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万户农民种植意向调查结果,结合2020年农产品的销售形势和价格变化趋势,按照保障粮食安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实现一二三产业亩均综合产值突破2万元的战略要求,确定2021年巴彦淖尔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增粮、优经、扩饲草”,具体概括为“四增三稳一减一扩”,即:增加粮食、饲草、中药材和设施农业面积,保持加工型蔬菜、黑白瓜籽和西甜瓜面积相对稳定,减少食用向日葵面积,扩大“六大产业”特色单品种植规模。一、增加粮食面积1.扩大小麦种植面积。小麦是主要的口粮作物,也是巴彦淖尔市的优势农作物之一。全市以河套小麦为原料的面粉加工企业3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的面粉加工企业30多家,年加工小麦能力100多万吨,特别是恒丰的“河套牌”系列面粉产品和兆丰的“鸡鹿塞”有机面粉等授权使用“天赋河套”品牌的产品市场知名度高,产品销售趋势好。在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特别是保口粮供应的大战略下,2021年小麦种植面积建议增加到150万亩,重点是扩大绿色、有机小麦生产规模,鼓励有条件的种植户开展麦后复种,增加种植效益。同时,利用小麦作为母田开展间套复种,可以显著提高种植效益。实践证明,应用小麦套晚播向日葵和小麦套玉米技术,亩收入2000元左右,均高于单种小麦、玉米和向日葵的收入。
2021年建议推广以小麦为母田的套种面积50万亩,并鼓励面粉加工企业流转土地,实行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自建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同时,引导加工企业实行订单种植,与种植农户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2.稳定增加玉米种植面积。据调查测算,由于农区畜牧业和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巴彦淖尔市玉米的需求量呈稳定增加的趋势。全市籽粒玉米2021年需求量大约为55亿斤,比上年增加5亿斤,其中,畜牧养殖和饲料加工需要玉米37亿斤左右、淀粉加工和制药行业需要玉米8亿斤左右、粮食储备和外调需要10亿斤左右,需要种植350万亩的玉米才能满足需求;另外,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粮饲兼用玉米和青贮专用玉米的需求量呈增长态势,预计2021年青贮需求量在550万吨,比上年增加90万吨,需种植粮饲兼用和青贮专用玉米120万亩左右;其三,适应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近几年鲜食玉米和爆粒玉米市场需求量大、效益好,种植面积宜扩大到10万亩左右。因此,2021年玉米种植面积建议增加到480万亩左右,重点是调整品种结构,提升全程机械化水平。3.稳定水稻种植面积。2020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2.6万亩,亩产(稻米)450斤左右,平均售价每斤3.5元左右,亩均纯收入1000元左右,与食用向日葵和玉米的收入相当,在12类主要农作物中收益居于中等水平。
但是,由于受水的制约,适宜发展区域主要在沿黄低洼盐碱地,加之种植粗放、科技和物质投入少,稻米品质没有比较优势,近两年的水稻出现了滞销积压现象。建议2021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左右,重点推广水稻育苗插秧绿色栽培和稻蟹共生等技术,提高水稻质量,增加单位面积收益。4.增加杂粮种植面积。杂粮由于广种薄收,效益低下,近几年种植面积徘徊在8万亩左右。在国家“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大战略中,要充分发挥山旱区原生态、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优势,依托“鸿荟源”、“高塔儿梁”等地域品牌,开发薯类杂粮营养健康、药食同源的精深加工产品,满足城乡居民营养杂粮的需求。2021年建议增加谷子、薯类、豆类的种植面积,杂粮杂豆总面积达到18万亩。二、增加优质饲草面积按照养殖业发展规划,2021年全市牲畜饲养量将达到2400万头(只)左右,饲草需求量650万吨左右,目前,巴彦淖尔市优质饲草产量不足需求量的30%。随着养殖业由数量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对营养价值高的专用饲草需求逐年增加,因此,2021年建议增加优质饲草种植面积。一是扩大优质苜蓿种植规模。随着奶业和肉羊、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伊利、蒙牛等大型乳企及草业公司都有在巴彦淖尔市建立优质饲草基地的意愿,据调查,2021年新增苜蓿意向性种植面积9万亩,耕地内苜蓿种植面积将达到20万亩。
