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浙江天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天蓬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国水。曾获浙江省首届“农村十大杰出青年”;衢州市“十大效益农业状元”、“十大时代先锋”、“青年企业家”等称号。衢州市第四届、第五届人大代表。

商迹

他是浙大MBA(工商管理硕士)课堂里的一名“猪倌”,在和猪打了18年的交道里,他学会了用耐心对待这份永不落日的事业;他的“天蓬”饲料,在品牌的道路上,除了标准化的生产流程,更辅以信息技术的保障;他把食品提高到道德的层次来要求自己,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今天,他认为在这个行业,责任才是第一。

他就是王国水,一个有所坚持的养殖业产业化先行者,一个期待成为“学家”的好学者,一个务实和勤奋的“猪倌”。

18年前,他从8头小猪起家;18年以来,他依靠“联合起来,共同致富”的企业宗旨和捆绑式滚动发展的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后盾,一步一个脚印,把一个单一的养殖企业发展成为一个以饲料畜牧业为主,集汽配制造、生物医药保健等于一体的现代化集团公司,资产总额上亿元。

在王国水的苦心经营下,“天蓬”先后荣获中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本竞争力50强企业、浙江省骨干农业龙头企业、中国驰名商标、浙江省著名商标等多个荣誉。而王国水自身也成为了一代农民企业家脚踏实地、创造商业奇迹的样本。

从8头小猪起步

记者:社会上一直流传您从8头小猪开始起家的故事,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的创业起步吗?

王国水:1986年我高中毕业后,就在江山的一家乡镇砖瓦企业工作,后来企业倒闭了,我就开始琢磨自己找什么事干。作为一名农民子弟,当时要改变现状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养猪。当时家里只养了两头老母猪,母亲每天早上都要煮很多青菜叶子喂猪,很繁琐。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一本广州军区出版的《快速养猪法》,上面说了在猪食里添加饲料,以及在水泥地面上养猪的方法,这着实让我震惊,因为书本上看到的养猪法和当时广大农村里养猪法完全不一样。

真的有这么快速吗?我抱着好奇激动的心情,恳求父母留下家中生产的4头小猪仔,父母考虑再三,之后又把家里的两床棉花卖了,到市场上换回4头小猪,我就用书本上的方法,8头小猪养了十多天后,比一般的小猪健康漂亮,而且发育也很快,这彻底改变了我对传统养猪的观念,并且下定决心从此做一名新型“猪倌”,这就是“天蓬”从8头小猪起步的故事。

记者:您的“天蓬”公司是如何开始创立的?

王国水:上世纪80年代末,我看好养猪行业,就将第一批养起的50头小猪卖到市场,但是因为当时饲料成本高,猪价低,亏了钱,不过我并没有气馁,1987年我在养第二批猪时,将猪种改为二元杂交猪,这种瘦肉型品种受到了当时江山出口单位的欢迎,四五十头猪全部供应去了香港,这条路走得比较顺利,之后我逐步发展,养猪规模达到1000多头。

但随着养猪规模的扩大,问题出来了。到了1993年,农村里的养猪户越来越多,而市场上不能及时买到猪饲料。当时我养的以及从农户那里收购的猪,除了供港二三百头,其余的都面临走向市场,但是市场路在何方?当时,农村单家独户饲养方式、市场信息闭塞、饲料价格贵、饲养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生猪的产业化发展。这时,我想到了与附近一些养猪户联合起来,发挥规模效应的路子。于是在1993年,我拿出全部积蓄与邻近的四个专业户一起创办了浙西地区第一家农业股份合作企业———江山天蓬畜业有限公司。

办“天蓬”公司的初衷很简单,就是以公司的名义帮助农民把猪拉到市场上去卖,然后生产市场急需的猪饲料。

记者:“天蓬”从1993年创办之初,遇到过什么挫折吗?比如资金不足、人力不足等等。

王国水:起步是艰难的,困难处处都是。公司创办的第二年就开始建饲料厂,几个股东把猪卖了,每个人出了5500元,到德清买设备。

那次印象特别深刻,饲料厂建起的第一年,公司就按照市场价定位,卖饲料赚了五六万元。由于当时建厂时,我个人从银行贷了款,于是赚了钱就都一次性还给银行,结果第二年银根紧缩,银行没再贷款给我,公司差点就断了资金链。之后我千方百计筹集社会资金,幸好供应商先借给我玉米原料做饲料,我们才可以维系生产。

