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建始县花坪镇村坊村五组74岁的刘必中爷爷家,有一株“葡萄王”远近闻名,这株由爷爷的爷爷栽种的葡萄是一株有故事的葡萄。先看它的简历:
上个世纪大约20年代有一位北欧人士带了几株比利时葡萄苗来到建始县花坪镇送给当地居民栽种。刘必中的爷爷刘维芳是栽种户之一。斗转星移,时光流转百年,其他种植户的葡萄都灰飞烟灭了,唯有刘家引进的这株葡萄因栽在自家紧邻住房的屋角,得以保留。即使在那个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因这棵葡萄在刘家自留地里而免遭割除。
地处鄂西南大山深处的建始县花坪镇的地理、气候条件、自然环境也许正适合这个来自北欧的“客人”繁衍生息。这棵葡萄在刘家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 体型巨大,覆盖面积近半亩地;它为刘家不断带来福利。改革开放初期,刘家靠出售葡萄苗小打小闹,逐渐成为当地“万元户”;上个世纪80年代刘必中当选县劳模,第一次去县城参加劳模大会,和县长、县委书记同桌吃饭;后来,县里召开科技大会、庭院经济会议,老刘都被邀请出席。不过那时不兴发奖金,发的一般是床单、枕巾之类。
要说老刘家栽种葡萄有什么诀窍,其实很简单,就是不施化肥,一律用自己沤制的农家肥。因此,葡萄口感特别好,咀嚼后回味悠长,如果家里放一盒这种葡萄,室内会有一股香气飘逸。
老刘家出产的葡萄,逐渐声名远播。 偶尔会有一些专家来考察;先后有德国、港澳台专家甚至葡萄的娘家比利时都来人探望这株“远方游子”。
一家富不算富。到了2002年,农村开始注重发展适合本地条件的特色产业。建始县花坪镇选中了葡萄作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进行大面积栽种。这株当年的葡萄独苗,成为大面积栽种的母树。2007年,恩施州一位领导来实地调研,肯定了镇里的做法,并要求给这株葡萄一个“名分”。2008年,花坪镇政府为这株葡萄刻了一块石碑,因为这地方老地名叫关口,所以正式命名为“关口葡萄王”。到了2020年,葡萄种植已真正发展壮大成为花坪镇的农村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6000亩,受益农户3000多户,年销售超过1亿元。
今年9月,金秋时节,刘必中家的葡萄熟了,葡萄香气四溢,吸引了又一拨专家闻香而来。他们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关潇一行。他们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了解这里葡萄生长情况,并在现场第一时间品尝了刚从树上采摘下来的葡萄。(本组图片摄于2013年8月至2020年9月)
1:这棵关口葡萄王1920年代由一比利时人送给刘必中的爷爷刘维芳,2008年由花坪镇政府刻赠此碑。
2:葡萄王浴火重生。2014年腊月刘家失火葡萄王几乎被毁,经治理恢复生机现在依然盛产。
3:2013年8月,老刘两口子在收获季节忙碌着为客户包装自家产的葡萄。
4:刘必中家其实总共只有不到两亩葡萄园,每年收获将近1 万斤葡萄。
5:刘必中在葡萄园里采摘。葡萄花期结束后到成熟一直要用专用纸袋包裹, 以防鸟、虫伤害。
6:2020年8月10日,刘必中的妻子在葡萄园里察看葡萄成熟情况。
7:今年虽然雨水重,收获还不错,刘嫂子笑得合不拢嘴。
8:2020年9月9日, 有客户来到葡萄王园区自选采摘葡萄。
9:葡萄飘香的季节。今年9月9日,大儿子带着很多客户来尝葡萄,老刘两口子下到园子里采摘。
10:老刘两口子还请有 人帮忙,为客人包装好刚采摘的葡萄。
11:2020年9月9日这天,老刘的长子刘敬远回家看望父母。
12:建始县花坪镇发展的葡萄都是老刘葡萄王的后代。2002年起作为全镇支柱产业如今已发展6千亩。
13:老刘老房子2014年腊月毁于一场火灾,两年后他家花费100多万修了新房资金全部来源于种植葡萄。
14:2020年9月9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关潇“闻香”从北京来到老刘家实地考察“葡萄王”。
15:关潇品尝新鲜葡萄。由葡萄王繁殖发展 的关口葡萄已在2010年5月由农业部批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保护。
16:这是2010年葡萄王90岁时老刘和它的合影。
17:刘必中念过初中,这是他作的诗《咏葡萄王》,由恩施州书法家书吴正宇写后挂在他家。
18:刘必中自谦说咏葡萄王是打油诗,现在这首诗被印好后贴在葡萄销售的包装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