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为社区治理的“领头雁”,在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提升服务群众质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京市朝阳区按照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的部署安排,在城市地区建设31个优秀社区书记工作室,较好地破解了社区治理资源整合难、队伍培养难、交流提升难、服务管理难、品牌引领难等“五难”问题,使社区治理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朝阳区委社会工委书记、区民政局局长宝月凤说:“通过建立优秀社区书记工作室联盟,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能力,将伟大的建党精神更好地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
将分散财富聚起来,破解整合资源难
社区治理离不开资源整合,但是整合资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朝阳区以优秀社区书记工作室建设,推动资源整合,并最大限度开发利用。
按照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的部署,朝阳区将优秀社区书记工作室建设作为重点任务,各街道由工委书记负总责,工委副书记直接推动,不到一年时间,24个街道的31个社区优秀书记工作室就全部建成,其中有5个社区书记工作室面积达到100平米以上。北郎东社区在寸土寸金的建外CBD核心区争取到30平方米工作空间,和平家园在老旧小区挖掘出一处延伸场所,许多社区将办公用房进行优化,腾出空间用于书记工作室。
为建设好社区书记工作室,24个街道共投入资金235万元,平均每个书记工作室资金投入8万元。各社区书记工作室不仅加强了硬件建设,同时建立了制度、明确和公示了职能,潘家园街道松榆西里社区书记工作室还制作了宣传折页,较好地扩大了影响。
典型是最好的资源,呼家楼街道呼北社区殷金凤工作室,是全市最早建立的社区书记工作室。该工作室充分发挥“社区规划师”的角色功能,秉承“资源优势”视角,通过“深挖”和“外链”的方式整合各方面资源,集成本土优秀社区书记工作经验+社会工作专业优势。按照核心策划团队+运行管理团队+专业力量团队(专家顾问团队、讲师团队、智囊团队)的“1+1+3”的组织结构进行管理和运行,除将区内优秀社区书记作为成员之外,还邀请北京市委党校、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朝阳社区学院等研究机构作为合作团队,为工作室提供理论和智囊支持。
呼北社区殷金凤工作室聚焦小区热点难点问题,聚焦治理痼疾顽症,在功能上发挥培训社区骨干、指导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党建创新项目的策划等主阵地、微智库、试验田、朋友圈、俱乐部等作用,为社区工作者提供能力培训,定向培养社区后备力量,开展线上课程点播等活动,打造了“党建引领、顶层设计、功能集成、成果转化、辐射带动”的社区书记工作室,在朝阳区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望京街道花家地南里社区书记工作室充分利用辖区单位多、实力强的优势,建立“党建协调委员会花家地南里社区分会”议事协商平台,将各单位负责人组织起来成立“党建智库”,每年召开单位负责人联席会议,签订共驻共建“双向互动折子”工程协议;每季度到各单位走访一次,及时沟通协调解决问题,两年来整合社会资金、物资上百万元,为居民和社会单位办实事80多件,形成了“社区党委统筹、社会单位参与、社区居民受益” 的党建工作格局。
将师资力量用起来,破解队伍培养难
社区优秀书记工作室发挥带教培养功能,不是社区书记单枪匹马,而是组建书记工作室团队,形成带教培养群体。朝阳区每个社区书记工作室配备3到5人,除了优秀社区书记之外,还有社区副书记、辖区非公党组织书记,有的还将小区物业党组织书记吸纳进来,形成了社区治理的智库和指挥部。
31个优秀社区书记工作室负责人全部是任期满一届,每个社区和个人都获得过区级以上荣誉,其中有12人获评为市级以上优秀共产党员,呼北社区书记工作室负责人殷金凤还被评为建党100周年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奥运村南沙滩优秀书记工作室牵头人张驚制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专业特长是优秀社区书记工作室的又一个鲜明特征,有6人持有中级社会工作师证书,所在社区书记都在本职岗位上会用专业手法开展工作,他们中“小巷总理”“金蜜蜂”称号获得者占三分之一。
