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广寅通讯员程云慧报道

本报东营讯借助身长不到4厘米的虫子也能发家致富?在东营市垦利区垦利街道荆岭村,这些小小的虫子的确蜕变成了许多商家口中的“黄金虫”。

走进荆岭村王增学家的养虫房内,左侧放着一排铁架,上面共摆着40个养殖箱,养殖箱内的蛹、虫卵、幼虫、成虫,大小不一,一个个蠕动着身子,挤作一团,甚是热闹。

黄粉虫又称面包虫,蛋白质含量丰富,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实用价值,可食用也可做天然饲料,用于家禽等多种禽兽的养殖,市场前景广阔。

“黄粉虫对于食材没有要求,面麸、玉米面、蔬菜、水果等都可用作黄粉虫的饲料,相对于其他养殖品种既省心又干净卫生。”王增学介绍,养殖黄粉虫要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恒定,温度一般控制在15℃到30℃即可,不需要太亮的光线。

据了解,黄粉虫从虫蛹—虫卵—幼虫—成虫需要3个月的成长周期,一只黄粉虫成虫可繁殖800到1000只幼虫,一斤黄粉虫可卖12元至15元,对于黄粉虫的产虫量,王增学如数家珍。“我今年饲养的黄粉虫产量可达1000斤,仅此纯收入就有一万多元,脱贫致富也指日可待。”王增学满意地说。

荆岭村是垦利街道仅有的几个省定贫困村之一,村集体一无公共土地,二无集体产业,是实实在在的空壳村。谈起当初选择养殖黄粉虫脱贫致富的原因,荆岭村党支部书记翟向峰说:“去年11月份,帮扶组带领我们村两委到北京考察学习,选取适合贫困户养殖的品种,而黄粉虫养殖占地面积小,投资少,没有特殊养殖条件,适合贫困户养殖,所以最后选择了这个养殖项目。今年3月份村集体投资3000元引进了15斤黄粉虫的种虫,并在村内进行了试养。”翟向峰说,通过半年时间的学习试养,首批幼虫繁殖成功,现已有400多斤虫。

正是看到了黄粉虫的巨大前景,垦利街道荆岭村的其他村民也有意养殖黄粉虫,将黄粉虫的虫粪与虫皮等作为鸡饲料,用于生产纯天然的笨鸡蛋、笨公鸡,实现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同时,荆岭村帮扶队与村两委积极与市内餐饮企业联系,第一时间与村里达成协议,决定扶助村内黄粉虫养殖项目,提供扶助资金,并研制开发黄粉虫系列特色菜品,扩展产业链条,实现企业、养殖户的双赢,届时营养丰富、口味香甜的粉虫特色菜品将走上市民餐桌。

“今年通过村内示范,争取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加入黄粉虫的养殖,大规模发展黄粉虫养殖产业,同时村集体免费为每户养殖户提供7斤种虫和2个养殖箱。下一步将积极与其他企业联系帮扶,拓宽销售渠道,为农民增产增收。”翟向峰计划着下一步的经济算盘。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