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边县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适宜的气候条件,规划、种植、开发协同推进,着力发展中草药材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规划发展“科学化”
依托全县野生中草药材资源分布情况,制定以白河镇、湾塘乡、玉屏镇为中心的砂仁、草果种植区,以玉屏镇、新现镇为中心的石斛植区,以和平镇为中心的滇重楼种植区以及白芨、滇黄精、大黄藤全面发展的产业规划。同时,大力开展特色中药材育苗基地建设,建立快速繁育基地20亩,培育砂仁种苗30万株,滇黄精种苗20万株,大黄藤种苗2万株。建设特色中药材“百药园”驯化示范基地,人工驯化白芨、滇黄精等本地中草药材8.1万株,探索形成重楼、滇黄精、白芨、野三七等野生中草药种植管理技术,为建设高品质药材生产基地奠定了良好基础。
鱼嘎底育苗基地
水塘村三七示范
种植管理“规范化”
以大围山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和6家中草药材规模种植企业为龙头,大力推行统一种植标准、统一技术管理服务、统一销售平台“三统一”模式,通过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方式,采取免费发放种苗、每亩种植补贴200-300元,每个大棚建设补助5000元等措施,有力提高了农户种植砂仁、三七、白芨、大黄藤等中草药材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中草药材规范化、规模化、基地化发展。目前,全县中草药材产业种植面积达29.796万亩,中药材产量9.22万吨,中药材产值9.558亿元。
开发生产“品质化”
强化龙头企业引领,引进红河州草木生物有限公司投入2000万元,大力发展重楼、白芨、滇黄精种植,其中:白芨已获得“有机转换认证证书”。引进培育红河群鑫石斛种植有限公司、红河阳光天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龙头生物药企业,开展石斛种苗、石斛枫斗、草果、砂仁、生姜、三七粗加工和黄藤素片、熊胆川贝口服液等生产加工,加工中药材35541吨,加工产值51592万元,通过不断延长产业链,巩固和提升屏边“云药之乡”的基础地位。
县委办 许云峰/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