之铁佛寺附近。清初始建成新村,因处于临晋之北,故名北新村,后演变为北辛。为北辛乡、北辛行政村驻地。

楚 侯

位于县城东南1公里处,地势平坦。

相传:古代楚国一侯爵显贵落户于此,故名楚侯。

为楚侯乡、楚侯行政村驻地。

王鸿钧,楚候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山西省委临时委员会代理书记,1928年在苏联因“托嫌”被押,后病死狱中。

角 杯

俗称“角壁”。

位于县城西北约32公里处,地势平坦。

相传:原从长江北部移民至此,取名江北,后转音为角杯。

另一说:宋代有使者至此,发现一个用兽解制成的精致酒器—角杯,故名。

为角杯乡政府驻地。

猗 顿

猗顿,战国时魏国人。猗顿是其号,姓名与生卒年代已无可考。他是我国战国初年著名的大手工业者和商人,为山西地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西瓜种植铺就致富路_淅川种植西瓜致富_西瓜种植大户新闻

战国时大工商业者。原是春秋时代的鲁国的贫寒书生。他在生计艰难时,听到范蠡弃官经商很快致富的消息,于是,“往而问术”。范蠡告诉他:“子欲速富,当畜五(母畜)。猗顿千里迢迢来到西河(今晋南一带),定居于猗氏王寮,大畜牛羊,后又兼营盐业,十年之间,成为与陶公齐名的巨富。

猗顿墓在山西省临猗县牛杜乡王寮村的村西头,陵园规模不大,但古朴肃穆。这就是古代巨商——猗顿的陵园。自古以来,富比王侯者,何止百千人?但猗顿这位布衣商人,却受到后人辈辈世世永远的纪念。这值得人深思。何时由一尊孤独的古墓逐步形成如今陵园的规模?这既无史书记载,也无专文传世,难以考稽;此处只有清代道光十七年(1837年)所立的一座石碑。碑题名《重修周逸民猗顿氏墓记》, 碑文称猗顿生前“其富甲天下”,“西抵桑泉,东跨盐池,南条北嵋,皆其所有”。“或者急公奉饷,上有利于国;或者悯孤怜贫,下有济于民”。在距此不远(约40公里)的东北方向上也有一碑,是清代咸丰年间的,是村民为一老妇立的德行碑,文有这么几句:“人有与千金而不悦者,亦有被微惠而不忘者,何也?视其与者心诚与不诚。诚则不忘报。”“施恩无念,知恩图报,积而能聚,厥后克昌”。也许能启迪人们。

猗顿通过多方经营,终成倾国巨富,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很大。《韩非子·解老篇》:“夫齐道理而妄举动者,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而下有猗顿、陶朱, 卜祝之富,犹失其民人,而亡其财资也。”说明猗顿之富已超过陶朱公,并可与王势并提。

上述事实表明,猗顿对山西南部地区的畜牧业和河东池盐的开发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山西商业发展史上也占着重要的地位。他是山西地区见于史载的最早的大手工业者和大商人,是山西经济史上的重要人物。其穷则思变,辛勤开拓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很好地总结的。

郇 阳

郇阳,中国古地名,《战国策》、《史记·苏秦列传》等对其有记载。目前,有顺阳说(现河南省淅川县)、临猗说(现山西临猗南)等多个版本,其中临猗说较为权威,但其具体位置待考。

根据《战国策》《史记·苏秦列传》载:苏秦谓楚威王日:“楚,天下之强国也;王,天下之贤王也。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陉塞、郇阳。地方五千余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这里的郇阳究竟为何地,历史学家说法不一。