据测算,种植优质苜蓿亩收入可以达到1200元以上,而且苜蓿是培肥地力的主要作物,可以实现用地养地结合。同时,集中连片种植500亩以上(连续在田三年以上),每亩可享受国家和自治区优质牧草补贴600元。二是增加麦后复种燕麦草面积。2021年,草业公司和大型养殖场新增燕麦草意向性种植面积10万亩。据测算,麦后复种燕麦草亩均增收500元左右,可以带动小麦种植面积增加。三是扩大全株青贮玉米订单种植规模。近几年,通过饲草料配方的调整试验,全株青贮玉米搭配部分高粱和苜蓿的饲料配方逐步被广大养殖户所接受。据测算,1亩全株青贮玉米亩产可达4.5吨左右,亩纯收入在1000元以上,种植户稳定增收的同时满足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四是利用黄河沿线退耕(退滩)增草。以磴口、杭后、临河、五原、前旗沿黄区域的河滩地为主,大力推行退耕还草、退滩还草战略,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因地制宜种植紫花苜蓿、燕麦、湖南稷子、苏丹草、草木樨、披碱草等固沙土、易行洪、耐盐碱、兼具生态、观赏和饲喂价值的牧草品种,2021年实现退耕(退滩)还草50万亩。三、增加耕地内中药材面积巴彦淖尔市独特的自然资源是多种中药材优势种植区域,生产的中药材品质好、售价高,尤其是黄芪、防风、板蓝根、金银花、红花、银翘等10余种名贵中药材,采用仿野生栽培模式,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种植模式,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亩净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
根据资源条件,磴口、杭后、后旗的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区域重点发展枸杞、甘草、肉苁蓉等具有一定治沙作用的药材种植;前旗的小佘太镇、明安镇等区域重点发展黄芪、板蓝根、北沙参等道地中药材种植。建议全市耕地内中药材种植面积在2020年13.2万亩的基础上增加到20万亩,引导鼓励制药公司与药材种植户通过订单方式,集中打造优质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四、增加设施农业面积设施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亩均产值2万元的重要抓手。目前,巴彦淖尔市设施农业以反季节西甜瓜、蔬菜生产及育苗为主,花卉、食用菌生产为辅,日光温室平均亩纯收入3.5万元左右,塑料大棚种植两茬亩均纯收入2万元左右。2021年建议新增设施农业2万亩,总面积达到18万亩以上。新增设施农业以高标准钢架大棚为主,集中连片打造规模化设施园区。依托已建成的规模化设施农业园区,每个旗县区至少要建立一个规模化、标准化育苗基地,提高优质种苗的自给率。引进推广适合巴彦淖尔市设施农业的装备、品种、技术,不断优化设施结构,完善配套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形成巴彦淖尔市设施农业技术支撑体系,提升设施农业整体水平。要切实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投入,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吸引更多的信贷资金、企业投资、社会融资和农民筹资,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步伐。
