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畲族镇乌漱村村民致富“不走寻常路”——

“穷山恶水”种出“致富瓜”

□本报记者 徐宇

致富经种瓜不卖瓜年入八千万_致富经  种瓜不卖瓜_种瓜不卖瓜年入8千万

“去年,全村500多亩吊瓜总产值达200多万元,给村民们带来了良好的收益。”日前,柳城畲族镇乌漱村“吊瓜合作社”理事长吴伟林告诉记者。小小的“吊瓜”,现在已经成了乌漱村的“致富瓜”。

柳城畲族镇乌漱村,位于海拔400多米的高山上,耕地少,山地贫瘠,用当地村民的话说是“十足的穷山恶水”。全村160多户70多户到外地开超市了,村里留下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谁也不曾想到,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竟然也能“种瓜致富”。

乌漱村的“吊瓜”,虽然远近闻名,但其种瓜的经历,却颇多坎坷。很多年前,乌漱村的农民除了发展茶叶之外,开始大胆引种猕猴桃。但是,随着市场发展,加上管理跟不上,猕猴桃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不景气。2001年的一天,村民吴伟林偶然看到电视上的一则新闻,说是长兴县的农民种吊瓜致富,每公斤生瓜籽卖到80元。这么高的效益,马上使他联想到了乌漱村几百亩荒山地、山田。假如自己种成功,再动员村里的老年人种,就可以带领全村人民致富奔小康了。吴伟林心动了,他当即收拾包裹只身前往长兴“取经”,并以320元/公斤的价格买了1公斤吊瓜籽带回家。

吴伟林担心乌漱村的土壤不适合种植吊瓜,所以在2001年,吴伟林乌漱村的泥土样本,寄到山东省科学院化验。化验结果让他更加有信心发展吊瓜。2002年,他大胆的试种了2亩地。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当年每亩产值1800元左右。试种成功后,吴伟林开始叫大伙跟他一起种,结果还是没人响应,“大伙对吊瓜这种新作物还抱有疑虑”。2003年,他继续扩大规模,种了5亩地。当年,吴伟林平均每亩赚了3000元。这下不得了了,全村人都议论开了,6个农户主动向吴伟林请教种植技术,跟他一起种吊瓜,那一年全村的吊瓜面积发展到了50亩。到2008年,全村家家户户都种上了吊瓜。记者在乌漱村看到,这里的山上、地里、茶园里,甚至屋前屋后都种上了吊瓜。全村发展吊瓜面积达到了500亩。现在吊瓜还发展到西联、泉溪等地,年产总值达200万元。

吴伟林告诉记者,吊瓜的药用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种植吊瓜投资省,成本低,每亩投资800元左右,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当年每亩可收吊瓜籽100公斤左右,按每公斤30元计算,每亩可收入3000元左右,第二年产量会更高,并且逐年增加;如果管理得当,可采摘十年,而且病虫害极少,野猪、野兔、猪、牛、羊等都不吃吊瓜苗;管理简单,清明前种下,单季稻收割前采摘,房前屋后,田角地边都可以种植,吊瓜棚架下面还可以套种植其他作物,如:油茶、土豆等。由于管理简单,村里七八十岁的老人也能种上几亩。去年有一户农户,2亩多的地产值达到了2万,成为当年的亩产冠军。

现在吊瓜籽亩产200公斤左右,亩产6千元左右。去年吴伟林个人种了30亩,年收入十多万元。吴伟林说,他家2007年盖一幢3层楼的15万元都是这几年种吊瓜所得。今年他已经种下了60亩。村民吴根法以前是在外面打零工的,去年第一年种了5亩吊瓜就卖了9000多元。为加强管理,统一规格,提高质量,提高种植户的收益。2008年他们成立了武义乌淑吊瓜合作社,现有54户社员,其中22户是低收入户,吴伟林出任理事长。

由于乌漱村独特的地理环境,这里产的吊瓜籽,颗粒比其建德、松阳的吊瓜籽粒大、品相好,深受买家的喜欢,因此每斤收购价格往往高于其他地方一两元。过去,小规模种植时,都是小商贩上门收购,价格与外面要低1元左右。后来规模形成后,他们都是把吊瓜集中拉到长兴、上海的吊瓜加工企业销售,效益节节攀升。吴伟林告诉记者,现在为了提高利润,他们准备自己办个炒货厂,把吊瓜发展成我县旅游的又一土特产。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