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文婧,德州市审计局财政金融审计科副科长,2011年进入德州市审计局,10年来一直在审计一线工作,参与项目50余个,其中主审1个项目获审计署优秀项目、1个项目获省级优秀审计项目,参审的1个项目获审计署优秀项目、1个项目获省级优秀项目;2篇调研报告获省政府调研成果三等奖,1篇审计案例获审计署应用奖;多次受邀前往省培训班、地市机关单位授课宣讲。2020年获得“省审计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俞文婧,为大家介绍德州市审计局创建优秀审计项目的经验做法。

把握创优要点 提升项目质量

——创建优秀审计项目经验介绍

主讲人:俞文婧

大家好!我是德州市审计局俞文婧,今天我跟大家交流下如何在全过程中把握和提升审计质量。个人认为,准备、实施、提炼,是提升审计质量、创建优秀项目的三部曲,其中准备占20%、实施占60%、提炼占20%。准备是为审计实施打基础,提炼是为审计实施做升华。实干出精品,优秀项目说到底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那么如何在审计全过程中提升审计质量呢?我想从以下几点来向大家分享。

一、做“细”审前准备。

第一是吃透评分标准。我们知道,署优标准共分为4大部分,通俗来说,就是增收节支金额、案件线索情况、审计信息提报、制度建设推动,各占了四分之一比重。所以在创优前,我们要对这套标准烂熟于心,在准备项目的时候,要找准发力点,考察一个项目具不具备创优的条件和基础。

第二是做好审前了解。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单位,都有他自己独特的职能和特点,甚至同一个职能部门在不同地域,也会变得不一样。比如有的地方农业发展特别好,那他的农口专项资金就会很多,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就是审计重点;有的地方发展特别快,建设项目特别多,那他的交通、住建就是审计重点等等。在每一个项目开始前,要对被审计的单位、地域做足充分的了解,调查好各类外围信息,也就是常说的“画像式”审计。

第三,人员的筹备、分组、分工和培训,也是重要的环节。比如我们之前准备一个县的经责项目,专门在党校组织了一次培训交流,就该县的特色产业、财政改革、部门管理、基建项目、发展情况等内容向大家进行介绍。在培训前,我们已将人员进行分组、分工,明确工作重点,比如国土环保审什么?镇街审什么?都有个统一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进行思想碰撞,就很多问题和重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实际上,审计组中也存在新手多骨干少的问题。但通过这种形式,做到了让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都有压力和动力。

二、做“活”审计思路和方法

审计常用方法我们都知道,但在在实施过程中,如何能做“活”?下面我向大家分享一点经验。

一是大数据分析利用要“巧”。数据分析是发现审计疑点和确定延伸重点的重要手段,很多问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方式确定疑点。对于数据比对分析,可能大家第一反应就是批量数据比对,再去延伸发现问题。其实数据分析有时候也可以倒过来做。

这里举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我们在对一个地区交通局进行审计时,对该单位的财务、业务进行了审查,没发现什么可疑问题。但实际上这个地区的财务管理水平不高,存在问题很多。所以我们没有草草结束,而是再次梳理了当时跟他们局长座谈的情况。后来我们发现,这个交通局的车辆检测中心等几个下属单位有经营性收费,并且正常开具发票,不需要上缴国库。当时负责这个单位审计的小组组长,是一个审计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同志,她立马向运管所调取近两年该地区的货运车辆数据。大家都知道,车辆收费是有标准的,全年收入是可以预估的,于是我们和开票数据一比对,发现差距非常明显。而通过我们进一步审计,最终挖出了这个检测中心隐匿收入形成的“小金库”。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数据运用典型,也是一个思路和方法结合的特别好的一个案例。

第二是突击监督盘点要“稳准”。突击监督盘点是发现问题、查找案件线索的有效途径。什么时机进行盘点,什么方式盘点,盘点要点是什么,这些都是按照我们的审计计划和审计进度来安排的。在突击监盘前,一定要通过调取外围信息,对被审计单位的机构设置、人员情况进行了解摸底,判断需要盘点的机构、环节及内容;根据工作量大小调配审计人员,做到同时出击;盘点时聚焦单位的现金、收据、印章、账簿等各类财务及业务资料,避免遗漏等等。