五、黑白瓜籽面积保持稳定近两年白瓜籽种植面积较大,产量随之增加,但是市场需求趋于饱和,价格上涨空间不大;黑瓜籽消费市场容量有限,价格不稳定。黑白瓜籽作为巴彦淖尔市的一个特色产业,根据近几年生产销售情况,种植面积保持在60万亩左右比较适宜,重点是加大开沟起垄覆膜栽培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单产和质量,增加效益。六、稳定加工型蔬菜面积1.保持番茄面积稳定。全市现有番茄加工厂40家,实际开工生产的24家,日处理原料3.6万吨,年生产番茄酱能力40万吨。按55天生产期计算,共需要番茄原料200万吨。考虑到企业的达产能力、设备维修和电力供应等不确定因素,按75%的加工保证率计算,每年需要原料150万吨左右,番茄按亩产6吨计算,需要25万亩左右的番茄就能满足加工需求。由于番茄属于出口型农产品,受新冠疫情影响,欧美等消费市场萎缩,2021年该种多少,应该根据企业的订单来确定,面积建议稳定在20万亩左右。各级政府要敦促加工企业按照产能划定的区域范围确定订单,引导农民严格按照订单种植,没有订单不种植。要加大开沟起垄覆膜栽培、育苗移栽等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力度,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2.保持脱水菜面积稳定。
脱水菜属于出口型农产品,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近年来需求量基本稳定,据调查,国际市场每年的脱水菜需求量约3万吨左右,巴彦淖尔市产量占到50%左右。近两年脱水菜的种植效益列各种作物之首,亩纯收入在2500元左右。如果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势必造成供大于求,价格下跌。根据全市近几年的实际加工能力和销售情况,2021年全市安排种植10万亩足以满足加工和市场需求。要教育引导农民提高法律意识,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与企业签订生产订单,严格按照订单生产,没有订单不可种植。七、西甜瓜稳定种植面积、调整内部结构巴彦淖尔市西甜瓜具有明显的销售特点:西瓜55%在当地销售,45%在外地销售;甜瓜5%当地销售,95%外地销售。并且巴彦淖尔市西甜瓜外销市场相对稳定。近5年,西甜瓜面积从17万亩上升到30万亩,价格高一年低一年,市场风险较大。2020年全市西甜瓜种植面积32.6万亩,由于种植规模与市场需求契合度高,产量和效益双丰收。西甜瓜生产的主要问题是上市集中、部分商品不对路,导致价格波动较大。2021年在稳定面积的同时,要加大反季节栽培面积,充分利用温室、大棚、小拱棚和育苗移栽等措施,拉开上市时间,实现均衡上市,保持销售价格稳定,实现种植效益增加。
八、压减食用向日葵面积受国家调减玉米政策的影响,内蒙古中东部区、新疆、甘肃等地开始大面积种植食用向日葵,全国食用向日葵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呈现供大于求的趋势。作为一种休闲食品,食用向日葵籽消费市场相对稳定,产量增加,必然造成市场饱和,销售不畅,产品积压。据调查,目前巴彦淖尔市还有45%的葵花籽积压在农户和经销商手中。另外,由于连年大面积种植向日葵,轮作倒茬困难,病虫危害呈现加重趋势,产量下降、品相不好、售价不高。为保持巴彦淖尔市食用向日葵的加工、出口以及集散地优势,2021年食用向日葵种植面积建议调减到350万亩左右,重点减少品质差、不适应市场需求品种的种植面积,适当扩大适销对路的优质品种比例,引导农民实行订单种植和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插盘晾晒、扩行降密、水肥一体化等提质增效技术,全面提高产品的品质,通过增加单产和提高品质实现增产增收。九、扩大“六大产业”单品种植规模近几年,各旗县区围绕“六大产业单品突破、提升种植收益”的发展思路,陆续引进种植了辣椒、花生、贝贝南瓜、红薯、爆裂玉米、七彩蔬果、中药材等一批专用特色经济作物,通过试验示范形成了一定的种植规模,2020年特色单品订单种植规模达到112.2万亩,比上年增加71.4万亩。
2021年要在签订种植合同的基础上,扩大技术成熟、收益稳定的特色作物种植规模,订单面积在2020年基础上再增加50万亩。要注重栽培技术研究,总结提炼一批技术成熟稳定、符合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绿色、有机栽培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之年,做好农业结构调整这篇文章,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各级农业部门要早部署、早安排,精心分析市场需求,切实做好种植结构调整工作。要多渠道向广大农民传播农产品供求信息,指导农户科学安排种植结构。要把保障粮食安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大农业节本增效技术推广力度,把农业生产的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提高质量、增加单产和效益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