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西夏区兴泾镇兴盛村,一栋栋高标准蔬菜大棚连方成片,一串串西红柿缀满枝头、一箱箱刚刚打包好的芹菜即将运往全国各地,看着即将丰收的大棚蔬菜,“新农人”禹惠兴满眼欢喜。
成立合作社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1996年,禹惠兴举家从固原市泾源县搬迁到西夏区兴泾镇兴盛村。“刚搬到兴盛村的那几年,我干过很多工作,也挣了一些钱,但心里还是放不下蔬菜种植。”禹惠兴告诉记者,思前想后他还是决定种植大棚蔬菜。
2018年,禹惠兴承包了16栋蔬菜大棚,种起了西红柿和芹菜。禹惠兴的父母都是传统的农业种植户,所以他自小便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从小到大,既感受过丰收的喜悦,也承受过天灾的折磨……在他看来,不能一味地延续传统的种植方法,要从理念、技术上为蔬菜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在完善生产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规模化经营,从而打造出优质的农产品品牌。
随着科技农业的不断应用,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学习现代农业知识。为此,禹惠兴一边种植,一边摸索,一边虚心学习蔬菜种植的最新技术,他还经常邀请农业科技特派员来大棚指导。通过多方学习,加上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禹惠兴成立了西夏区泾惠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全程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并统一销售。因为他种的西红柿稳定高产、品质优良,不仅受到外地客商的青睐,远销上海、河南、山东等外省市,还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与大棚蔬菜产业共成长做一名合格的“新农人”
4月17日一大早,禹惠兴就来到大棚内,查看西红柿的长势。种植大棚内一片色彩斑斓,一排排苍劲翠绿的藤蔓上挂满沉甸甸的草莓西红柿,有红有绿,个个圆润饱满。再过一个月,大棚里的西红柿就要丰收了,禹惠兴说,他将继续提升产品品质,做强品牌,做大优势,延伸农业产业新链条,不仅把大棚蔬菜这块招牌打出去,还要叫得响、擦得亮。
如今,禹惠兴的蔬菜大棚种植规模越来越大,已经扩大到了60多栋,年产值将近200万元。他告诉记者,当前设施蔬菜大棚已经发展到了很先进的地步,已经通过智能化、半自动化,逐步取代传统人力管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作为一名“新农人”,就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传统农业才能实现新发展。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禹惠兴的电话不断,不停有客商通过电话咨询西红柿的产量、价格。“现在像我这样的‘新农人’有很多,我要不断努力,与大棚蔬菜产业共同成长,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争做一名带领大家共同富裕的合格‘新农人’!”禹惠兴充满信心地说。
记者 吴春霖 实习生 李桂宁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