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上午,宿迁市沭阳县张纪开、徐兵等苗鸡经纪人来到位与射阳县长荡镇甲候村的盐城市贝尔壳禽业有限公司,一次性购买苗鸡1万只。只见公司一位身穿白大褂的老人忙得不亦乐乎。他就是今年66岁的共产党员、射阳县人大代表、最美射阳人、盐城市贝尔壳禽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德贵。
他虽逾花甲,却老当益壮,激情高昂,通过一路打拼,终于在家乡的土地上艰难创业,奋发图强,终获成功;五十而惑,他创办了盐城贝尔壳禽业有限公司,实行自动化炕孵、网络化销售,生态化养殖,成了遐迩闻名的“养鸡王”;他组织乡亲们成立了德贵禽业专业合作社,带动了100多个养鸡户走上致富之路,实行优质苗鸡供给、养殖技术服务,鸡蛋订单收购一条龙服务,成了名扬乡里的致富“带头人”。2012年、2017年刘德贵连续两届被光荣当选为射阳县人大代表;2014年被表彰为“最美长荡人”;2015年又被表彰为“最美射阳人”——最美农民。去年12月,他还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立志家乡创新业
出生在农村的刘德贵种过田,养过猪,做过木匠,也出门打过工。多年常年在外,流离失所的刘德贵尝够了在外苦头。1996年,历经坎坷志不移的老刘又开始了他新的创业历程。经过一番考察后,他认准了在家乡创办家庭养鸡场,但又面临缺技术、少资金的难题。为了摸着石头过河,刘德贵先后赴县内外养鸡专业大户学习取经,并拜县市专业技术人员为师,还征订了《中国畜禽》杂志,购买了《鸡病防治知识》等科普书籍,买回了的100只蛋鸡进行试养,并逐步扩大规模,四年后,发展到近1000只。经过几年的摸索,初步掌握了一些养鸡技术,初步赚到了在家乡创业的第一桶金。
依靠科技上规模
虽然刘德贵回乡创业得到了收获, 但鸡病难防,蛋价不稳,还是令他不敢贸然扩大规模。经过市场调查,他逐渐发现育苗鸡比养蛋鸡赚到钱,2002年,年过半百的老刘又开始搞土法育苗鸡,虽然比养蛋鸡见效快,但利润太小,难以抗住市场风险。一天,老刘在和镇农技人员交谈时得知,从远程教育网上既可以学到养鸡技术,也可以了解到市场信息等。他的心头猛地一亮,立即回家买了台电脑,开通了宽带,一个月时间就学会上网,通过远程教育培训和网友交流,从网上学习养鸡、育雏技术。
2005年秋,刘德贵从网上学到养鸡技术后迅速扩大饲养草鸡种鸡的规模,当年底饲养草鸡种鸡就达6000余只,成了远近闻名的草鸡种鸡养殖大户。2006年,老刘从网上查阅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并进行技术参数的对比,一次性投入25万元,从购置了10套第四代电脑控制孵化设备,走上现代化孵化苗鸡之路,大大提高了育雏质量和效率,成活率从过去人工育雏的80%提高到95%。为了提高育雏成活率,刘德贵以年薪5万元专门邀请了盐城的一位名叫祁洪春的专业人士,担任育雏技术顾问。为了雏鸡极早适应鞭炮以及汽车的鸣叫等环境,刘德贵还特地购买了一台音箱,每天给雏鸡播放跳舞的音乐,从而让听音乐长大的小鸡性情淡定,胆子大,不容易被惊吓。现在,他的公司已拥有草鸡1.2万只,每年收购种蛋10吨以上,创产值200多万元,为当地农民直接增收100多万元。
网罗天下拓市场
2006年,由于受禽流感等影响,本地苗鸡市场不景气,一度出现滞销。此时,刘德贵想到了互联网,到各大网站上查询、发布供应苗鸡信息。他从网上了解到南通、徐州等地对苗鸡的需求量大,而且价格均高本地市场价。于是,他又通过网络和电话与外地的客商联系,很快就将家里的4万多只苗鸡和待孵的3万只全部以高于本地二三角钱的价格销售一空。有了这一次网上销售的经历后,刘德贵对网络情有独钟,一有空就到网上溜达溜达。2007年,他从网上了解到,本地农村饲养的草鸡由于受品种和环境等影响,市场前景不好。他又从网上寻求帮助,很快就发现种鸡养殖户对快慢羽加1号苗鸡评价很高。
2008年10月,刘德贵南下广西,从桂林大发养殖有限公司引进了5000只快慢羽加1号苗鸡。目前,刘德贵已形成了生态草鸡养殖、温控全自动炕孵的养殖、育雏、销售一条龙,年炕孵雏鸡达300多万羽,常年订购苗鸡的客户在1500户左右,销往江苏、浙江、山东等全国10多过省市,年纯收入达100多万元。如今的德贵禽业专业合作社是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之一,被确定为“东北(盐城)地方草鸡开发利用项目”。他创办的公司还先后被相关部门表彰为“江苏优质诚信服务示范单位”、“射阳县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致富不忘报桑梓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养鸡致富获得第一桶金后,刘德贵带领乡亲一起走养鸡致富路,他没有忘记家乡,更没有忘记乡邻,他要尽他的微薄之力为农村、为乡邻做点事情。2006年底,刘德贵创办了贝尔壳禽业有限公司,继而又将村内外30多个养鸡户组织起来,成立了“德贵禽业专业合作社”,实行优质苗鸡供给、养殖技术服务、鸡蛋销售一条龙服务。刘德贵还将养殖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前来学习的乡亲们,并将经常登门解难诊治,解决养殖户防病难的后顾之忧。
2013年初,老刘看到村里部分困难户、生活无来源、脱贫无项目,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于是,他通过村委会向全村捐赠了价值4万元的 25000羽扶贫苗鸡,分发给20多个困难户 ,帮助他们走 养鸡脱贫致富之路。在他的带领下,王志成、刘文秀、尤为海、王立建、翟学风等附近村内外20多个户走上了养鸡致富路,最多的户年收入达60多万元,一般户都达到五、六万元 。该县新坍镇新潮村刘爱华等5个农户还和他签订了常年种蛋收购合作协议。该镇中沙村养殖户蒋九豪、倪春雨每年为老刘提供种蛋,每年为他们两人增收8万元以上。
在带乡相邻走上共同致富的同时,刘德贵没有忘记养育他的一方热土,近几年,为解决村境道路坑洼不平,村民出行困难、水源深受污染之害,饮用水安全难以保证的生活之忧,他先后捐赠近10万元,帮助村里修筑一条村境境路道,致力把家乡打造成“国家级净水示范村”。
扬子晚报/扬眼 记者 施广权 通讯员 陆海英 张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