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养殖致富之路_致富经养殖业视频_致富养殖网

汪祥的蜜蜂养殖场。

冬日的黔江区邻鄂镇沙子场社区显得格外寒冷,然而在这里的大山深处,幽静中却有一丝丝生气。正值枇杷花开的季节,记者看到花上竟有不少蜜蜂在采蜜。原来近处的民房周围,放置了许多蜂箱,蜜蜂都是从这里飞过来的,一位中年汉子正在其中不断的忙碌着。

“他就是汪祥,是我们这里远近闻名的养蜂人,他的蜂每年只割一次,从不曾喂过白糖。很多人都打听着来买他的蜂蜜。他在平坝营、舟白等地也有养殖蜜蜂,事业干得风生水起。”村民冉茂坤告诉记者。

打工多年回乡创业

今年46岁的汪祥是舟白街道五台村人,在回乡创业以前,他一直和妻子雷小琴在上海打工。

“我一直是在守仓库或者当保安,不仅工作时间长,每个月除了开销存不到什么钱。我和妻子在外打工10多年,也就存了20多万元。”汪祥回忆道,“回来发展蜜蜂养殖源于和我舅舅的一场谈话。”

2015年过年的时候,汪祥在和舅舅李光荣聊天时了解到,蜜蜂养殖周期短、收入高。考虑到打工不是长久之计,汪祥决定过完年后不再外出,留在家里搞中蜂养殖。

同年春天,汪祥经人介绍从彭水的长生镇花18万元购买了近100桶中蜂,安置在舟白老家,迈出了他蜜蜂养殖事业的第一步。

创业失败越挫越勇

让汪祥没有想到的时候 ,养蜂原来并不是人们所想的那样简单。“蜜蜂最远能飞出3公里左右,而舟白那一片只有油菜花多一点,其他的花相对较少。短短两个月,我的蜜蜂就饿死了一小半,损失了8万多元。”汪祥告诉记者。

蜜蜂的大量死亡,急得汪祥夜不能寐。他意识到养蜂是一项技术性工作,要掌握当地的气候条件、蜜蜂种类的适应情况、采蜂时间等。为确保蜜蜂的健康发展,汪祥专门参加了区里提供的农业委员会蜜蜂育种专家的技术指导,对蜂箱的选择、蜂巢的选择、采蜜、养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此后,汪祥的足迹走遍了黔江大半乡镇,最终他和妻子商量后,把大部分蜂群迁往了邻鄂镇的沙子场以及平坝营风景区附近。至此,他的养蜂事业才算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只卖最好的蜂蜜

到2017年9月份,汪祥养殖的蜂群多达200箱,年产值在1000斤以上,每年纯收入10多万元。行内有人给他出招说,掺白糖能产更多的蜂蜜,被汪祥坚决拒绝。

在他看来,之所以把蜂群养在偏远山区,就是因为这些地方五倍子花多。五倍子具有很好的中医药价值,所产蜂蜜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雷小琴说,由于纯天然的育种方法,蜂蜜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回头客特别多。

汪祥总是每年在农历9月份的时候,从蜂箱里割一次蜂蜜,每次割的时候都会留下一部分蜂蜜。汪祥说:“这样做是为了让蜜蜂安全过冬,而不用给它们喂白糖。我总觉得,我不干这行就不说,一旦要卖蜂蜜,我就要卖最好的土蜂蜜,而不是掺假。”

记者在他的家里看到,桶里的蜂蜜像猪油一样,勺子都折弯了才勉强舀开一个缺口。“老汪,你这蜂蜜确实安逸,我朋友让你给他装两斤,我带给他。”正说着的时候,又有村民来找汪祥购买蜂蜜。

铺就甜蜜致富

作为村里一个“甜蜜”致富的人,汪祥在自己创业的同时也没有忘了他人。很多人从汪祥手里购买蜂群后,他不但免费为大家提供养殖技术,还赊账给需要创业的人。

60多岁的邢宗排老人告诉记者,我原来什么都不懂,以为蜜蜂买回来之后不用管它,它自己知道出去采蜜就行。后来还是汪老师教我如何分桶、如何防治棉虫。如今靠养蜂,我的日子过得甜多了。

说起养蜜蜂的技巧,汪祥告诉我们,养蜜蜂最重要的就是勤劳,从管理蜂群、分蜂、取蜜都是他自己一个人承担。他坚信,只有勤劳才能致富。如今,在他的心里,就是要将这份甜蜜事业进行到底。

(记者 田丹 文/图)

区县二维码.png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