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热线图片_致富经热线电话_致富经联系电话

6月17日,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天河镇进新村,村民们正在收割青蒿。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记者 卿要林 摄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覃伟立

对于儿子没有“子承父业”,韦王铭多少有点耿耿于怀:“他吃不了苦,跟我做几天,讲太累了,宁可去上班。”

57岁的韦王铭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精力充沛,语速很快。他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天河镇街上人,罗城全和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两名负责人之一。“我们合作社有大约8000亩青蒿种植基地,我负责罗城西半部6个乡镇五六千亩的基地。”6月17日,韦王铭对前来采访的“千名记者一线行”第二批第二组采访团的记者们说。

韦王铭是罗城青蒿种植的主要推动者之一,见证了这个产业由小变大、农民由穷变富的过程。韦王铭在天河镇街上经营中药材生意,2013年得知外地制药公司大量收购青蒿,他就鼓励当地农民种植。“2013年只种了40亩,2014年发展到200亩。”韦王铭说,“到了2016年,种植就过千亩了。”

刚开始,农民们不太相信种青蒿这种“草”能来钱,韦王铭就告诉他们:签合同,种子免费送,化肥平价供应,保价收购,种多少收多少。于是,“敢吃螃蟹”的十几户人家和韦王铭签订合同,成为罗城较早种植青蒿的农户,其中就有天河镇进新村贫困户周家明。

周家明今年59岁,20多岁时因意外左手残疾。种青蒿技术要求不高,劳动强度不大,周家明完全能做得来。种植第一年收获后,有了收益,周家明很开心,信心越来越足,也越种越多,收入可观。见到周家明种青蒿来钱,村里不少人向他“取经”,纷纷转种青蒿。在周家明影响下,先后有17户种青蒿。2016年,周家明一家脱贫摘帽。到今年,他已扩种到12亩,在进新村甚至天河镇,算是种植“大户”。

种植青蒿的农户越来越多,韦王铭也越来越忙。“光是签合同,就是一个很累的活。”韦王铭说,他负责五六千亩,种植农户上千户,每年年初签合同,要一家一家签,从早到晚要连续签几天。仅仅在合同上写地址、名字、身份证号等,一天要写上万字。到了种植季节,得把种子、化肥送到各乡各村各户。七八月间收购时节,更是忙得连轴转。“一个月时间里,要收800多吨青蒿,平均每天要进村收20多吨。”韦王铭说。除了收购请人帮工外,其余事情全是他一个人做。

“看到乡亲有收入,我也很高兴。”韦王铭说,今年收购价是每公斤8.6元,目前每亩产量基本稳定在250公斤左右,像周家明种12亩青蒿,大约有2.58万元的收入,除去成本有2万元纯收入。此外,下半年田地空闲下来,可以种玉米、黄豆等作物,还有一笔收入。

据介绍,天河镇进新村全村315户农家,有117户共种525亩青蒿;其中,9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61户共种植292亩。青蒿产业带动进新村68%的贫困户脱贫增收,这个贫困村也在2018年脱贫。目前,该村仅剩一户因病致贫的贫困户。

目前,罗城中药材产业已初具规模,2019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1.85万亩,实现产值3300多万元。其中,青蒿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万亩左右,是广西最大的青蒿种植基地。

“再过一个月,又到收购青蒿的繁忙时节了。”站在基地齐头高的青蒿丛里,韦王铭这位“青蒿药王”满怀希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