临猗(猗氏)古称郇阳,这大约是尽人皆知的。然而,为什么称郇阳,什么时候称郇阳,就都不甚了了了。本文想以详实的历史资料对郇阳作一番初步考释,以期抛砖引玉,与专家学者共同探究一下郇阳的历史渊源。西周为郇伯封地查《辞海》郇,古国名。姬姓,文王之子封于此,在今山西临猗。春秋时为晋地。据康熙《猗氏县志》载:“考猗氏本属禹贡冀州之域。其在唐虞夏商皆为甸服,在周为郇伯国。郇伯。文王第十五子(一说为十七子)也。为州伯,治诸侯有功。”《春秋传》曰:“毕原丰郇,文之昭也。”这说明,在西周初年,分封诸侯,文王第十五子(或十七子)被封为郇伯。郇伯因治理诸侯王有功而成为诸侯之首,名震四海。故《诗经·国风·下泉》有“蘩蘩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的颂辞。猗氏古称郇瑕唐代诗圣杜甫《哭韦大夫之晋》诗中有“凄怆郇瑕邑,差池弱冠年”之句,《奉酬寇十四御锡见寄四韵复寄寇》中又有“往别郇瑕地,于今四十年”之句。查《辞海》瑕,古地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临猗西南。与郇,古国名的解释相比较,至少可以清楚地说明,郇瑕一为国名,一为城邑名。郇瑕连用实际上代表的是一国一邑的区域。元代诗人王思诚《过郇城》有“世传今猗顿,本属古令狐。四境村墟辟,千年壁垒孤。郇瑕宣抚地,秦晋战争区。对泽空城在,桑泉古邑芜。牛羊多茁壮,田亩亦丰腴。”的描述。这说明郇瑕之地自古以来就是个丰铙富裕之地,也是个兵家必争之地。《春秋·鲁僖公二十四年》“二月,秦伯使公子挚如晋师,退于郇。辛丑,狐偃及秦晋之大夫盟于郇。”《成公六年》:“晋人谋去故绛,诸大夫皆曰:郇瑕地沃铙近盬。又曰必居郇瑕氏之地。”原来,在成公六年,即公元前585年,晋国晋景公在故绛(翼城县东南)召开了一次非常重要的迁都会议。会议上诸大夫几乎异口同声说,郇瑕之地丰腴富饶,又靠近盐池。要迁都非郇瑕不可。只有韩献子(韩厥)力排众议认为不如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浍以流其恶。晋景公听从了韩献子的意见,于“夏四月丁丑,晋迁于新田”。要不是韩厥的一番话,历史地理当大大改写,临猗当如今日侯马般恢弘热闹繁华!

西瓜种植大户新闻_西瓜种植铺就致富路_淅川种植西瓜致富

郇城、古猗氏城究在何处?

猗氏一带为郇瑕之地,大约没有异议。但郇城在哪里,瑕城又在哪里,自古以来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受有些资料影响,不少人认为牛杜铁匠营一带古城址就是古郇城。其实,这是与古猗氏城的混淆认识。

查《辞海》猗氏。

1、古地名,在今山西临猗南。有盐池。战国时,鲁国猗顿在此以盐致富。一说在此经营畜牧致富。

2、旧县名。西汉置,在今山西临猗南,晋魏间移于今临猗县,西魏改为桑泉,北周复旧名。

1954年与临晋县合并为临猗县。临猗县是临晋与猗氏合并而成的,这是现代知识,尽人皆知。

《辞海》的解释至少可以说明两点,一是古猗氏在现临猗南边,离盐池较近。郦道元《水经注》云:河东盐池谓之解盐。池西又有一池,谓之女盐泽,在猗氏古城南。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说:猗氏之盐,晋宝之大也。这些都充分说明古猗氏包括地域非常广阔,盐池也属其领地。《春秋》杜预注:猗氏有盐池。后分猗氏、安邑治县以守之。二是猗氏是在晋魏间才移到今址的。那么,古猗氏又究竟在哪里呢?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在他的既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史料价值的地理巨著《水经注》中明确写道:“涑水又西经猗氏县故城北。”牛杜铁匠营城址正在涑水河南岸,而绝不是今猗氏城在涑水河北岸。郦道元(470——527)正生活在北魏时期,也正好是猗氏城迁址不久,他本人又好学博览,并亲自到各地“访渎搜渠”,留心考索水道变迁和城邑兴废等地理现象。所以说他的注释是比较可信的。

那么,古郇城又在哪里呢?据《括地志》、《元和郡县志》、《太平环宇志》等资料记载,都说古郇城在今临猗(猗氏)县城西南四里。以地势分析当在关原头西北一带。《左传·桓九年》及《竹书纪年》均有记载:“晋武公灭郇以赐大夫原,是为原叔。”这说明郇国延续了四百余年,于桓公九年即公元前688年灭亡。该城便成了大夫原的封地。现在此地虽无城可考,但有三个原头村。这个原头的“原”字,是否与大夫原有关呢?没有可靠的文字资料,不可武断,只能做些推测。据关原头一村老讲,他小时候曾见过一幢石碑,碑文记载关家是从金大定(1161——1188)年间迁移至此定居的,此前该村叫东原头,那么杨原头该为南原头,闾原头该为西原头了。这至少可以说明原头村名来源很早。或者说,三个原头村正是在原叔接管郇城后,为防御起见在废墟上建起的三个戍所。如果这种推测不错的话,那就可以作为郇城就在此地的旁证。

