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八月,天高气爽。在金安区椿树镇椿洪村白鹅养殖基地内,几千只皖普鹅在水塘里自由地追逐嬉戏、欢快觅食,清脆的“嘎嘎嘎”鹅叫声不绝于耳,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怡人的乡村振兴画卷。
变废为宝,盘活闲置资源。椿洪村白鹅养殖基地原为一片废弃的采石场,到处都是散落的大石头、深水坑,杂草丛生、毫无生气,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时成为村里老大难。为了发展村集体产业,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2021年村“两委”经过考察,转变思路,既然搬不走这个采石场,那就改造利用它,向它要效益,决定依托废弃采石场空间大、水坑多、地偏僻的优势,发展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一开始村“两委”养殖了1000多只鸭子,水里养的草鱼和甲鱼,但由于村“两委”缺少养殖技术和管理,鸭子长势不好,去除养殖成本,基本没有赚到钱。
柳暗花明,养殖迎来生机。第一次的尝试失败,并没有让椿洪村村两委气馁不前,既然缺少养殖技术和管理,那就找专门的人来养。经过考察,决定雇用有养鹅经验的大户负责养殖管理,养殖皖普鹅1000只,经过一年的艰辛和努力,养鹅大获成功。按照一只鹅12斤算,市场价每斤23元左右,一只鹅可以卖到270元,扣除人工每天80元和饲料费用,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
转型升级,发展休闲农业。有了养鹅的成功,椿洪村两委决定趁热打铁,扩大养殖规模,增加产值。2023年7月购买鹅苗3000多只,又在旁边开荒土地30多亩种植空心菜为鹅提供饲料,同时在深水坑旁建造休闲垂钓中心,建造凉亭、钓位,打造养殖、垂钓、观光一体化的产研学基地,最大限度地开发闲置土地资源,壮大村集体产业。
“饲养这种皖普鹅,全部过程不喂任何添加剂,只吃天然的草、玉米青稞等,是纯生态鹅,所以鹅肉特别畅销,市场行情十分看好,按照当前的市场价计算,预计今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0余万元。”椿洪村村书记李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说。
如今,椿洪村通过养鹅发展壮大了村集体产业,走上了致富路,但是村富不算富,让全村群众都富起来才是真富。因此,下一步椿洪村将以“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的模式,与企业签订产销协议,降低农户养殖风险,最大限度保障农户的养殖安全,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户和村合作社一起养鹅,抱团发展、共同富裕,实现村强民富,助力乡村振兴。(朱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