到了1995年,公司成立了“生猪经营部”,用一辆旧的拉猪车收购生猪到福建去卖,但是一路上生猪疾病控制不到位,病死了一些猪,到了1995年年底,公司就损失了十几万。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大的经验教训。

记者:阳光总在风雨后,一路坎坷以后,企业迎来了什么样的春天?

王国水:经过前后三年经营,“天蓬”饲料厂相继开发了十多个系列近四十个品种的饲料,1997年下半年,公司组建了江山市唯一的股份制生猪市场———江山市生猪交易市场。通过公司牵头,把江山生猪销售到上海、福建、广东等地,至今已为养户销售生猪20多万头,一举打破了生猪贩运商的垄断。

到了1999年,公司又着手创建了万头种猪场,填补了江山没有上规模、上档次育种基地的空白。

摸索中走出自己的路

记者:多年来,“天蓬”公司从未停止过科技创新的脚步,您能和我们说说您在科技养殖道路上都做过些什么? 王国水:“天蓬”要在同行中脱颖而出,就要科技创新,以科技领先,走科学养猪持续发展之路。

在养猪实践中,我们提出了“把猪当人养”的理念,利用塑料薄膜保温技术、保育舍地笼加温技术、猪舍房顶开天窗等国内尚属首创的养殖技术,以“低成本创高效益”,通过改变猪的生存环境,可降低0.2-0.4的料肉比,每头猪节省10多斤饲料,且生猪死亡率降低5个百分点,大大提高了养猪效益。

2003年,公司与美国康地公司合作,开发新型高档乳猪饲料,可使乳猪的断奶期从原先的25天-28天缩短为18天-20天,不仅提高了母猪的繁殖率,还有效增强乳猪的抗病力。至今,公司生产的“天蓬”牌系列饲料已累计销售近15万吨。

去年公司还建立了博士工作站,“天蓬”先后与浙大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对猪的健康、猪排泄物处理以及猪的饲养技术进行研发。围绕饲料,今年我们和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筹建“天乐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开发生物菌种,做发酵饲料和蛋白饲料,这几个产品将填补浙江饲料市场空白,下半年这几个项目将投入试生产。

记者:生猪排泄物会严重污染环境,并制约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您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

王国水:我们早在2000年就与上海一家公司合作,引进日本项目,用猪粪生产有机肥,但是有机肥成本相对高,所以这一块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2000年以后上了很多有机肥厂,但是后来因为不受市场欢迎,所以陆续关门了,只有我们“天蓬”还一直坚持生产,因为这可以解决猪粪污染问题。直到去年开始,公司的有机肥才开始稍有盈利,今后随着人们对有机食品的重视,有机肥产业前景会越来越好。

为了解决猪粪、猪尿的污染,我们在2000年时就开始建大型沼气池,沼气发电项目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沼气发电的基础上,又利用沼渣、干粪制成高效复合有机肥,每年为周边养猪户消纳猪粪5万多吨,每年为养户增收300多万元。

记者:作为衢州市重点工业项目,“迪澳汽配”的主要投资方就是浙江天蓬畜业有限公司。“天蓬”是一家省内外知名畜业公司,为何会想到做汽配?

王国水:养了这么多年的猪,公司也完成了一定的原始积累,在这个阶段,我们开始考虑产业多元化发展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汽配市场是一个潜力非常大的市场,尤其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汽制动阀、离合器等汽车配件,于是我们兴建了浙江迪澳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汽车制动系统设计、制造。我们先后还并购了浙江蜂乐园蜂业有限公司、浙江颐春堂药业有限公司。

通过这些资源整合,“天蓬”有效延伸了产业链,奠定了高起点发展的基础,开始由过去单极增长向多级增长转变。去年我们成立了天蓬集团有限公司。当然,“天蓬”如何在新的发展平台上更快发展,如何在正确的决策之后再做新的正确决策,这对企业来说,是个新的挑战。

记者:你怎么看待养猪业的前景?

