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县石镇镇的农民创业孵化基地,让镇里几万农民的致富梦想变成了现实。

2月28日,记者走进孵化基地便民服务中心,见墙上张贴着10余个“孵化”出来的特色种养基地名称:有养鸵鸟、孔雀的,有养田螺的,有养肉牛的,有养肉鸽的,有加工荞麦面的,还有制作伞具的。一村一品自成特色,互帮互补。

想创业,盼致富,是农民的梦想。但如何创业?创业怎样才有保障?石镇镇党委、政府想出一个好办法:创建一个创业孵化基地。

既然叫孵化基地,就必须有“窝”。镇里拿出集镇上好的地段上的房子,成立了孵化中心,配备了工作人员。

有了孵化场所,还要有孵化的条件和资本。镇里设立了一个创业扶助基金。基金来自4个方面:企业捐款、全镇党员干部捐款、县委组织部从留存的党费下划和镇财务划拨。基金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为创业的农民提供周转资金,二是帮助创业人员取得小额贷款。为监督基金的使用,孵化基地成立了理事会,理事会成员有上级组织部门的干部,有镇领导,有农村经纪人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不仅如此,孵化基地还成立了两个党支部:经纪人协会党支部和合作社党支部,下设12个党小组。有了这两个党支部,经纪人协会41名成员不仅有了协会这个“娘家”,更有了党组织的依靠。

如果说这些都是孵化基地的“硬件”,那么,服务便是这个基地的“软件”了。“服务致富”这几个字写在孵化基地的大门口,更写在每位工作人员心上。

2月29日,记者在石镇镇见到农民张才生时,他正和上海绿色地带食品公司的技术员一起,研究如何补救因灾给双孢蘑菇造成的损失。老张告诉记者,技术员刚从上海赶来,技术人员的路费、技术指导费等都不需他承担。“去年镇里和这家公司签订协议时,把技术服务费、原材料费,培训费都为我们承担了下来。”

从事种养业近20年的张才生,能够和上海企业“结对子”,也是“孵化”的结果。去年,张才生为了把产业进一步做大,参加了政府组织的赴上海浦东的学习班,期间学员没有承担一分钱的费用。学习班结束后,他创办了这个双孢蘑菇种植基地。基地投资100多万元,县领导、孵化基地帮他贷款了35万元;流动资金不够,孵化基地从扶助基金里借了2万元给他。更让他感动的是,正当他为选不到合适场所而发愁时,镇政府把敬老院的一间旧房子无偿给他使用。

资金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以及情感交流,使这个镇的10多个创业基地不断发展壮大。张才生告诉记者,今年已有30多户农民和他联系,要求在各自家中种植双孢蘑菇。据了解,全镇目前已成立了10个规模较大的专业合作社,这些合作社管理规范,点多面广,带动了全镇2000多户农民发家致富。

唐明树 本报记者江仲俞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