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金娘种植技术_种植桃金娘有前景吗_桃金娘种植成功案例

周芳英靠着引种山间野果“黑老虎”,闯出一条致富路。记者秦丽云 摄

□本报记者秦丽云 见习记者刘菁 通讯员俸玉昌 何佳霖

昔日山间鲜有人问津的野果,如今却以独特的外表和口味变成了“香饽饽”。在恭城瑶族自治县平安镇,一对“80后”夫妻种植的水果“黑老虎”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其实,这只是山中野果“蝶变”的一个代表。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在桂林广袤的乡村,已经有一些种植户“嗅”到了野果的良好市场前景,并通过探索和实践,把山间野果“驯化”,将其变成致富的“金果”。

走访:昔日山间野果变“金果”

日前,记者驱车来到恭城瑶族自治县平安镇下山源村委黄茅坪屯。位于半山腰的一片绿油油的种植园,正是“80后”村民周芳英和丈夫唐庆种下的25亩“黑老虎”。记者看到,一条条“黑老虎”树藤缠着棚架生长着,一个个绿皮红肉、带着漂亮花纹的果子吊挂在藤蔓上,形状像绣球,表面花纹又似足球一般,非常好看。记者掰开一个果实,见果肉色艳如花,嗅闻则有一股山野的清香之气,尝之味道甘甜,令人口舌生津。

周芳英说,小时候她吃过“黑老虎”这种野果。几年前,她无意中发现,市场上有人销售“黑老虎”,且售价不低,这让她动了跟种的念头。2018年,周芳英和丈夫去湖南等地考察了一番,发现那里的一些种植户已经大规模种植“黑老虎”,且收入很不错。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这一年,周芳英夫妇在柑橘林里开始套种“黑老虎”幼苗。2019年,夫妻俩干脆把柑橘树全部砍掉,改种了约25亩的“黑老虎”。

经过2年多的精心管护,2020年,周芳英夫妇种植的“黑老虎”开始挂果。2021年,种植园迎来了第一个丰产期,总产量达1万多斤。最令他们兴奋的是,这一年有外地果商前来采购,最高售价达35元/斤。

2022年9月下旬至11月底,周芳英夫妇种植的“黑老虎”采摘期持续了2个多月。周芳英说,受干旱的影响,今年的亩产在400—500斤。但今年批发价稳定,基本在32元/斤以上,亩产值在4000元左右。“虽然亩产值不高,但每亩种植成本只有200多元。这样算下来,纯利润相对还是可观的。”周芳英说。

在荔浦市东昌镇义敏村,村民罗胜联和何远周也在尝试把山间野果进行规模化种植。他们种植的是当地常见的野果“桃金娘”。

罗胜联于2018年尝试在李子地里套种“桃金娘”,非常成功。2019年,他砍掉了李子树,专种“桃金娘”。2020年和2021年,他种的“桃金娘”都获得了小丰收。“平均亩产700斤左右,批发价稳定在10元/斤,基本供不应求。”罗胜联说,扣除每亩两三百元的管护成本,“桃金娘”的纯收入很不错。这三四年来,他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如今已达80多亩。

观察:“驯化”野果并非易事

把野果进行规模化种植,看起来似乎很容易。但是,“驯化”野果的过程并不简单。

周芳英说,她所在的黄茅坪屯平均海拔在600米左右,生态环境优良,山上长着不少“黑老虎”。最初,她和丈夫从山上挖来“黑老虎”苗,移植到种植园。移栽虽然比较容易,但是他们还是“栽了一些跟头”。周芳英说,试种第一年,她放任“黑老虎”藤叶自由生长,却发现长势喜人的“黑老虎”挂果量很少。经过琢磨,她尝试对“黑老虎”进行修枝剪叶,才把挂果率提高了。此外,因“黑老虎”的藤和叶长得太快,种植园所处位置山风太大,原来搭建的水泥架子承受不住,全部倒了。周芳英吸取经验教训,重新搭建了更牢固结实的钢筋水泥架子。

相比周芳英夫妇,罗胜联和何远周在规模化种植“桃金娘”的过程中显得更加谨慎。何远周告诉记者,大约在十年前,他们就开始研究“桃金娘”的嫁接种植技术。到2018年正式种植“桃金娘”时,他们已经对这种野果的生长习性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在规模化种植之前,二人还一起前往南宁的一个“桃金娘”种植基地和广西农科院学习种植技术。

在这几年的种植过程中,罗胜联对“桃金娘”进行了优化嫁接技术处理。“经过二次改良的‘桃金娘’不仅结的果子大,而且口感好,比野生的果子强多了。”

“种野果不难,难的是种好。”罗胜联说,在种植过程中,一定要多了解观察所种野果的生长习性。例如,“桃金娘”适合在山地种植,而且必须保证水源。他有一个阳朔县的朋友,把“桃金娘”种在平地,结果“桃金娘”树苗无法躲过霜期,难以存活。

分析:拓展“野味道”市场,“钱景”看好

被规模化种植的野果缘何受到消费者青睐?又该如何开拓这一市场?

今年10月底,周芳英夫妇带着自家种植的“黑老虎”来到桂林市区推销。没想到,“黑老虎”很受消费者青睐,一天下来就抢购了300多斤。在周芳英看来,这正是“黑老虎”独特的“野味道”带来的吸引力。

“‘黑老虎’这种野果本身营养价值丰富、药用价值高,以前只有深山的居民才能吃得到。现在出现在市场上,自然就吸引了很多消费者的目光。”市民蒋先生说,能在市区看到有“黑老虎”销售,他“有些吃惊,但更多的是惊喜”。他买了几斤,不仅想当水果吃,还想用来泡酒喝。

“现代人都追求原生态和无公害,山间野果恰好能满足这些要求。”罗胜联说,正因如此,他对闯荡野果的“野味道”市场很有信心。

恭城瑶族自治县平安镇政府农业综合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刘怀仁说,山间野果规模化种植后,市场接受度高,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水果的产量较小,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另一方面是这种“野味道”确实有一定的吸引力。他也提示,种植户在规模化种植的过程中,切不可为了盲目追求产量而忽略了果品质量,“提质增效”才能守住市场,并进一步拓展市场。

在规模化种植野果的过程中,种植户也拓展出了一些新路子。因“黑老虎”的藤主要是攀附人工搭建的架子生长,并不影响藤架下其他植物的采光,周芳英夫妇在藤架下种下了赤胫散等一些当地中草药,每亩能收入数万元。从2020年起,罗胜联尝试在“桃金娘”种植园进行休闲采摘体验,并尝试电商销售渠道,不断拓宽“桃金娘”的市场销售之路。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村民发展思路的转变。”刘怀仁说,在外地,一些山间野果被“驯化”规模种植后,不仅被当作高端水果闯出市场好前景,还通过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带动更多村民一起发家致富。这些将给桂林本地的种植户们带来有益的借鉴,也将助力他们在把野果变“金果”的道路上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