比如上面我们提到的这个例子,就是在审计中对车辆检测中心进行突击盘点,也是带着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去的。

三是座谈了解要“扎实”。我在审计一线10年,如果说审计中最“难”的是什么,我觉得是座谈。政策法规,只要我们下功夫,就能学明白;财务账目,学会计就可以;数据分析,计算机用多了自然也就熟练了。但座谈,我觉得是一个特别难,特别费神,特别考验人逻辑能力的一个工作。

座谈,重点是谈什么,怎么谈,怎么出效果。我们审计一个单位,座谈至少要进行2到3次。在前期的外部调研都进行了一定了解之后,我们首先进行一次大规模座谈。我们根据不同对象列谈话提纲,跟领导谈,就谈大方向大模块,在任期间干了什么大事,有什么成效,业务如何切块、如何运转,把这个单位具体化、形象化;跟科室负责人就往细里谈,什么业务有什么环节,什么环节需要什么资料,什么人什么权限,分别涉及哪些分管领导,业务多长时间办结等,了解细节东西。

之后的座谈,都是对具体事项和存在疑点进行座谈。这个环节的座谈,我觉得“特别”的考验人逻辑能力和审计基础,考验我们基本功扎实不扎实。谈的时候需要精力高度集中,才能让问题环环相扣,才能充分去思考对方回答的逻辑性和合理性。

举个简单例子,我们看见别人中午吃馒头的照片了,那我们座谈的时候,问这人中午吃了几个馒头啊,他说吃了2个,我们不会觉得有问题;但要是这人说,我吃了20个,我们就一定会觉得这不符合一个人的饭量啊,怎么吃那么多,是真吃了吗?还是带回家了?或者他说我中午没吃馒头,吃的米饭,米饭老好吃了,我们就会知道,哎,这个人说谎了啊,这里面有事儿啊。

座谈也是这个样子,但往往没有这么明显,而且对方的说辞听着还挺有道理,都能够形成逻辑闭环。而我们可能限于专业知识和水平、限于临场反应能力和逻辑思维,导致被对方绕进去,谈不出成果来;或抓不到对方痛点,找不出前后矛盾,谈不出问题。这里面我认为是经验问题,也是技巧和逻辑问题。所以座谈时,需要我们问的有技巧,听得有门道,追的有逻辑。

上面说了这么多审计方法和技巧,其实总结下来,审计的实施重点,概括成9个字,就是“重点钱”、“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钱,我们就关注来源、支出、使用、绩效;重点人,就要对重要岗位的人员、有决策权的人员、部门负责人、具体经办人员进行关注,从他们角度换位思考,以问题导向去想一想;重点就是要关注专款分配、收费处罚、手续办理等各业务环节的执行和操作,判断是否在体制、机制上存在漏洞,存在权力寻租空间。

我觉得在审计中,只要充分开动脑筋,再将各类审计方法综合运用好,我们审计实施质量一定是很好的。

三、提炼环节的项目质量控制

审计现场实施结束后,我们就要总结、提炼、升华审计成果,每个环节的要点也在课件中提到了。在这里重点说一下报告信息的提炼。如果说促进增收节支、揭露违法违纪,是我们攻坚克难的硬实力,那么通过审计来理顺体制机制、完善制度政策、提高政府效率,则是我们的软实力;如果将增收节支这样的问题和移送比作治标,那么完善体制机制则是治本。所以起草提炼审计专报、建议等信息,揭示体制机制漏洞和隐患,并提出意见建议这是一个项目的精华所在。

在报告环节,因为准备创优的项目都特别大,发现的问题也一定会特别多,所以对报告、信息、专报一定要高度凝练、表述准确、突出要点,真正发挥出审计的作用。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