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二、三、四膜覆盖方式种植马铃薯,收获期分别为5月中旬、5月初和4月底,分别比地膜覆盖提前20天、30天和40天上市,增效126.65%、259.85%和295.02%。

1.整地施肥。选择土层深厚,能排易灌的疏松壤土或沙壤土。上冻前深耕土壤30~40厘米,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3000~5000公斤,拌入3%辛硫磷3~4公斤。

2.品种选择。选择生育期70天以内的早熟品种。目前适宜品种有“荷兰十五”“石薯1号”“中薯3号”等。

3.种薯处理。播种前30天催芽,宜在有散射光的室内或塑料棚内进行。催芽时首先剔除病烂块,然后放于15℃~20℃条件下;芽长0.5~1厘米时,放于散射光下晾芽。播种前1天切块,每个芽块保证带1个健康芽眼,单个芽块重25~30克。切块时准备两把切刀,每切一块整薯换一次刀,将换下的切刀浸入75%的酒精或3%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注意淘汰内变色薯块。

4.播种时间。当棚内10厘米土层化冻,地温稳定在5℃以上择期播种。二、三和四膜覆盖播期分别为2月中旬、1月底至2月初、1月20日左右。

5.播种方法。足墒播种,如墒情不足,可冬前浇冻水或播前洇沟。按每亩三元复合肥75公斤、硫酸钾25公斤撒施于播种沟中,混土后播种。采用大垄双行种植。

6.覆膜方式。二膜覆盖:地膜+拱棚。三膜覆盖:地膜+中拱棚+大棚。四膜覆盖:地膜+小拱棚+中拱棚+大棚。

7.田间管理。温度:出苗前棚内白天温度最好不低于30℃,夜间不低于10℃。85%出苗时,应及时降低棚温炼苗。白天棚内保持在16℃~21℃,不超24℃,夜间保持在8℃以上,不低于5℃。放风:马铃薯出苗前不用放风,当90%出苗后、白天棚内温度超过25℃或者棚内潮湿有雾时应马上放风;浇水后应及时放风。注意:放风口要逐渐放大,避免通风过急过大,导致风口周围幼苗受冻害。光照:齐苗后三、四膜覆盖白天需把大棚内的棚膜揭开,晚上盖上,并保持棚膜清洁。揭膜:两膜覆盖,齐苗后揭掉地膜。三膜覆盖,80%出苗且棚内温度夜间高于8℃时可揭掉地膜;棚内夜间最低气温不低于10℃时,揭去中拱棚棚膜。四膜覆盖,80%出苗时揭掉地膜;大拱棚内夜间最低气温不低于8℃时,揭去小拱棚棚膜;大拱棚内夜间最低气温不低于10℃时,揭去中拱棚棚膜。晚霜后逐渐揭去大棚棚膜。培土:齐苗后株高10~15厘米时培第一次土,厚度5~8厘米;50%现蕾时进行第二次培土,两次培土后垄高20~25厘米。浇水:足墒播种,齐苗后浇第一次水;现蕾期结合追肥培土浇第二次水,可分2~3次浇;盛花期浇水可分为3~4次,滴灌带浇水要少量多次。追肥:齐苗后第一次浇水时追尿素10公斤亩;现蕾期亩追施硝酸钾15公斤;开花盛期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

8.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是防治早疫病、晚疫病和黑胫病,齐苗后用代森锰锌及时预防早、晚疫病;发现黑胫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用春雷霉素或乙蒜素等灌根2次。在虫害方面,注意麦蚜的预防;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害虫的防治,可在播种时沟撒50%辛硫磷颗粒剂3~4公斤。

9.收获。收获前7~10天停止浇水。二、三和四膜覆盖种植收获期分别为5月中旬、5月初和4月底。选择晴天收获,尽量减少薯块破损,保证薯块表皮干燥。收获后及时销售,若不能及时销售在避光透气的条件下贮藏。

10.注意事项。忌与茄科作物重茬,应选择脱毒早熟马铃薯品种。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