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沟脑村,是乐都浅山地区一个偏远小山村,跟大多数农村人一样他们祖祖辈辈依靠着这片土地,将生活寄托在这片黄土地上,将命运寄托在下一辈的身上。他们渴望富足的生活,但地处干旱、降水量低却是这片土地与生俱来的特质,种植马铃薯、蚕豆、小麦、油籽这些耐旱作物是他们一年四季重复更迭的工作。农业结构模式传统单一,收入自然不尽人意,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开始外出务工,村里只剩下老弱妇幼,对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脱贫致富产生很大的阻力。
精准扶贫谋新路,产业转型促发展
2018年,乐都区蒲台乡完成了新一轮驻村扶贫工作队调换,区农业农村局选派石方年同志到寺沟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发现传统小农经济大多单打独斗,成本高、效益低,在实现脱贫在致富这条路子上明显无法长久,通过对村上原有的几家合作社调查研究,他觉得以村集体名义成立合作社对贫困户致富来说是个不错的“加油站”,但经营什么却成了一个难题。这时,驻村队员余先邦凭借农学专业这一优势及对种子的熟悉度,提议种植青储玉米。玉米产量高,种植易管理,营养丰富,牲畜适口性好,市场需求大,较传统农作而言效益实在诱人,两人一拍即合,说干就干。
同年,寺沟脑驻村工作对引进早熟玉米品种进行试验试种,根据试验结果,早熟玉米作为青储饲草,劳动投入低,省工省时,土地产值相比传统种植业收入较高,是个不错的路子。试种成功了,但新的问题却又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金怎么办?在了解到寺沟脑村存在这一困难后,蒲台乡党委政府马上召开会议决定予以5万元资金和1500亩化肥、地膜支持,乡党委书记李福海表示:只要能让贫困户真正富起来,不管什么方法都要试一试!
资金问题初步得到解决,驻村工作队用乡党委政府支持的5万元购置了农机具,计划种植300亩的青储饲料。种子还没落地,问题却接踵而至,村里的农民世世代代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产业转型着实困难;农田坡度大、道路不平整,机械化操作难;村里没有致富带头人,贫困户参与度低这些问题像一只只“拦路虎”直接挡在了面前。
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退缩一小步比刚开始迈出一大步还要难,扶贫,扶贫……就是把贫困户扶起来,让贫困户富起来,过上小康生活,不能还没扶,就先退缩了,办法总比困难多,问题总会解决。抱着这样的想法,驻村工作队和“两委”班子成员拿起锄头、卷起裤脚、雇了机械,动员党员走到田间地头展开了农田修复工作,在看到驻村工作队“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后,群众纷纷动容。
支部领航添动力,产业兴村聚民心
让贫困户参与进来,把贫困户的思想转变过来,这是一项很大的工程,但是由谁来改变这一现状又是一道难题。2018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强调要把抓好党支部作为组织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作为管党治党的基本任务,作为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2019年1月,以村党支部书记任理事长、以村集体经济占主要股份的海东市乐都区禾力康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说起“禾力康”这个名字,第一书记石方年若有所思,他说,禾既是“禾”亦是“合”,“力”自然是同心协力,“康”是我们来到这里的初心也是使命,也是所有贫困户的梦想,“禾力康”不仅表达了我们要“合力奔小康”这个目标,也为今后的脱贫工作指明了方向。
合作社成立了,但如何让贫困户从中受益又成了一个问题。通过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共同商讨决定,让贫困户入股,并将入股标准定为一人一股,一股100元,最高20股,以此来避免收益“一边倒”,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但让贫困户从兜里掏钱入股,似乎又是一件难事,有不相信的,有观望的,也有不关心的……他们觉得自己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也没有种出什么“摇钱树”,种个玉米难道就生出“金疙瘩”了?对于群众存有的疑虑,驻村工作队表示理解,但光是理解是不够的,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打消群众疑虑解决实际问题,随即便逐户逐人开始了宣传工作,向群众详细讲解青储饲料种植优势、测产计量及市场需求量,通过不懈的努力,群众相继入股,贫困户纳入率100%。
合作社初见规模,但乡党委政府支持的5万元不日便见了底,没有资金怎么办?第一书记石方年明白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对党和政府的依靠,但也绝不能将依靠变成依赖。2019年7月,合作社以协会成员名义借了8万元互助资金,用以初期运费和人工工资,并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企业方式,以订单农业为养殖企业提供青储饲草。2019年7月,区科技局对海东市乐都区禾力康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调研,并给予7万元资金支持。中央财政拨付50万补助资金用于海东市乐都区禾力康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2000㎡饲料加工厂、购置青储打包机、传送带、磅秤、场地运输等设备。
丰收时节话丰收,产业扶贫结硕果
今年,海东市乐都区禾力康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牵头流转本村及周边村土地,在流转本村300亩种植规划基础上,流转小甘沟村200亩撂荒土地,现种植青储饲料面积达500亩,预计青储产量将达2000吨,集体经济分红收入可达10余万元,农户共计分红收入4万元。同时,青储玉米相较于其他传统作物每亩可平均增收500元,总增收可达25万元,解决劳动力150人,农民劳务收入10万余元,其中为贫困户提供15个就业岗位,劳务收入4万元,农户流转土地收入6万元。
产业发展起来了,销路就成了关键,驻村工作队及协会成员积极寻找市场,并多次联系天露乳业各大养殖场,8月份,与青海天露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合作,签订2500吨青储饲料订单。产量大,人力成本高,到了收割期怎么办?通过网络学习、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大型收割机有了初步了解后,便联系商家到村进行观摩,根据农田坡度及种植实际,购置一台33万的收割机,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现禾力康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有各类农业机械共17件,引进早熟玉米品种2种,完善玉米种植配套技术1套,农事操作机械化率达90%以上。
金秋九月,清和的风吹动玉米地掀起层层涟漪,空气中弥漫着收获的芬芳……当一粒粒种子在这片黄土地上破土而出的时候,当一棵棵幼嫩的小苗在众人之力下茁壮成长的时候,当一颗颗炙热的心在精准扶贫这场战役中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时候,金色的希望就在这片土地上深深的扎下了根,脱贫致富于寺沟脑村的村民而言,于蒲台乡的群众而言就在当下,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