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晏美华)1月10日凌晨1点多钟,孝南区祝站镇河界村的李安学载着满满一三轮车大蒜、小葱和芹菜,一到沙沟蔬菜批发市场,商贩们便围拢来抢购。
商贩们正在围观抢购李安学的蔬菜。
本来瘦小的李安学与半年前比消瘦了许多。受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李安学为减少支出,让一直负责销售的女儿女婿和儿子都去武汉打工了。
“白天忙种菜,夜里守着卖,没一宿睡好觉,能不瘦。”李安学嘿嘿笑着说:“在我这里长年打工的多是60岁以上的人,不好再找工作,我得保证大家在我这儿有活干,有工钱拿!”
8名乡亲和李安学、田爱荣一起采摘苕尖。
李安学把保障乡亲们有钱赚当成了他的责任。为了乡亲们不减收,他宁愿自己辛苦,甚至让儿女们外出务工。
李安学说起带领乡亲致富,一脸自豪。
“我和老伴每个月在他这里可以领到5000多元的工资。没有李安学照顾,我这老汉咋脱贫?”65岁的贫困户刘望田对李安学满怀感激。
贫困户刘望田和老伴王文英。
今年53岁的李安学,因患小儿麻痹症,右小腿比胳膊还细。妻子田爱荣因14岁时的一次意外,左手肘部以下被截肢。
1992年,这对残疾青年组建家庭,从自家一亩田起步,试着种菜卖菜。随着2个孩子的出生,需要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
2012年,夫妻俩租下10亩荒地,建起11个钢架大棚种菜。每天天没亮就起床,种菜、管护、采摘、销售,一天到晚泡在菜地里。
2014年河界村村民代表大会评议,李安学家以最高票数被认定为精准扶贫对象。
李安学、田爱荣采摘苕尖。
2015年,河界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2户124人。市、区两级扶贫工作队进驻后,根据河界村的特点,扶持蔬菜产业,硬化田间道路,建设排灌沟渠。同时争取政策,对新建蔬菜大棚的农户,按总投资50%的资金补贴。
一系列惠农举措让李安学燃起致富梦。
2015年,在市区两级扶贫工作队的支持下,李安学东拼西凑投入50多万元,流转122亩土地,建起113个蔬菜大棚。埋头苦干5年,这对肢残夫妇,从贫困户转变为远近闻名的“菜老大”。
李安学抢耕采收完蔬菜的菜地。
种植规模扩大需要人手。65的村民汪友说:“和我一起在李安学家打工的,多数都是60岁以上的贫困户。男工每天120元,女工每天80元,常年打工的有20多人。”李安学每年支出给乡亲的工资得40万元左右。
干完一天的活,李安学、田爱荣夫妻俩与8位乡亲合影。
2017年6月,李安学联合大伙成立了河界村第一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孝感市丰绿蔬菜专业合作社。李安学出任理事长,组建了4支蔬菜经销队伍,配备了2台载重8吨运输车、3台拖车,自种自销还收购邻村蔬菜,运往武汉白沙洲等蔬菜批发市场。
2019年3月,李安学又自费购置了一辆依维柯运输车,为合作社提升运销能力。
一路走来,李安学带领合作社员抱团打拼,年产蔬菜80万斤,产值达1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