为提升帮带培养效益,朝阳区还建立了协调联动机制,除加强本社区人员帮带培训之外,打破社区界限,充分发挥社区优秀书记工作室作用,由街道搭建平台,以专题研究、工作交流、经验分享等多种形式,对其他社区进行社区辐射,帮助各社区培养党务和社区工作者,最大程度挖掘社区治理带头人的帮带效能。
社区优秀书记工作室注重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依托“朝阳区基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开展社区居民骨干队伍建设。大屯街道金泉家园社区书记工作室探索开展“家员行动”,在社区党委书记王淑美带领下,积极培养楼门骨干力量,通过社会治理创新项目提升社区骨干综合素质,以和谐促进员中的党员为队伍主要力量,依托社区专业活动进行培训,全面提升“社区楼门骨干”的能力。建立社区“楼门骨干队伍”工作机制,制定楼门骨干职责、楼门小组工作职责、完善激励机制等,推动了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社区优秀书记工作室发挥帮带培养功能,使朝阳区社区工作者人才队伍得到了快速成长,一批优秀社区工作者成为社区治理的骨干,在去年以来的社区“两委”换届中,有三分之一的新任社区书记、主任和副职是经过社区书记工作室培养的骨干。
将互动平台搭起来,破解交流提升难
朝阳区充分利用社区书记工作室开展学习交流活动,除用好区外考察学习、实践教学场地平台,搭建本街道内社区之间、街道与街道之间交流互动平台,定期组织优秀书记工作室开展“书记沙龙”“开放日”等活动,针对当前重点难点工作进行分享体会。
奥运村南沙滩优秀书记工作室以“书记沙龙”“开放日”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许多同行前来学习工作室负责人张驚制探索的“走动式工作法”,他每次都不厌其烦地向大家介绍经验、传递真经,特别是结合做好“接诉即办”“未诉先办”,向大家传授入户走访、收集民意、主动服务的做法。他还经常应邀到其他社区书记工作室进行交流,结合做好小区物业管理、垃圾分类“两个关键小事”,帮助大家掌握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
朝阳区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微信群、抖音等方便快捷、生动形象的手段,开展优秀书记工作室专题讲解,围绕社区工作遇到的困惑,开展培训,指点迷津,除书记之外,工作室其他人员也积极分享经验,较好地激发了社区优秀书记工作室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走出去,请进来,是朝阳区深化社区优秀书记工作室建设的重要举措。前不久,他们发起的京深汉筑四地的社区成长伙伴交流会,以安贞街道安华里社区书记工作室为基地,四地共同分享社区成长伙伴计划成果。
围绕社区治理中普遍存在几个困惑,包括:缺乏理论指导,不善于系统设计;缺少横向交流,学习借鉴范围较小;有干事的愿望,缺乏干事的能力;会干不会说,不善于总结提升。来自北京朝阳、深圳、武汉、贵阳的四个社区书记及相关人员,以“社区成长、结伴同行”为主题开展现场交流,建立了跨区域社区成长伙伴机制。朝阳区安贞街道安华里社区书记工作室建立的“两委五平台”治理体系、“阶梯式动员”机制;深圳北站社区的“共享会”“党建+科技+治理”新模式;武汉东湖新城社区的“动态衔接”治理机制、“网格 +网络”模式;贵阳金元社区的进党建网、民生网、平安网“三网融合”等等,成为大家互相学习的公共产品。
四个社区还通过机制建设,开展主题交流、轮值主持、常态联络、案例共享等活动,推动伙伴社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机制共建、品牌共创”,吸引街乡、社区、专家、高校、研究机构、专业社会组织等各类主体积极参与,共同探索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方法新路径,不断扩大社区成长伙伴计划的覆盖面和受益面。
将瓶颈问题攻起来,破解服务管理难
各优秀社区书记工作室,积极发挥创新研究作用,特别是在破解小区治理疑难杂症上取得明显成效。
麦子店街道枣北社区书记工作室针对小区物业管理矛盾突出的实际,建立了“党建引领、百姓说事、法官讲法、社区解题”工作机制,依托社区物业联盟党支部搭建红色物业服务平台,由酒仙桥法庭党支部指派法官,以席位制党支部副书记的身份加入枣北社区物业联盟党支部,提升社区物业联盟党支部专业指导能力。
