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推崇“未雨绸缪”,无论做什么事情,眼光都不妨放长远一些。
不过,话虽然是这样说,但真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却很少。对于普通人来说,大多数都只能看清眼前的生活,只有那些胸怀韬略的人才能料到多年以后的事情。
例如唐朝初年发生的“玄武门之变”,李渊身为开国皇帝却被人禁锢在皇宫之中,李建成身为太子却兵败玄武门,这其中究竟包含着怎样的隐情?
直到1300多年后,敦煌石窟出土的一块尘封多年的墓碑揭开其中的真相,令人不得不感叹时为秦王的李世民好深的心机,眼光确实比一般人要长远许多。
上世纪20年代,敦煌石窟中所藏的唐朝文书被发现,其中有一块唐初武水县伯常何的墓碑,从墓碑上的记载不难判断,李建成输的一塌糊涂也是情有可原。
无论是谁,如果有李世民这么一个弟弟,最好的办法就是干脆老老实实认输,这样于己于人都好。
众所周知,唐朝的江山基本上是李世民带着天策府中的将领打下来的,但是摘桃子的人却是李建成。
虽然当初李渊曾隐晦地表示,只要二郎你好好干,将来这江山少不了你的。可是真当大业初成时,李渊却因为嫡长子继承制的缘故,将太子之位许给了长子李建成。
自古以来,皇子之间争储夺嫡就很常见,为了皇位什么亲情、友情、爱情都不值一提。
不过,一开始李世民恐怕也并未动过夺嫡的心思,可李建成或许因为心虚,知道自己的能力和威望以及功劳都不如弟弟,所以处处想要除掉李世民。
而且,为了打击李世民的势力,李建成不光是整李世民一个人,连带着将他手下的将领都一起整了。
更过分的是,李建成不但以太子的身份欺压李世民的天策府一系,而且还以重金贿赂了李渊身边的妃子,让她们没日没夜地说天策府的坏话。
天策府作为唐朝刚成立时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李渊当初刚把李世民封为天策上将就后悔了,可是他又不好意思反悔。
如今天策府跟太子府搞起了对立,他又听惯了枕边人总是跟他说大朗忠厚老实,二郎嚣张跋扈,所以他其实对天策府也没什么好感。
当然,李世民也并非善茬,他毕竟是久经沙场之人,怎么可能甘心被人骑在头上?而李世民身边的天策府诸将为了各自的前途,也都明里暗里地劝秦王早做打算,所以李世民表面上与李建成相安无事,暗中却一直隐忍不发。
武德七年,李世民向李渊举荐了一个叫常何的人担任玄武门守卫将领。
玄武门是太极宫北面正门,是出入皇宫的重要通道,直接关系着皇帝的人身安全。因此,想要担任玄武门的守卫,在忠心方面肯定要没问题。
李渊于是就派人去查了一下这个常何,发现他虽然曾经跟随李世民作战过,但是也曾跟随过李建成,还曾经跟随过李孝恭。
李建成是太子,而李孝恭是李渊的堂侄,既然常何跟随过他们两个,那忠心方面自然是没问题的。
其实,说白了,李渊这也是在防着李世民呢,生怕他把自己的人手安插进去。
常何当上玄武门守卫后,李渊以为他是自己这边的人,而太子李建成也多次暗中拉拢常何,误认为常何是他这边的人。
其实,常何既不是李渊的人,也不是太子李建成的人,谁都不知道他是秦王李世民的人。
早在常何被举荐为玄武门守卫之前,李世民就已经将他拉拢过来了,赐给他黄金30根,金刀一柄。
后来常何如愿当上玄武门守卫后,李世民又悄悄赐给他金刀30柄,让他去暗中收买李渊宫里的禁军首领。
此时,不单是玄武门,甚至李渊的皇宫都已经成了李世民的主场。但是李世民一直隐忍,等待时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两年后,当李世民安插在东宫的计时官王晊告诉他,太子打算在昆明池设伏杀他后,“玄武门之变”终于爆发。
隐忍多年的李世民,在这个地方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又逼李渊交出了皇位。
当太子府副护军薛万彻、车骑将军冯立等人得知消息赶来救援李建成时,常何干脆下令关闭了玄武门。
薛万彻虽然勇猛无双,还带来了太子府的2000精兵,但是由于缺乏攻城器械,望着高大的玄武门只能徒呼奈何。
不甘心失败的薛万彻,随即想回身去攻打秦王府,迫使李世民放人。可是这个时候尉迟敬德却手持李建成的首级出现,冯立当场投降。薛万彻只能仰天长叹,率领几十个亲信逃进了终南山。
至此,李世民终于铲除了所有对手,随后就进宫逼迫李渊让出皇位。
可能有人会奇怪,这太极宫门口喊打喊杀的,为何没有禁军出来制止?其实,整个太极宫早已被李世民所控制了,就连李渊都被尉迟敬德软禁了起来。
虽然都说尉迟敬德是“玄武门之变”的头号功臣,其实真要算起来,常何恐怕才是“玄武门之变”的关键人物。
是他下令关闭城门,断绝了李建成最后一丝生机;是他暗中收买了禁军首领,控制了整个太极宫;也是他将尉迟敬德放入宫中,将李渊给软禁了起来。
虽然在“玄武门之变”中,常何只是一个小人物,但是他的存在却直接影响了历史进程。
其实这也很正常,翻开史书,上面有太多小人物影响历史的例子了。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大人物能改变历史,小人物也照样能影响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