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栽培季节栽培季节应根据双孢蘑菇的生物学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进行合理安排。选择播种期是以当地昼夜平均气温能稳定在20~24℃,约35天后下降到15~20℃为依据的。因双孢蘑菇属偏低温型菌,故播种期多安排在秋季,大部分产区在8月中旬~9月上旬播种。栽培季节过早,前期温度高,容易发生病虫害;栽培季节过迟,播种后发菌慢,出菇迟,影响产量。
二、菌种制备根据播种时间推算出适宜的制种时间,以保证栽培使用的菌种有适宜的菌龄。双孢蘑菇母种15天左右可长满试管斜面;原种和栽培种约40~45天长满菌瓶或菌袋。为了使菌丝充分生长,一般要将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延长培养7天左右。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栽培的双孢菇品种,且品质好、产量高、抗性强,菌丝生长旺盛。
三、菇房及床架设置双孢蘑菇栽培可以利用闲置民房、山洞、防空洞、半地下室、塑料大棚等。菇房一般坐北朝南,有利于通风换气,能提高冬季室温和减少西晒。菇房面积在150~200平方米为宜,过大不利于管理,通风换气不均匀,温湿度难以控制;过小则利用率不高,不经济。菇房应具有保温、保湿、通风、易于防治病虫害、蔽光等特点。菇房顶部及墙面上、中、下要设通风口,地面和墙壁要光滑,易于清洗、消毒。菇房内可放置木板、竹片或钢筋结构的多层床架,每层之间高为60~70厘米,底层距地面20厘米以上,顶层距房顶要大于lm,菇床宽1.3~1.4米,床与床之间和床与墙壁之间要留70 ~80厘米的过道。栽培前要对菇房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石灰浆、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进行涂、喷,有条件的菇房可通入蒸汽进行高温、高湿杀菌杀虫,也可利用在菇房中进行二次发酵时的高温对菇房进行杀菌、消毒。
四、原料及配方(一)原料可用于栽培双孢蘑菇的原料很多,可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原料。主要原料有稻草、麦秸、玉米秸、牛粪、马粪、鸡粪、猪粪、羊粪等;辅料主要有各种饼肥、石灰粉、石膏粉、尿素等。粪便要晒干捣碎后使用,湿粪便不易发热,堆肥质量不高;稻草、麦秸等要晒干并切成5~10厘米的小段,玉米秸达成2~3厘米的小段,饼肥要粉碎。(二)培养料的配方培养料的配方各地有所不同,通常用的粪草比为1:1的配方1、牛粪45%,稻草50%,菜籽饼1%,石膏粉2%,石灰粉2%。2、麦秆67 %,马粪30%,过磷酸钙2%,碳酸钙1 %。3、麦秆52%,鸡粪45%,石膏粉1.5%,石灰粉1.5%。4、麦秆60%,鸡粪38%,石膏粉2%5、麦秆52%,鸡粪30%,棉籽壳15%,石膏粉2%,石灰粉1%。6、稻草93%,尿素1%,硫酸铵2%,过磷酸钙2 %,石灰粉2%。
五、培养料的堆制发酵双孢蘑菇是一种草腐菌,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的能力差,因此,利用堆制发酵,经高温微生物降解,将复杂的大分子降解成能被双孢菇吸收、利用的小分子,高温微生物的菌体及其代谢产物也是双孢蘑菇的营养源,发酵还可以杀死和抑制堆肥中的害虫和杂菌。发酵类型有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和增温发酵剂发酵三种。二次发酵所需时间短,可降低劳动强度,有利于获得高产,因此,目前多采用二次发酵法。