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平,42岁,福宝镇渡口村一社人,现家中有四个人,妻子和两个女儿,可谓是家庭幸福。
外出创业初成功,心系家乡续情怀
出生于农村的刘建平,和其他同村的人没什么两样,在无边田地、金色稻谷、清脆蛙声里长大,后与同村的人一起外出打工,每年过年回家,年复一年。2011年,刘建平思索着外出打工的不易,无法给家人满意的生活,于是和哥哥商量自己建厂的事,一拍即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他们的工厂建立了,取名叫“逸扬化纤制品厂”,专门生产沙发、桌凳、椅子等家居用品。经过两兄弟的努力,厂子效益逐渐提升,每年都有几十万的收益,这对于一个在外地创业的农村人,创业的艰辛可想而知,取得的收益更是让人欣喜若狂。
四年的时间,让刘建华积累了不少的积蓄,但是,这样的成就却不是刘建华最想要的,恋家的他,心里萌生了一个念头“我要回家创业!”敢想敢做,去年过年,刘建华关闭了自己辛苦创办的工厂,回家了。过年的时间里,他除了走亲戚,就是到处走访,调查情况,寻找创业机会和渠道。
毅然回乡再创业,苦心成就“青果鸡”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两个月的走访调查,刘建华确定了自己的创业目标:养鸡!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绿色生态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养生态鸡成为一个有利的出路,前景看好,于是,他和妻子便开始了近两个月的筹备工作。他们一边和村民协调养鸡场地,一边买专业书籍研究学习养鸡技术,不懂的也会通过上网或走访养殖场取经,丰富养殖经验。
刘建平要办生态鸡养殖场,得到村里很多人支持,没过多久,近6亩的山林便被承包下来。今年4月,刘建平邀工人在自家场地搭建了鸡棚,引进了第一批鸡苗,共计600只,由于是第一次大规模饲养鸡苗,刘建平经验不足,没多久便死了100余只,夫妇俩有点心痛,但这点挫折并没有什么。于是,刘建平再次踏上取经之路,四处求教。待存活的近500只鸡苗适应以后,刘建平夫妇将他们散养在了承包的山林里,悉心照料,每天喂养玉米等生态食品。由于山林里鸟类繁多,经常有鸟过来抢食,甚至对鸡苗虎视眈眈,刘建平思考良久,便买了几十只鹅放进山林里,用鹅声吓跑林鸟,这一方法果然不错,没几天,那些鸟便飞走了,放养的鸡苗得以安全。过一段时间之后,细心的刘建平发现,这片多种植青果的山林,青果成熟掉落后很快就不见了,带着疑惑,刘建平观察了几天,发现这些鸡除了吃喂养的食物外,还很喜欢吃青果!惊讶之余,刘建平又上网查了一下,发现并没有鸡要吃青果的资料,他萌生了一个想法:打造一批青果饲养鸡。此消息很快传开来,附近村民纷纷来围观,也表示很是稀奇,便很形象地称之为“青果鸡”。
精心照料巧取经,成功不忘相邻情
通过悉心照料和改进饲养技术,第一批存活的鸡苗长得很健康,于是,刘建平引进了第二批鸡苗,共400只,皇天不负有心人,第二批鸡苗全部存活,也成功放养,成了第二批“林下青果鸡”。刘建平说,待第二批再长大一点,就会引进第三批、第四批,逐步扩大规模,然后逐渐转化为自己孵卵育苗,再在附近种植莲藕、茵红李等,打造一个生态养殖农庄,使游客引得来、住得进、留得下。
刘建平成功打造养鸡场,得到了村民的拥护,“青果鸡”的名声也越来越大,附近很多村民想向他求经验,刘建平却拒绝了。原来,他另有想法,他告诉我们,自己在家乡长大,邻里多互相帮忙,很感谢亲戚近邻的帮助,让自己有了今天的生活。现在自己还在实践阶段,技术还不成熟,自己打算等技术再娴熟一点,再帮助乡亲们,将鸡苗分给乡亲们,再教他们养殖技术,然后自己回收出售,一起致富。
文/福宝镇 温发霞
编/代勇 杜明珉宋玉霞 审/税晓霞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