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10月4日电 题:“石蛙女孩”王婷婷:“我期待‘哇’声一片!”
新华社记者李惊亚
金秋时节,走进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毛石镇毛石社区黑神庙组,沿着清幽的乡间小路和缓缓流淌的山间溪水,到了山脚下,便是轩源飞泉石蛙养殖专业合作社了。
黑黑的皮肤,不高的个头,说话干练,这是合作社负责人、“90后”致富能手王婷婷给人的第一印象。
今年28岁的王婷婷,父母都是地道农民,母亲还有残疾,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她初中辍学后在浙江、湖北打工多年,有了一些积蓄后,2012年返乡创业,带领群众养牛。
2017年初,当地被划为赤水河水源保护区,她决定放弃养牛,转向既不破坏生态,又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石蛙产业。石蛙具有较高食用、药用价值,属于高端养殖品种,对环境、食物等很挑剔,毛石社区植被茂密、泉眼无数,适合养殖生态石蛙。
在当地政府帮助下,王婷婷和朋友通过自筹资金、贷款等方式,投入110多万元,购买了2000对种蛙及相关设施设备,创办了轩源飞泉石蛙养殖专业合作社。
在合作社记者看到,5000平方米的饲养房,模仿石蛙的生长环境打造,种蛙池、孵化池、成年蛙池、虫房等分布有序,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不少女孩看到石蛙会吓得“哇哇”叫,但王婷婷一点都不害怕,伸手便能捉住一只。饲养房像她的家,一天到晚待在这里,挖水渠、搭隔离网、种草、喂食……4月到9月是石蛙的产卵期,不仅白天要查看石蛙的繁殖情况,晚上还要和技术人员一起挨个检查幼蛙的生长情况。
“用手电照石蛙的眼睛,发亮的就是健康的,如果没光彩就可能是生病了,需要马上处理。”王婷婷说。养石蛙一年多,她快成了石蛙专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销售蛙苗及成品蛙,合作社2018年已收入20万元,预计到2020年,成品蛙将达到100万只,全部投放市场后“钱”景可观。
王婷婷的另一个身份,是毛石社区最年轻的共产党员。2013年,返乡后不久,她便入了党。“党员要起示范带头作用,我想带领更多的贫困户一起富起来。”王婷婷说。
石蛙的食物是黄粉虫,目前要在四川、湖南等地购买,如果本地饲养,成本会降低不少。今年8月,王婷婷和村里的8家贫困户签了协议,明年由他们帮合作社饲养黄粉虫。
“等石蛙产业发展壮大后,我还打算往生态旅游观光方向发展。希望今后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不光能听到‘蛙’声一片,更能‘哇’声一片。”王婷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