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小林夫妇种了50亩翠冠梨
刚摘下的翠冠梨装箱
四川新闻网德阳7月15日讯(记者 周鸿 摄影报道)这个时候,走进罗江县万安镇芒江村天马山,就犹如进入到了“花果山”,一株株苍翠的梨树栽种在山坡上,树上挂满了成熟的翠冠梨,正等着人们品尝它的香甜。
7月12日上午,天马山的一处农家乐,屈小林一家正忙着将刚刚采摘下来的翠冠梨装箱,以便下午邮寄出去。据了解,今年30岁的屈小林是罗江人,一直从事水利、房建等工程方面的工作,来往于全国各大城市。然而4年前却突然在天马山盘下了别人的梨树。“这里生态环境好,种出的翠冠梨好吃,在市场上不怕卖不出去。”
80后夫妻钟情绿色产业 年收入60余万元
“到我们这里,无论你买不买,梨子随便你吃。”7月12日上午,屈小林的妻子沈燕热情的招呼着客人,并立即削了一个翠冠梨递上。“如果放在冰箱里,冰一下味道更佳。”
翠冠梨的青皮看起来粗糙,不过当把外皮削开之后,里面嫩白的果肉显现出来,轻轻咬一口嘴里满是香甜的果汁,再咀嚼几口,果肉很快化渣。
屈小林正是看到了翠冠梨的优点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于是他在4年前便开始投资种翠冠梨,开辟起了自己的第二职业。
“这个地方到处都是绿色植物,没有臭水沟,空气清新。生态环境非常好,没有污染,适合发展绿色产品。”屈小林看重了天马山这块绿色丘陵,而且这里也是德阳区域内翠冠梨主要种植区域。
经过四年的发展,屈小林种植的梨树已经由之前的30亩发展到现在50亩,产量达到10万斤,按照每斤5元计算,销售额达到50万元。
平时,梨树由自己的父母和请来的工人看管,但到了梨子的销售季节,屈小林夫妇就会从城市回到芒江村,待上两个月。一来感受农村生活,二来卖梨子。
“翠冠梨香甜可口水分足,易化渣。吃过的第一次的人,还会再吃第二次。”屈小林说,前几天,有位顾客买了一箱品尝后,结果第二天就又买了50箱。而这十万斤翠冠梨只需要一个月就能卖完。
其实,屈小林不仅仅种梨树,还以梨树为卖点,开办了农家乐。每年的梨花节和果实成熟的时候,能够吸引上百名游客到他的农家乐就餐。据屈小林透露,因梨树带来的年收入可达60万元左右。
“我还打算再扩大翠冠梨的种植规模,达到110亩,同时发展农家咖啡和住宿。”屈小林说,这里的环境这么好,以后老了就在这里一边生活,一边经营自己的绿色产业。
芒江村尝试秸秆还田作果树肥料
绿色翠冠梨销往全国各地 受顾客青睐
屈小林种植的翠冠梨不仅销往德阳周边,在澳门等这些大城市也有他的顾客。而这些地方的销售价格往往达到了10余元一斤。
这不得不说,只有翠冠梨的品质得到保障,才会受到顾客的欢迎。
“我们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并尽量不使用农药。”芒江村村支书唐学清介绍,目前,使用农药主要是在果树开花和挂果的时候使用,平时则使用特殊灯光、粘板等方法除虫。此外,果树下的杂草也是用人工除草的方式,而不再使用农药除草。
在梨树使用肥料方面,也不再使用化肥,而是采用农家肥。
“之前,使用过化肥来种梨树,结出的果实虽然大但是不甜。而且长时间的用化肥还会破坏土质。”唐学清说,而现在大家都在农家肥中加上榨完菜籽油后留下的油枯,不仅让土质松软,结出的果实也特别的甜,“我们的翠冠梨含糖量达到了14%——17%”。
目前,芒江村正在尝试将秸秆用于果树中,今年已经有数十亩的桃树作为试点。“从目前情况看,秸秆不仅是肥料,在腐烂前还可以保持土壤水分,抑制杂草的生长。”唐学清表示,这还能有效解决了秸秆处理的难题。
打造“亦农亦游”旅游 发展绿色产业
目前,罗江的翠冠梨已经通过了绿色产品的认证,正在进行地理标识的申请。其良好的品质不仅是果农的环保种植,还是当地大环境作用的结果。正如屈小林说的,这里生态环境好,适合发展绿色产品。
果农谢超介绍,早在10年前,芒江村就已经开始了环保种植翠冠梨。而随着大家环保意识的越来越强,大家更是延伸到自己的生活领域。
“我们把生活垃圾中的果皮、菜叶、鸡肠等这些作为肥料用于果树,而一些不可回收的垃圾就交到垃圾处理站统一处理。”谢超说的这种方式,正是罗江推行的‘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最大限度实现了垃圾全面收集、分类减量和资源利用,实现了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据介绍,该模式首先农户将自家产生的垃圾进行初分类,农村垃圾在这里进行第一次减量。然后保洁人员根据垃圾量,定期将垃圾池中的垃圾清运至分类收集池,集中进行细分类处理,农村垃圾在这一环节第二次大减量。村保洁人员定期将需进一步处理的垃圾运至镇垃圾中转站,这一过程完成了农村垃圾由村、组分散到镇中转站的统一集中。镇、县环卫人员每日对垃圾中转站进行清运,将集中的农村垃圾转运至县垃圾中转站或进入垃圾处理场。县级生活垃圾专业处理机构按照居民生活垃圾处理工艺和流程,将农村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置,该环节完成了农村垃圾的最后处理。
目前,罗江80%的农村生活垃圾实现了就近无害化处理,只有20%需要县上统一处理。
“只有环境变美丽了,种出的绿色翠冠梨,吃起来才会更加的香甜。”唐学清笑着说。
据介绍,以创建“亦农亦游”的农业休闲观光新农村为载体,借助天马山的自然景观,满江村的绿色产业悄然兴起。目前,这里已经建起了7家农家乐,2016年接待游客达到5万人次,成为芒江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成为村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经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