(一)前发酵前发酵一般在接种前20天建堆。按栽培料配方比例加料,分层堆置。堆置时,先在最下层铺15厘米长的预湿的稻草、麦草,厚约20 厘米左右,在上面铺一层已发酵过的粪,厚2~3厘米,以后加一层稻草、麦草,铺一层粪,最后覆盖一层稻草、麦草,堆高约1.5~1.8米,宽1.5~2.5米,长度可根据场地条件而定,一般5~8米。为使堆中温度均匀,使好氧微生物充分发酵,从中间插几个通气孔。夏秋季节堆置4~5天,堆内50厘米处温度可达70℃左右,等到堆温不再升高或略有下降时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时要适量补水,并保持料面湿润,并加入其他辅料。翻堆是为了使整堆材料内外上下倒换,四周翻到中间,可改善堆内空气调节,使其发酵均匀彻底,不含生料。
第一次翻堆后5~6天,可进行第二次翻堆。以后每隔3~4天翻一次堆,一般翻堆4~5次即可完成前发酵。在翻堆过程中加入石灰粉调节pH为7.5。翻堆时应根据干湿情况决定是否加水,料的湿度控制在70%左右。(二)后发酵后发酵也称二次发酵,目的是使嗜热菌高温放线菌充分生长,改变培养料的理化性质,增加培养料的养分,使料中养分更利于双孢蘑菇吸收,并彻底杀死培养料中的病虫害。后发酵可分为升温、控温和降温3个阶段。1、升温在料温未降时,迅速将前发酵好的堆料集中移入菇房的床架上,堆成小堆,不要摊开,关闭所有门窗,培养料自然升温5~6h,当料温不能再上升时,然后用炉子或蒸汽加温进行后发酵,使菇房温度达到60℃以上,保持6~8h,可杀死培养料和菇房的病菌和害虫,促进嗜热菌大量繁殖,有利于腐殖质类物质的形成。但不要超过70℃,以免杀死料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控温阶段的发酵作用。2、控温升温阶段结束,菇房应适当通风,并降低加温力度,使料温慢慢降至50~55℃,维持4~6天,以促进料内有益菌大量生长繁殖,使培养料继续分解转化,并产生大量有益代谢物。3、降温控温结束后,停止加热,使房温和料温逐渐降低,当料温降到30℃以下时,后发酵就结束。
发酵结束后,培养料呈棕褐色,无粪臭、无氨臭、无酸败、无霉味、有料香,秸秆柔软有韧性,手握培养料时,松开后能自然松散,料表和料中能见到白色放线菌菌落,水分60%左右,pH7.5~7.8。堆肥一定要配方合理,发酵适宜,不可过生,也不可过熟。过生播种后双孢蘑菇菌丝萌发生长缓慢、产量低,易发生杂菌和各种病虫害;过熟由于发酵中的微生物消耗了大量养分,使堆肥中双孢蘑菇可利用的养分减少,也会造成减产。
六、播种发酵结束后,要开门窗通风,排除室内的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待料温降至28℃以下时,将培养料平铺在菇床上,料厚10~20厘米。铺料整床要求粪草混匀,干湿均匀,厚薄一致。播种方法有穴播、条播、撒播和混播等。撒播法为双孢蘑菇常用播种方法,先将播种量的一半撒在料面上,翻入料内6~8厘米深处,平整料面,再将剩余的一半菌种均匀地撒在料面上,并立即用已发酵完毕的培养料覆盖保湿。用木板轻压料面,使菌种和培养料紧密结合。撒播法可使菌种在料面上分散范围大,生长均匀,因此,菌种萌发吃料、生长和封面均较快,且不易发生杂菌污染。
七、发菌管理从播种到覆土前的一段时间为菌丝培养期。发菌初期以保湿为主,微通风为辅,播种1~ 3天内,使料温保持在22~25℃,空气相对湿度65~70%;中期菌丝已基本封盖料面,此时应逐渐加大通风量,以使料面湿度适当降低,防止杂菌滋生,促使菌丝向料内生长,当菌丝长至料层的一半时,用耙子从床面插向料底,撬料1~2次,以排除料底的有害气体,改善培养料的通气状况,促使菌丝向下伸展;发菌中后期由于通风量大,如果料面太干,应加大空气湿度,经过约20~25天的管理,菌丝长满培养料。