从该地地层观察分析,古郇城应该已经被两千多年来从峨嵋岭上流下的坡水夹带泥沙埋藏在三四米深的地下。据说关原头村民在村西头打井时,曾在四米深处发现瓦砾,化肥厂扩建尿素工程时也曾在七、八 米深处发现瓦砾。这是否又可作为两条佐证呢?但如果要真正确定郇城的确切位置、大小、建筑特点等等,只有期待运用科学的考古方法,作进一步挖掘、探测、考证了。

程村东周墓的发掘也许能揭开瑕城之谜。瑕城又在什么地方?自古无人能够说清楚。按郦道元《水经注》解释,“涑水又西经解县故城南”“涑水又西南经瑕城”。据笔者多年前写的《解城考》一文,故解城应当就是城东城西之间的古城遗址。那么,瑕城当在城西西南某地。程村东周墓的发现也许会给我们揭开谜底。程村位于峨嵋岭南,涑水河西岸,隶属山西临猗县庙上乡,在县城西22公里处。据初步调查,它是一处面积逾万平方米的墓地。在村西有一当地群众使用的取土场,约5000平方米,俗称“土塘”。1987年夏,当地群众在土塘取土时发现了墓葬。同年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运城行署文化局即组成联合考古队,对程村墓地进行了发掘。发掘工作延续了二年,共发掘土塘及其周围东周时期的墓葬52座、车马坑8座,共出土铜器、陶器等珍贵文物1500余件。成为轰动全国的考古大发现。限于当时的客观条件,发掘工作只做了很小一部分,尚未得出究系何人墓葬。如果能够进一步发掘,当会揭开更多的历史谜底。一般说来,大型墓葬多与城址相距不会太远。也许古瑕城就在程村一带。我们期待着科学的考古会给我们揭开瑕城之谜。

猗氏何以称郇阳郇、郇城、郇瑕问题搞清楚了,但何以又变成了郇阳呢?这个问题笔者查不出史料说明,只好做一些臆测推断。我们的老祖先们在拟定或者说在约定俗成某地地名时,往往会依据该地所据山水南北方位而定阴阳。查《辞海》,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如华阴、江阴、淮阴。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水北为阳,山南为阳”。我们不妨搬出中国地图,称阳的城市多极了。如果不是在山之南,肯定是在水之北了。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郇城所处的方位,她不仅据于峨嵋岭的南面,而且据于涑水河的北面,可以说是阳中之阳了,称为郇阳应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不称阳反倒奇怪了!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主观臆断,有待进一步考证了。

郇阳最晚当起于明万历年间。有人说,郇阳起于清代,这未免有些轻率。只要读一读中华楹联巨匠乔应甲的对联专著《半九亭集》就会有所发现,乔应甲的诗联中都有郇阳的提法。夏邑童生事;郇阳署印官。传言家乡苦旱又接报见中使去解州卖余盐赋此:

传闻旱魃苦郇阳,

忽报貂珰下解梁。

市肆已闻惊榷税,

鹾池还见走豺狼。

群奸到处张威焰,

百姓无人不悚惶。

回首乡关空洒泪,

此情何日达君王。

乔应甲于万历二十年(1592)中进士任推官,到万历二十六年七年间两次以推官署襄阳府、郧阳府台印,即代理知府。所以自称“郇阳署印官”。乔应甲于万历二十七年以治行优等被征召入京升迁,却因不送礼而惹恼当权者而在京城候旨三年。这期间,恰好碰上家乡大旱与太监陈增陈奉等以矿税特使身份到全国各地大肆掠取豪夺,横行霸道,搞得民不聊生之时,乔应甲满腔激愤,奋笔疾书,写下了这首律诗,倾吐了忧国忧民嫉恶如仇的一腔热血。由此可证,最晚在明万历年间,郇阳一词就已经通用了!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