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蚯蚓又名丝蚯蚓、红线虫等。其营养全面,干品含粗蛋白达62%,多种必需氨基酸是饲养多种水生动物的理想饵料。因此,发展水蚯蚓养殖大有前途。在有些地方,利用水田或旱改水田养殖水蚯蚓已取得成功,亩产达到2000千克/以上,而且投易上规模,养殖技术简单,周期短,收益高。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宜选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水田作为养殖基地,或选有充足水源的地方将旱田改为水一般的水田不必改造,只要做到田埂不漏水,雨天不被冲垮即可。要求1%的坡度,在较高的一端设进水口,低的一端高排水口,并在进、排水口处设置栏栅,虾等敌害生物进入。蚓田内沿田埂边缘开挖一环形沟,以便蚓田中的水能排放完。要注意的是蚓田内培养基要耙平,使培养基淹水深度一致,并且进、出水口设置要合理,出水口之间的距离要足够远,以免投放的饲料、为了降低成本,一般选择富含有机质的污泥和粪肥。培养基的装填程序厚度5-10厘米,若所选田内淤泥较肥厚,可省去这道工序。然后在表面放入或畜禽粪5-10千克/南方一年四季都可以引种接种,但以春夏接种为好。城镇近郊的排污沟、畜禽饲养场及屠宰场的废水坑及皮革厂、糖厂、的污水沟等处,天然水蚯蚓比较丰富,可就近采种。采种蚓可连同污泥、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蚓卵,运回后应立即接种。
接种工作比较简单。接种前切断进水和出水,田内保持2-3厘米的水。然后将采回的蚓种均匀洒在培养基表面,每平方米接种500克左右。一小时后,待水蚯蚓钻复流水,接种即告结束。水蚯蚓主要取食泥中的有机腐屑,特别爱吃具有甜酸味的饵料。畜禽粪、生活污水、农副产品加工后的废弃物是它们的主要饵来源。有些资料中介绍说所投粪肥应先充分发酵,否则粪肥会在蚓池内发酵产生高热烧死蚓体。但在实际生产中,粪肥可以不经过发酵工序而直接投喂水蚯蚓,且水蚯蚓的长势更好。因为经过发酵的粪肥中的许多营养物质被转化成水和无机盐,水蚯蚓不能利用这些无机盐作为营养源,因而长势弱,生产成发酵的粪肥也有其有利的一面,生产出的水蚯蚓有害细菌和寄生虫卵等较异味小。生产者可综合考虑选择自己需要的生产方式。投饲是养殖环节中较重要的一环,少量多次有助于获得高产。在生产高天左右投喂一次,每次每亩投粪肥50-100千克,对水搅成糊状全池泼洒。后半小时应停水,避免粪肥流失。投饲需遵循气温高多投,气温低少投的原则,还要根据预期产量来调节投饵量。日常管理应密切注意蚓田内剩余饵料的多少,切不可盲目多投以此来获得高产,蚓田内有机质积累太多反而会因发酵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生长和繁殖,严重影响产量。
擂田是日常管理中不能缺少的一个环节,而晒田则是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擂田是每隔10-15天将田内的培养基仔细翻动一次。具体做法是排干田内积水后用“形木耙将蚓田内的培养基搅动,并有意识地把青苔、杂草等翻入泥中或将杂草拔除。擂田的作用,一是可以防止培养基板结,二是能将水蚯蚓的代谢废物和粪肥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驱除,三是能有效地抑制浮萍、杂草的繁生,四是有利于水流平稳畅通。在气温较晒田则是在晴天的时候,排干田内积水,使培养基在太阳底下曝晒几天。气温高时,气温低时可适当处长时间。在晒田的时候,水蚯蚓钻入泥中,于干枯开裂,蚓体不但不会死亡,相反,由于培养基的温度较高,水蚯蚓生长加快,并且在没有水流的条件下,产下的卵粒不被流水带走,从而孵化出大量的幼从众多养殖失败的案例中可以发现,尽管投喂了大量的饵料,但水蚯蚓产量极低,且蚓田内伴生大量的青苔、浮萍、几乎是没有办法将之除去。其中的原因就在于缺少了晒田这个环节。因此可以说,晒田是一举多得,既繁殖出大量的幼蚓,又除去了难以除去的敌害,是获得高产的关键!水深调控在3厘米左右比较适宜,早春的晴好天气,白天水可浅些,夜晚则适当加深,以利保温和防冻。太大的水流不仅会带走培养基面上的营养物质和卵,还会加剧水蚯蚓自身的体能消耗,对增产不利。
过小的流速甚至长时间的静水状态又不利于溶氧的供应和代谢废物等有害物质的排出,从而导致水质恶化,水蚯蚓大量死亡。实践证明,每亩养殖田每秒钟有5-10升水的流量就足够了。水蚯蚓对水中农药等有害物质十分敏感,工业废水、水蚯蚓的繁殖能力极强,孵出的幼蚓到第30天后便进入繁殖高峰期,但水蚯蚓的寿命不长,一般只有80天左右,少数能活到120收也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采收的头一天晚上断水或减少水流量,造成蚓田缺氧,第二天早上天空开始微亮时用聚乙稀网片做成的小抄网舀取水中蚓团。每次的采收量养基面的蚓团为准。这样的采收量既不影响其群体繁殖力,也不因采收不及时导致蚓体衰老死亡而降低产量。采收完后即可开始排干田中的积水,然后施粪肥,再进为了提纯水蚯蚓,可把带泥的水蚯蚓倒入滤布中在水中淘洗,除去大部分泥沙后再倒使其厚度不超过10厘米,表面铺上一块纱布,淹水2-3厘米。在弱光下约过1-2小时后,水蚯蚓会从纱布眼里钻出来。提起纱布四角,的纯净水蚯蚓。此法重复1-2把残渣里的水蚯蚓再提些出来,然后把剩下的残渣倒回暂养池为条形,混凝土结构。米左右,长5-10养10-20千克水蚯蚓,保持一定的水流,每天翻动两次,防底层污物淤积和蚓体缺氧死亡。短途运输可用盆等容器装水蚯蚓5-10厘米厚,运输时间以不超过3每代装水蚯蚓不超过10千克,充足氧气。气温高时还需加适量冰在包装隔层内,确保安全运抵目的地。若运输量较大,也可用大桶或萝筐等工具,的比例混装,在运输途中不断充氧,可以保证水蚯蚓不因缺氧死别注意的是,在包装水蚯蚓时,就尽量避免混入残渣污物等,以防运输途中污物败坏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