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
我们欣喜地迎来
2022年的“农民丰收节”
丰收,是中国人世世代代的“金色梦想”。金秋,“丰”景如画,广袤的田野上,新农人与老农人共享丰收的喜悦。
随着乡村振兴的纵深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当起新农人,为农业带来新气象。他们开得了新农机,玩得转新技术,改变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形象。
新农人把梦想播种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家门口开创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个人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乡村发展,带动乡亲共同增收致富。
在这个收获的日子里,让我们走近这些为丰收而辛勤耕耘的年轻人。
“汗水农业”走向“智慧农业”
“下田干农活基本靠人力,特别是种连作晚稻时,每天凌晨3点就起床插秧。夏季蚊子特别多,身上被咬得满是包,人辛苦,水稻产量也低。”回忆创业之初的生活,钟涛言语中透露出一丝苦涩。从那时起,他暗下决心,必须改变传统农业靠人力靠天吃饭的现状。
2016年,钟涛从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学机械、环保专业的他,拒绝了日本一家公司的邀请,毅然回到老家金华开发区罗埠镇花园村从事农业生产。
“2013年,父亲办的棉花厂经营不好,家里陷入困境。父亲觉得转型才有出路,于是流转了200多亩土地开始种粮食,但缺乏农业知识,加上前期投入不足,头三年里种粮没有产生效益。”钟涛用半年时间考察现代农业,开始创办家庭农场,迅速扩大土地承包面积,第二年对外联系插秧机,第三年实现连作晚稻机插面积100%。
“刚开始从事农业生产遇到困难,不仅因为自己是个门外汉,还因为资金实力有限,无法引进先进的农机设备。”钟涛说,好在有助农政策的扶持,他采购了背负式喷洒机、开沟机等。科技洪流的涌入,有效提升了农场生产效率,粮食产量也大大提高。
除了借助科技力量,钟涛还善于规划。其农场承包的土地中,旱地比水田多。他把最好的播种时间段,分配给那些缺水、分布零散等条件较差的地块,将容易管理的水田留到后期机插早稻。调整后,当年早稻产量便显著提高,往年亩产200~250公斤的田块,亩产量增至400公斤。
从事农业生产5年,钟涛体会最深的是必须不断学习。农技部门组织的培训他一次不落,遇到问题上门请教种粮大户,渐渐摸清农业生产各个环节,越钻研越有劲头。钟涛对早晚稻育秧、病虫害防治等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摸索出一套实际操作技能。
如今,钟涛的农场拥有拖拉机、开沟机、插秧机等一整套农机设备,喷洒农药用上了无人机,从“汗水农业”走向“智慧农业”,经营面积从原先的200多亩增加到1400亩。农场扩建了烘干厂房,为多个种粮大户提供烘干场地,同时指导周边农户早稻育秧,帮助他们申报农业项目,开展农业新技术指导等。此外,农场还为农户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今年随着轮作面积大幅增加,用工将突破3000人次。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钟涛说,自己的梦想是尽己所能,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尽一份力。日前,2022年度浙江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青牛奖”启动,我市有10名青年入选“青牛奖”候选人,钟涛是其中之一。
带动村民“孵”出致富路
婺城区琅琊镇徐联村有个鸸鹋养殖场,朱潇和丈夫吴志寅在这里饲养了400多只鸸鹋。
鸸鹋是一种大型经济禽,也被称作“澳洲鸵鸟”,看起来有点呆萌。目前饲养鸸鹋的人不多,这个领域相对冷门。2015年,朱潇和丈夫通过央视《致富经》节目与鸸鹋结缘,随即萌生了回乡创业养鸸鹋的念头。
出生于1996年的朱潇曾是一名跟妆师,但她内心涌动着创业的激情,确定方向之后就一头扎了进去。她和丈夫到广州、福建考察,于2017年5月办起了鸸鹋养殖场。朱潇在老家找到一处15亩的空地,从福建省三明市带回首批150只鸸鹋幼苗。经过精心喂养,2018年11月12日,他们收获了第一个鸸鹋蛋,蛋壳呈墨绿色,重450克。
更大的收益来自鸸鹋幼苗销售。朱潇的养殖场每年出壳的鸸鹋幼苗有两三千只,刚出壳的每只550元左右,如果养上一两个月,每只售价七八百元。
眼下不是繁殖期,朱潇和丈夫主要做好喂养工作。“喂鸸鹋的青饲料都是自己种的。”朱潇说,经过挑选,他们淘汰了其他草类,选用了营养价值更高的甜象草,在甜象草中又淘汰了不能过冬的品种,让鸸鹋吃得好长得好。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我们当初去其他鸸鹋养殖基地取经,做了很多功课,但引进幼苗之后,很多技术方面的问题还是要靠自己慢慢摸索,积累经验。”刚开始,他们总想让鸸鹋幼苗多吃点,长得快一点,结果鸸鹋体重增长太快,导致双腿支撑不住,发生变形。“第一年,大约13%的鸸鹋出现这种情况,损耗很大。”夫妻俩吃一堑长一智,后来还学会调整喂养配方、控制温度湿度等,保证鸸鹋蛋的受精率、孵化率。
鸸鹋养殖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对此,朱潇早有心理准备,也很有耐心。“鸸鹋浑身都是宝,皮是优质皮革,羽毛可作为高雅的装饰物,肉营养丰富,蛋壳可制成工艺品,鸸鹋油更是具有很高的价值。”她非常看好鸸鹋养殖的发展前景。
