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螺学名叫方斑东风螺,别名小风螺、海猪螺、东风螺。它螺纹深刻,壳长卵形,壳表光滑,壳质稍薄,壳面被有淡褐色壳皮,壳皮下间杂白色,具点状或长方形紫褐色或红褐色斑块。一般壳高70毫米左右,壳宽约40毫米。平时喜栖息于水质清澈、多岩石的或沙质港湾海区,有些栖息于数米或数十米深的海底,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大亚湾及粤西沿海海区。

花螺属广温性底栖类腹足动物,饵料以动物肉体或藻类、碎屑类为主。为舐食性摄食,是一种优质经济海产贝类,其肉质细嫩鲜美、嫩脆爽口,营养丰富.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由于捕捞增多,自然资源逐步减少,产量有限,市场货少价高。广州市场上花螺价格已从2002年每千克96—110元升到近期的116—120元,广大宾馆、酒楼几乎供不应求,尤以港、澳、台喜食。并可大量销往日本、韩国。目前,国内养殖尚未大规模开展,在粤西地区已有少数几家科研单位及苗种场开展人工繁殖及养殖。现将花螺养殖技术及投资效益介绍如下。

花螺生活习性

花螺适宜于沙质或沙泥质、石头缝等处生长。其生存温度为3℃—38℃,最适生长温度25℃-33℃,海水比重为1.015—1.023。并且盐度以稳定为好,溶解氧要求大于3毫克/升,pH值范围为7—9之间,以7.5—8.5为最佳。食性以动物性为主,属腐食性或肉食性,以摄食新鲜鱼肉为佳。平时潜伏于沙泥表层,当嗅到食物味道,即从沙底爬出以水管内的舌齿刮取食物,食量较大,生长快。

花螺饲养技术

花螺可采取池塘养殖或滩涂围网养殖。

l、池塘养殖根据花螺生活习性,将池塘做成斜坡型,池底为沙质,如泥质底应铺沙5—10厘米;海水水质需清澈,浑浊水应通过澄清过滤后进池养殖。放养密度为:粗养为80-100粒/平方米,精养池为160—200粒/平方米,规格以0.5-1厘米的幼螺为宜。放养后应保持水质相对稳定,主要为水的透明度及盐度变化不能很大。饲料每天早、晚投喂新鲜鱼肉或鱼浆,也可投专用贝类配合饲料,饲料投喂量一般为花螺体重的3%-5%。如果水质肥、水色深则少投,如果水清瘦则多投,灵活掌握投饲量,避免造成滩涂污染。花螺活动快、范围大、投饲尽量要均匀遍洒,防止花螺集群摄食而缺氧。养殖场水深一般应在60—100厘米左右,有条件的也可以同虾、鱼、其它贝类一起混养。如果精养应有增氧系统或微流水养殖,保持水质清新。选择水泥结构的育苗池塘,通过底部铺沙3—5厘米,同样可以用于花螺饲养。花螺经过常温下人工投饲养殖。培育3个月即可捕大留小,逐步安排上市,一般上市规格达120—160粒/千克即可,也可养殖到20—40粒/千克上市。具体根据市场大小规格的需求安排上市。花螺养殖一般一年可安排养二茬,投养期分别为5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上旬—10月下旬。当年养殖即可收获,成活率一般可达95%以上。

2、围网养殖要求滩涂水质清新,风浪小,沙质底,用网片围栏养殖。网应比潮位高0.5米以上,网目按螺的个体大小选择。因花螺爬行较快,易攀高越网逃逸,所以应具备一定的围栏高度。围网完成后应在涂面上进行耙平挖沟等,清除敌害生物,使用“清塘净”或高浓度“漂白粉”、“生石灰”均可,杀灭清理后约一周即可放苗养殖,一般每平方米放苗量为50-100粒左右,平时管理以检查防逃、修网、清污为主,每天投喂鲜鱼、小虾等。一般每周或半个月对涂面进行消毒一次,可用“溴氯海因”或“二溴海因”等消毒,防止细菌感染。养殖后期,应密切注意花螺生长情况,注意滩涂底质变化、气温条件及风向,防止花螺集体逃跑,特别是台风季节,注意加固围网桩柱。当滩面有过多淤泥或污物时应及时清整,以防污染造成损失,特别是繁殖季节更要注意防病工作。养成收获也可捕大留小,或者全部起捕收获出售。

根据花螺养殖情况分析,饵料系数为5,生产成本为螺苗、饲料、水电、人工费、围网费等每千克40元以内,而目前市场价每千克稳定在60-120元。一般精养塘亩产量为450-800千克,养成规格一般为30-40粒/千克和10—15粒/千克,具体根据当地市场的需求确定养成规格,目前市场上规格较大的花螺价格较高,而福建、广东地区对小规格花螺需求较大。一般亩投入1.5—2万元,亩产值达3—4.8万元,亩利润达1.5-2.8万元,所以养殖效益非常可观。鉴于花螺养殖尚未进入高峰期,市场上仍供不应求,所以近年来的价格应该比较稳定,并且花螺生长期限短、周转快、适应性强。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值得开发与推广养殖。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