王国水:我觉得养猪不是一个朝阳产业,但却是永不落日的产业,这和中国人的饮食文化有关。对于这样的一个产业,要有耐心,千万不要把它当成投机行业,关键是要安全。

出于对农业有深厚的感情,毕竟我们做了那么多年的传统产业。2009年,我们规定“天蓬”的主导产业是农业,主营项目是养猪和饲料,其他产业则作为支撑产业。

从事的是道德事业

记者:现在国内层出不穷的一些食品安全问题,特别是一些知名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比如“三鹿”三聚氰胺奶粉、“双汇”瘦肉精,给老百姓的困惑是民究竟该“以何食为天”?猪肉又是关系着千家万户餐桌安全的食品,您怎么看待出了食品安全事故的企业领导者?

王国水:我觉得这个行业有它的特殊性,社会赋予他身上的责任会更重,作为一名从事食品行业的企业家真正的责任是保证食品的安全,一家企业最终是打产业品牌,做有悖于行业道德的事,无异于是自己砸自己的品牌。

记者:您在食品安全这一块有没有什么新的举措?

王国水:有。企业去年和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研发了一种名为“五抗香嫩肉”的猪肉。这种肉产自生猪在成长过程中不用抗生素、严控水质和生长环境,完全符合生态猪的生产模式,产出的肉健康安全,而且用清水煮了后很香,肥肉不油腻,瘦肉不塞牙。

接下来我们准备在杭州注册一家公司,并成立研发中心、文化融入品牌中心,预计推向市场以后,这种绿色食品会受到欢迎。

另外,我们已经在在江山大桥镇陈家村投建浙江凯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500亩集休闲、种植、养殖于一体的农场,种植有机水果,利用循环模式生态养猪、养鱼,计划建一个年产12万头高标准的生态种猪场。

记者:“天蓬”下一步的发展是什么?

王国水:对于“天蓬”下一步的发展,我们开始思考,企业发展这么多年,和新崛起的企业相比,“天蓬”的优势究竟在哪里?我们希望接下来,“天蓬”要更快地融入市场,就要直接进入终端市场,直接和市场见面,和消费者见面。

学习和借脑是终身课程

记者:听说您非常爱好学习,这是您从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

王国水:我从一开始的8头小猪起步,就是得益于一本书籍对我的启发,所以那么多年来,我一直将学习当做自己的终身课程,并在学习中办企业,在办企业中提升自我。

我刚结束浙江大学一年半的MBA课程,接下来是北京师范大学两年半的哲学管理课程。作为一名现代企业家,一定要不断学习,我希望能把“天蓬”办成一个学习型企业。所以我们公司的三四百名员工,每个月都要进行两次以上的集中学习,除了专业的行业技术外,更有国家政策和时事新闻。

除了学习,我们还不断地向外“借脑”。2009年,公司针对国内、国际畜牧业市场的竞争、发展形势,与国内知名咨询机构上海联纵智达咨询公司合作,规划“天蓬畜业”在今后3-5年的品牌战略规划,制定符合市场及天蓬发展的商业及盈利模式。“借脑”能让我们用最快的时间走最对的路,所以我们会一直走下去。

记者:最后请问您是如何看待企业主和员工的关系的?

王国水:员工的成长和企业主自身的修养息息相关。企业主只有提高自身修养,才能带领自己的员工提高素质。很多企业在赚钱,但是员工的角色是打工。我认为,在企业里要“人人平等”,每个人只是分工不同。在企业里,领导者的职责除了给企业掌舵,更重要的就是为员工服务。

企业家所说的要有社会责任,很重要的一点是对员工的成长负责任。现在我们已经将“培养多少优秀员工”定为企业管理人员的考核软指标。我们的希望是,让留在“天蓬”的员工尽快成长,让走出去的员工对企业有所留恋。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