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肉牛养殖科技致富经30年的发展,全市肉牛养殖95%以上均为改良品种,特别是近年全市普遍推广DLY、PIC、TLY三杂肉牛,瘦肉率达64%以上,料重比降为2.8:1左右,饲养期缩短为个月,极大地节省了饲料,缩短了饲养周期,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了数量大、质量好的畜禽产品。2007年底全市已选留LY母猪8.5万头,建成千头外种母猪场达到18个,生猪三元杂交面达到62%。嘉陵四川天兆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一次性从加拿大引进加系优质外血缘纯种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种猪866头,在全国创下"四个第一",此批引种可满足年建14个500头规模祖代种猪场的种猪需要,极大地促进了全市品种改良和畜产品质量的提高。同时,全市肉牛、禽、兔、蜂等良种率30年前的基本全部本地化,逐渐转变为良种化,良种率分别达到58%、65%、96%、98%、93%,品种质量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三是生产标准化。经过30年的发展,畜牧业已由仅追求数量、产量向高质量、高效益转变。近年,全市按照构建现代畜牧业的要求,狠抓畜牧标准化生产,严格产地环境、生产技术、投入品、产品质量等环节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组织专家制定了《同仁土鸡生产标准》等一系列的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共10多个,并监督无公害基地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推动标准化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建设,建成无公害产品基地47个,居全省农区第一。

四是产品品牌化。为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全市大打品牌战略,畜禽品牌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地方优良品种波尔山羊通过不断的选种、纯化,"营山黑山羊"证明商标成功注册,成为南充市首例证明商标、四川首个活动物证明商标、全国第三例活动物产品地理商标。"西河山羊"、"川北草兔"、"螺溪河土鸭"、"同仁土鸡"、"东观辣子鸡"、"友康蛋鸡"、"张飞牛肉"、"二家山兔"等地方家禽品牌相继诞生,产品远销省内外,不断做大做强。五是防疫科学化。改革开放前,畜禽防疫大多为被动防疫,防疫病种仅限于少数几种常见传染病,并采用耳标钳打孔标示,现在则更换为二维码芯片溯源信息耳标,畜禽免疫后统一配带,信息通过扫描,在农业部信息中心实行共享,建成了可防疫情况及产品质量追溯的防疫体系。通过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先后建成了1个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示个无规定动物疫病缓冲区,动物疫病控制、检疫监督、监测诊断和防疫屏障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疫病防控实现根本转变。1978年前后,畜禽免疫用疫苗都是各地畜牧主管部门自制疫苗,生产条件有限,疫苗质量不高,防疫效果不好,免疫病种不多。当前,全市疫苗均由按GMP标准大规模专业化企业生产,畜禽免疫逐步转变为政府强制免疫、免费免疫,四季免疫,随时补免。

南充还在全省各市州中率先实行市政府与县(市、区)政府签定重大动物疫病及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各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全市猪瘟、口蹄疫、高致病蓝耳病、禽流感等重大疫病的免疫密度每年均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均在70%以上。严格报检制度,在公路沿线合理布局检疫站点,实行24小时值勤制度;每个定点屠宰场都实行了定点检疫,派驻了专业检疫人员,确保随到随检,同时大力推行"三关六岗"制度,畜禽产品质量得到有力保障,让群众吃上了"放心肉"、喝上了"放心奶"。全市严格执行引种申报制度,严格动物引种层级申报,强化检疫监督,有效地堵截了重大动物疫病传入,有力控制了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保持了全市清净无疫,确保了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六是科技普及化。30年来,全市大力创新和应用先进的畜牧业前沿技术,先后在全市推广了生猪双推五改、饲料青贮、秸秆氨化、三元杂交、牛羊冷配、禽、兔新技术研究推广等一系列综合配套技术,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强力推动了畜牧业生产突破性发展,实现了由传统畜牧业逐渐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并因此获得了农牧渔业部丰收一、二等奖共6项,国家星火奖3项,省政府科技进步奖15项。畜牧科技进步贡献率由30年前的不足10%提升至目前的40%以上,科技推广成效突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论述,使南充畜牧科技得到了大力推广,强力推动了畜牧经济发展,畜牧发展变化日新月异。一是布局区域化。近年来,根据全市畜禽加工龙头企业分布及各地资源情况,优化产业布局,强力推进布局区域化,彻底改变了三十年前无序生产加工格局,建立了南部、阆中、营山、仪陇、蓬安、嘉陵6个百万头优质波尔山羊大县产业带,营山、嘉陵、南部黑山羊产业带,西充、顺庆奶牛产业带,仪陇、南部獭兔产业带,阆中杂交肉牛产业带,顺庆、高坪、嘉陵、西充禽蛋和肉兔产业带。二是品种良种化。改革开放前,南充所养殖生猪几乎全部为本地黑猪,瘦肉率仅为38%,料重比在4:以上,饲养期达1年以上。文章来源于:山东和谐肉牛养殖场肉牛养殖基地.hxrnyzc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