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苓栽培方法很多,目前主要的栽培方式是段木栽培。一般都是于前一年秋末冬初备料、选场,翌年清明前后至夏至下种,只要切实掌握“深挖浅种”,就一定能种好茯苓。茯苓在我国认识和应用有悠久历史,在《史记》,《神农本草经》书籍上均有记载,算起来两千多年了,人工栽培在南北朝时期己有记载,有些地方方志资料记载南方人工栽培是由李时珍从大别山麓传稙过来,这个很不准确。

种植茯苓树头技术视频_种植茯苓技术全套视频_茯苓树头种植技术

茯苓和其他的药材种植有一定的区别,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它本身就属于一宗兼性寄生菌,所以在种植之前就需要备好料,进行菌丝体的培育,这样才能正常的生长。在我们当地,一般会选择向阳的山坡,或者是平地作为种植地块。如果是坡地的话,坡度不应该超过20度以上。如果是平地的话一定要做好排水沟渠等水利设施建设。坡地的话,同样也要注意避免泥石流滑坡等影响产量的自然灾害。

种植茯苓树头技术视频_种植茯苓技术全套视频_茯苓树头种植技术

茯苓为多孔菌科茯苓属药用真菌,别称有茯灵、茯菟、松苓、云苓和松薯等。茯苓为真菌,以菌丝体、菌核和子实体三种不同形态存在。其菌丝体由很多管状透明的单根菌丝组成茯苓接种分春、秋两季。春植是在清明至立夏进行。桂南、桂东南、桂西地区气温回升较早,在清明前后接种较适宜;桂北、桂西北地区宜到立夏前后接种。

种植茯苓技术全套视频_种植茯苓树头技术视频_茯苓树头种植技术

茯苓接种分春、秋两季。春植是在清明至立夏进行。桂南、桂东南、桂西地区气温回升较早,在清明前后接种较适宜;桂北、桂西北地区宜到立夏前后接种。

白茯苓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森林,灌丛,路边,河谷或山坡上。生长温度为18°C至-35℃。它在25°C-30°C下快速且稳定地生长。高于35°C的菌丝容易老化,低于10°C的生长非常缓慢,休眠状态低于0°C,子实体在24°C-26°C时迅速发育。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