酒仙桥法庭党支部发挥法律专业优势,根据社区近年来出现的矛盾纠纷案件,编写教材,为街道及社区干部、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物管会)、居民骨干等进行讲解,为前端矛盾排查化解提供法律支持。他们汇编了10类24个社区居民法律盲点和成诉热点的典型案例,形成《物业纠纷示范性裁判手册》,制作《法官眼中的物业纠纷》动画普法视频等,为居民解答物业相关法律问题,扩大教育宣传和辐射影响,起到“解决一问、教育一片”的效果。
在实践中,社区书记工作室发挥协调作用,开展矛盾化解攻坚、难题联解活动。社区党组织摸排可能涉诉的物业矛盾,及时将信息反馈给酒仙桥法庭党支部。然后由党员法官到社区上门调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始阶段。法庭党支部还制定了专项司法“服务包”,为物业服务企业解决经营中产生的劳动争议、劳务合同等提供法律帮扶。
枣北社区书记工作室开展的“物业纠纷源头治理”,实现了“三升一降”。第一,居民依法依规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麦2 号楼物业收缴率由原来的10%提高到了92.6%。枣北小区内供暖费收缴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86%。第二,物业服务企业规范化管理的水平明显提升,海悦名门小区物业主动解决了居民老式水表更换充值卡水表。第三,居民党支部工作能力明显提升。楼院党员争做守法表率、普法先锋,党员带头缴纳物业费,麦6支委还成功劝说一户居民一次性补齐了3年的供暖费。同时,小区物业矛盾纠纷案件数量明显下降,实现了辖区涉物业零发案,12345物业类投诉案件下降66.7%;成功化解矛盾纠纷七大类19件,形成了党建引领物业企业参与社区治理的新格局。
各社区书记工作室紧盯小区服务管理难题开展攻关行动。针对老旧小区门禁改造后履遭破坏的问题,建外街道北郎东社区书记工作室率先在光辉里小区建立小区委员会,协调物业加强对快递、外卖和出租户等人员管控,发动居民通过自治参与维护楼门管理,使小区门禁得到了维护。
各街道结合社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党建引领物业参与社区治理、开展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推进社区文明行为养成等重点难点工作,提升优秀社区书记工作室的创新研究能力。结合“社区成长伙伴计划”“社区创享计划”等,引入理论专家、实践专家、专业社会组织、社区指导员等力量,加强对优秀社区书记工作室进行指导,提升社区造血功能,激发内生动力,打牢社区治理基础。
将典型标杆树起来,破解品牌引领难
为提升优秀社区书记工作室建设水平,朝阳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提出了“六个一”的要求。即:开展一个重点课题;推进一个品牌课程;创新一个社区工作法;培育一个品牌项目;建立一个现场教学示范点;打造一支善作善成的队伍。区委社会工委相关人员介绍说:“目前31个社区优秀书记工作室全部实现了‘六个一’的工作目标”。
在优秀工作法上,80%的社区书记工作室都有探索,除影响力较大的呼北社区“殷金凤工作法”、南沙滩社区“走动式工作法”之外,还涌现出安慧里社区“十必问十必访工作法”、朝外街道徐爱民工作室“销账式工作法”、望京街道花家地南里社区书记工室的“植根工作法”等一批优秀工作法,推进了社区成长伙伴计划的实施,为破解小区疫情防控、物业管理、垃圾分类、楼院治理等难题发挥重要作用。
在示范教学现场点位建设上,各社区书记工作室用心打造。九龙社区苹果北区有一处小微空间,原址为一处健身器材堆放地,为了对此处进行优化,社区书记工作室组织居民多次召开议事协商会,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最后按照居民的意愿进行了改造,微空间成为社区协商的示范点,引起广泛关注,访客络绎不绝,同时接待了不少街道和社区的参观见写学,较好地发挥书记工作室示范教学点的作用。
在重点课题上,安慧里社区书记工作室《网格党建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的实践研究》的课题,潘家园街道松西社区书记工作室《关于松榆西里社区东院小区老旧小区物业服务管理问题研究》的课题等,都发挥了较好的理论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