八、覆土管理双孢蘑菇栽培与其他食用菌的不同点是必须覆土,不覆土则不出菇或很少出菇。(一)覆土的作用覆土层在料面可以形成一个温湿度较为稳定的小气候,有利于菇蕾的形成;覆土改变了料面和土层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例,促进双孢蘑菇菌丝扭结成子实体原基;土层中的臭味假单胞杆菌等有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刺激和促进子实体的形成;覆土改变了营养条件,使其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覆土对料表面菌丝的物理机械性刺激作用,可促进子实体形成。(二)覆土材料及覆土后管理覆土一般在播种后20天左右,料内菌丝长到2/3以上时,覆土最好。覆土前要对菌床进行彻底检查处理,挖除所有杂菌并用药物处理。覆土过早,会影响菌丝向料内继续生长;覆土过晚,会推迟出菇,影响产量。覆土的材料可就地取材,河泥、泥炭土、黏土、沙土等都可以。材料使用前要晒干打碎,除去石头杂物后过筛。土粒中带有虫卵、杂菌,因此在覆土前应将筛好的粗细土粒进行蒸汽灭菌(70~75℃维持3~5h)。覆土前用手将料面轻轻骚动、拉平,再用木板将培养料轻轻拍平。这样料面的菌丝受到破坏,断裂成更多的菌丝段。覆土调水以后,断裂的菌丝段纷纷恢复生长,结果往料面和土层中生长的绒毛菌丝更多、更旺盛。覆土后前期菇房温度控制在22~25℃,空气相对湿度80~90%,经过7~10天的生长,菌丝可达距覆土表面1 厘米左右。此期间要观察土层的水分变化,如果太干可以喷重水,喷水后通风半小时;如果不太干可以喷轻水,加大通风量,降低菇房温度,控制在14~16℃,刺激菌丝扭结形成菇蕾,经5~7天后就可见到原基,进入出菇管理。
九、出菇管理当菇床上出现原基后,要减少通风量,同时停止喷水,菇房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温度在16℃以下,原基经过4~6天的生长就可达到黄豆粒大小,这时要逐渐增加通风量,但不能让空气直接吹到床面,同时随着菇体长大和数量的增加,逐渐增加喷水量,使覆土保持最大含水量。喷水时注意气温低时中午喷,气温高时早、晚喷,喷水要做到轻、勤、匀,水雾要细,以免死菇,阴雨天不喷或少喷,喷水后要及时通风,让落在菇盖上的水分蒸发,以免影响菇的商品外观或发生病害。双孢蘑菇属厌光性菌类,菌丝体和子实体能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生长很好。
十、采收采菇前4h不要喷水,以免手捏部分变色。当菌盖直径长到2厘米以上时,就可采收。采收时,手捏菌盖旋转取出;生长成丛的球菇,大小不一致,用刀片只切下需采收的菇体,保留未成熟小菇;采菇的同时要除菇脚,以免菇脚留在培养料内引起病虫害。采菇时间要适宜,采菇太早,产量低,采菇太迟,影响品质和下潮菇的生长。双孢蘑菇一次种植可以出6~9潮菇。双孢蘑菇出菇具有分潮特性,如果培养料质量一致,栽培管理及覆土各项工作都较一致,则出菇的潮次就特别明显。采一潮菇后到下一潮菇出现一般有4~7天的间歇期,这期间是菌丝恢复为下潮的生产积累营养。此期的管理原则是:停水养菌,以利于下潮菇丰产。主要工作是整理床面,调整覆土的pH,使用追肥,提高菇房温度,促进菌丝生长和防治病虫害。三潮后的蘑菇,可用提拔法采菇,以减少土层中无结菇能力的老菌索。将采下的菇及时用锋利刀片削去带泥的菌柄,切口要平,以防菌柄断裂。编辑:柳晓林审核专家:山西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 研究员 郭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