随着鸸鹋养殖场慢慢走上正轨,夫妻俩还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养鸸鹋。“如果村民没有销售渠道,我们可以回收鸸鹋蛋,这也是一种合作方式。”她想做大做强鸸鹋产业,为村民增收提供新路径。
科技助农智慧种田
夏季每天清晨四五点出门,晚上7点多收工,除去高温时段都在田间地头遥控无人机,徐跃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工作节奏。他说,以前在海上也风吹日晒,没有什么不习惯的。
徐跃出生于1992年,从航海技术专业毕业后成为一名海员,为了家人回到家乡兰溪,从事光伏行业时了解到无人机测绘,后来偶然接触了植保无人机。看着家乡大面积的农田和茶山,他想,农户为什么不利用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呢?经过市场调查、走访兰溪市农林局植保站后,其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从未接触过农业,没有掌握无人机驾驶技术,2017年,徐跃从零开始,参加无人机厂家培训,加入专业团队实习,报名参加浙江省农创客高素质农民培训等各级培训,一步步入门。当年6月,他成立了兰溪第一家提供植保专业服务的农机作业公司。
采用无人机开展农作物病虫防治,许多农户一开始心存疑虑——人工作业需30~45升药水/亩,而无人机飞防只需1.5~2升药水/亩,真的有效吗?这时,第一名客户找上了门。对于种粮大户王志华的600亩早稻,徐跃一半用无人机飞防,一半人工喷药,并邀请其他种粮大户现场参观,作业效率显而易见,防治效果也在一段时间后得到印证。种粮大户口口相传,加上当地植保部门大力支持,无人机飞防渐渐打开市场。
徐跃先后投入150万余元,购置了10台无人机。5年过去,兰溪农户对无人机植保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今年以来,该植保公司已完成植保作业约15万亩。每年10月至次年2月是无人机植保作业的“休止期”,徐跃依旧忙碌,签订下一年的无人机植保服务合同,“上新”无人机等。“无人机销售和培训业务明显增加,今年已销售40多台,培训70多人,有茶叶种植户、水产养殖户、水稻种植户等。”他说,无人机用途已经从喷药、除草延伸到播种、饲料投喂,有助于解决人工作业效率低、劳动力短缺等问题,节水省药,助力农户智慧种田。
干中学、学中干,徐跃遇到问题不懂就问,咨询植保部门,向农户、农资经销商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全国植保无人机飞机操作技能展示”中获优胜选手称号,在“浙江省农业职业技能大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比赛”中获三等奖。今年,他被聘为金华市农创客发展联合会副会长、省级乡村振兴实践指导师。
令徐跃欣喜的是,他接触到的年轻人越来越多,4名团队成员都是90后,无人机培训学员大多是“农二代”。“年轻人为现代农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我们有新思维,在现代科技力量的助力下,能更好地为农服务。”随着农户需求的变化,徐跃对自己的工作也进行了调整,“公司计划明年多招一些无人机飞手,开展植保服务、售后服务,我自己以销售、培训为主,让更多农户通过我们这所‘省级农民田间学校’掌握技能,为推动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贡献自己的力量。”
研发销售两头抓 土地结出“共富果”
“今年的义乌南枣每斤可卖500~800元,品牌化销售,销往东南亚,能卖1美元一颗 。”日前,义乌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骆遥说。
土地还是祖祖辈辈一直耕作的那片黄土,但长出的果实为何卖出高价?
骆遥大学就读法律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义乌创业。“学法律的我投身乡村,能够用好用足各项农业政策。”他认为,做农业要抓好两头,一头不断研发出更好的农副产品满足消费者,一头找到适合自己产品的市场,才能为传统农业的生产和销售注入新活力。
在骆遥创办的廿三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随处可见科研的力量。从新西兰、美国等引进的新品种很多,吸引科研院校的技术人才进行品种改良和培育。公司每年投入30万元以上研发农副产品,对加工技艺精益求精。记者看到,红糖生产加工车间干净整洁,从原先的开放式加工升级为封闭式加工。
在骆遥的创新经营下,目前其创办的公司服务周边20多个小区,核心客户群达5万多人,并解决了150多个就业岗位。公司还与磐安县新渥街道开展共建共富,帮助当地居民卖西瓜,仅两个多小时销售了1.5万吨。为了让更多的农民实现共同富裕,他们还进行技术输出,将红糖加工技术传递给衢州、贵州等地甘蔗种植户,助力其加工出更优质的红糖系列产品。
“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农村的发展,对于我们新农人来说是机遇更是责任。”下一步,骆遥将通过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走好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把“绿水青山”浓缩在农副产品中,带动更多的乡亲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来源|金华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